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模式越来越被追捧,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低环境成本为全世界制造低价产品,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中国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国寡品,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没能树立起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30多年,中国走的是一条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依托的制造模式。中国的劳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26.8%,  相似文献   

2.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制造"依靠国家政策、低廉的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依靠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不仅成就了一个乡村、一个城市,而且还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改变了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只是中国制造走向成熟的表现,业内外对中国制造的现状和未来都非常担忧。事实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中国不仅仍然保持着成本优势,而且技术优势还在迅速提升。短期内中国制造难以被取代,很多专家表示,中国制造的优势至少还可以保持10年。  相似文献   

4.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0,(22):21-21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之惑,不单单是市场规模、成本优势、模式灵活可以解决的,还关系到文化寻根、对接西方思维和发挥品牌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中外物流》2008,(3):52-53
中国制造企业有90%的时间花费在物流上,物流仓储成本占据了总销售成本的30%-40%,供应链上物流的速度以及成本更是令中国企业苦恼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中国人做了,其他人就不要做了。这是当今制造业的生动写照。但是,中国制造的破坏性策略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低成本的魔咒,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都在上涨,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姚维玲 《会计之友》2007,(10X):26-28
作业成本模式是适应现代企业和制造环境而产生并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成本控制模式,它在成本信息计算的精确性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本文对作业成本模式的主要思想、原理及控制程序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为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种模式提供依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本文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出发,论述制造企业需要建立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并在其中运用价值工程,提升中国制造的战略成本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本文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出发,论述制造企业需要建立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并在其中运用价值工程,提升中国制造的战略成本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焦晶 《中外管理》2008,(9):34-35
2008年夏,奥运火热,暑气仍浓。 但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却在紧张地考虑该如何“过冬”。 众所周知,这一年的宏观环境变化给中国企业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上涨,并引起制造与物流成本增加;食品价格上涨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则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可能还有零售渠道兼并带来的渠道成本增加,以及金融成本的激增。  相似文献   

11.
企业销售要适应新的环境首先,让我们先来谈谈中国企业的海外销售活动,这方面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在海外销售中有待提高成本管瑾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成本管理的模式是在设计阶段强调目标成本分解,制造阶段强调目标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该制度实际上是将成本控制延伸到成本核算领域,将成本控制从事后控制推向事前控制。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生产型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中成本控制比较好,大多数的企业都采用了标准成本制度。但标准成本制度与我国现行的成本管理制度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正>现阶段原材料物价上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成本问题。每个企业都想方设法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制造的经济效益。目前企业降低产品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基础阐述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对清洁生产模式的诉求,提出了基于清洁生产模式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思路并分研发设计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回收废弃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最后从企业环境成本分解、日常控制、考核评价三方面给出具体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回顾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发展历程,管理会计学是继成本会计学之后,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的又一门学科,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审视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现状,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二者边界模糊、难分彼此;展望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未来,为了适应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需要,二者分层次的融合才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7):48-50
当下,中国制造企业积极的参与到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虽然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大国,但"Made in china"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明显。中国制造企业要想实现成本领先战略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应充分考虑到当前形势,借鉴先进的成本领先战略理论,针对传统型成本领先战略存在的误区,比如认为成本领先战略就是削减成本的策略、低价格竞争的策略、价值链各个环节成本最低的策略等,为克服传统对成本领先战略的误区,通过借鉴知名企业,比如通过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实现成本创新的格兰仕、通过独立研发到合作研发实现成本创新的比亚迪等的成功经验,来探讨创新对成本领先战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对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缺陷的修正.宝钢集团的成本管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而进步,带有强烈的时代发展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王怡  叶雯雯 《价值工程》2010,29(32):137-138
分析船舶制造成本控制的特点,提出船舶制造动态成本控制的思想:以单船为控制对象,从经营报价开始,在经营报价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制定和分解;通过设计、采购、制造控制点分别控制设计目标成本、采购目标成本、制造目标成本;最后进行成本分析及反馈;通过动态成本控制主动控制成本发生,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增强船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其他地方带来的影响颇为微妙,当前几乎所有制造企业都必须在其战略中纳入中国因素,它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能如何帮助它们在全球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中削减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工厂”正在减速。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不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撤离中国。这其中.既有中国企业加速向周边国家外迁,寻找成本更低的洼地,也有外资企业大量回迁.回归本土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