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资银行海外战略扩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承 《新金融》2008,(1):38-41
近年来,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兼并收购或是设立分支机构中资商业银行不断在海外进行扩张.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步骤的分析,透析当前中资银行境外拓展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林华 《中国外资》2011,(5):42-45
<正>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将资金投向海外,加快国际化步伐无疑成为中资银行当前重要的战略选择。1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工商银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此次收购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第一次控股权收购,战略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资银行国际化问题逐渐受到关注,金融危机的爆发则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提供重要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现状和背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以中国工商银行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其海外并购的动因、对价方式及特点等。最后,本文给出了工商银行国际化路径对其他中资银行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周敏 《云南金融》2011,(7X):60-61
海外收购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完成收购交易的比率比较低,有近一半的海外收购由于各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交易达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19,(6):133-134
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中资银行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对于经济一体化和实体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结合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现状及问题,中资银行应不断探索具备可行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只有结合自身发展轨迹因地制宜,在不断完善风管制度及信息系统的同时构建专业化团队,才能谋求可持续的海外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外收购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完成收购交易的比率比较低,有近一半的海外收购由于各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交易达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融资》2010,(6):52-53
中钢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Midwest Corporation Ltd.(简称“Midwest公司”)属中国央企海外成功收购的首个案例,是中钢国际化运营战略推行的重要一步,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入世承诺全面兑现后,随着5年银行业保护期的结束,大量取得相应资格的外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进入中国开拓市场。面对大举进入的外资银行挑战,以及在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中资银行有必要通过推动国际化经营和发展,来加快银行组织架构、业务结构和公司治理的转型与完善,以期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长远增长与盈利的机会。本文通过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求其发展优势,进而为中资银行今后的国际化经营与发展提出有益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入世承诺全面兑现后,随着5年银行业保护期的结束,大量取得相应资格的外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进入中国开拓市场。面对大举进入的外资银行挑战,以及在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中资银行有必要通过推动国际化经营和发展,来加快银行组织架构、业务结构和公司治理的转型与完善,以期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长远增长与盈利的机会。本文通过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求其发展优势,进而为中资银行今后的国际化经营与发展提出有益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资银行国际化将进入发展加速期。随着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海外并购方式将被更多采用,将成为打造世界级大型跨国银行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中资银行重拾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时被搁置的全球化计划。在重启海外扩张步伐的中资银行中。工商银行继续一马当先:收购美国富通证券的固定收益清算业务,以助力在美分行的结算业务,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商业银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资本运作,推进国际化运营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将是实现银行各类战略目标的一条可选捷径。事实上2007年以来,国内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已经掀起了新一波的收购浪潮,在此之中显然也有许多战略亦或操作层面的东西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为此,本期特组织了一系列文章、力图通过展示各路专家的最新见解,抛砖引玉,为势必到来的更多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活动提供可能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韩长征 《金融论坛》2011,(12):65-70
中国加入WTO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了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为其带来了诸多的业务机遇,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有利于提升竞争力,降低汇率风险;同时,也使得中资银行面临盈利模式转型、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新的风险。中资银行应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海外人民币业务,增设海外机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产...  相似文献   

14.
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四清 《中国金融》2004,(23):48-49
中国银行业进入了深层次制度改革阶段,中国政府与监管当局积极鼓励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使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中资银行改革重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收购上海银行、交通银行的部分股权,恒生银行投资收购兴业银行的部分股权,其他地区性银行也引进了一些国际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资银行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展开了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而且"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在出海方式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海外并购的模式。基于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和对银行业竞争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须立足获取优势无形资源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洗钱和恐怖融资形势日趋复杂,反洗钱国际标准和欧美国家监管要求更加严格,中资银行在海外受到反洗钱调查的案例逐渐增多,且农业银行纽约分行被处以巨额罚款,这不断提醒着反洗钱工作对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全员反洗钱意识,构建符合当地监管要求和期望的反洗钱工作机制,加强客户尽职调查,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对中资银行提高海外反洗钱工作有效性,实现合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可以通过大规模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建立代理关系,或者兼并收购国外金融机构,形成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在国际范围内从事金融服务,实现以资本国际化为特征的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金融业大门开启,外资银行鱼贯而入的时刻,中资银行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寻求通过海外并购提升综合竞争力,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中资银行“出海“并购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工商银行将支付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  相似文献   

19.
2021年,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篇章,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期,中资银行开启了新征程。面对兴风作浪的新冠肺炎疫情、云雾缭绕的世界政经局势、风起云涌的逆全球化浪潮,放眼海外的中资银行不禁思考:"十四五"时期,国际化战略该如何布局。对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中资银行需要在打造优势区域、夯实境外客户基础、优化负债结构、构建现代化互联网金融体系、形成可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以适应国家当前的总体战略和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20.
11月16日,阿根廷标准银行的公告表示,阿根廷央行正式批准了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其80%股份的交易。除此之外,中国建设银行“正在物色收购对象”、中国银行对欧美银行业兴趣浓厚等消息也从不同渠道传出。一时间,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潮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