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数字     
2.4万件 2010年,我国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4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河南省工商机关积极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净化农资产品质量,截止10月底,全省立案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2500件.涉案总值4800万元。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09,(5):40-41
2008年,各级农业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317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577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亿元。4月7日,农业部公布2008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1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2009年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查处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指示,在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中充分发挥各单位的职能作用,分工合作,做到有案必查,查处必果,使查处涉农案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1996‘1997年两年全区共立案查处有关涉农案件12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亚历人,涉及金额2228.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18.7万元,转办来信来访案件196件;1998年,自治区本级查处涉农案件66件,查出违纪金额740.17万元,清退给农民438.2万元,上缴财政233万元,受党纪政纪处分26人。通过案件的查处,严明了纪律,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农民负担监…  相似文献   

5.
动态     
农业部:公布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2009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资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6.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介绍。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据统计,今年1月至3月.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3.4万人次.查获假劣农资3146.3万公斤.假劣农机具22592台件。货值1.03亿元。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1424件。捣毁制售假窝点546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3.6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3280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3.6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3280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  相似文献   

9.
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77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033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保障秋冬种农业生产和农资使用安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较大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整顿种子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维护农民的利益.福建省于2月初至4月底认真组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底.全省共检查了2147家种子企业,受理举报案件38个.查处了139起案件。在查处的案件中,立案查处86起,目前结案25起,移交司法部门1起.涉案人员151人,捣毁了制假窝点1个,共查获假冒伪劣种子7723.6公斤,整顿了种子市场658个,挽回经济损失193.09万元.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高度重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大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取得较好成效。去年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清理出历年积案2326件,涉案金额4.07亿元,追回案件损失1.81亿元;立案查处各类案件98件,处理案件当事人143人,追究领导责任93人次,消除案防隐患1200多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肯定。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2007年,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监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高法、高检等九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全国农业、工商和质检部门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25.4万家(次),检查农资经营户(企业)196.8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0.9万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5.9万多件,受理农资投诉1.3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3亿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万多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0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514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6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第二批10起较大假劣农资典型案例。望广大农资生产经营者以此为戒,进一步增强守法意识,共同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村经济》2014,(9):29-29
今年以米,为进一步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苏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种子市场秩序,在全省集中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简称“双打”行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立案查处涉种案件195起,结案104件,移送公安机关4件,封存、没收违法违规种子32.5吨,监督转商劣质种子234.7吨,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正值抗春耕备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开始进入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期。虽然全国各有关部门对伪劣农资的查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其越来越高的隐蔽性、造假手法的多样性,假劣农资屡禁不绝。据全国各级消协组织统计汇总,2009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36799件,其中农用生产资料类占3%,达19180件。2009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7/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村经济》2011,(5):32-33
近年来,南通市农业执法支队在省农业执法总队和市农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支队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注重队伍建设,狠抓案件查处,规范执法程序,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继续会同县纪检委执法监察室对我县部分乡(镇)1995年统筹费的收取、管理、使用情况和部分村1995年度财务收支情况,采取“查、问、算”的方法进行了审计,共审阅记帐凭证525册、原始凭证5万余张,金额640.5万元。经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5人,追缴违纪款4000元。审计情况表明,大部分乡、村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1.农民负担的乡统筹资金挪用情况严重。从审计田墩、石人、煌固、华坛山、高泉、清水、童团等8个乡(镇)管理的统筹资金看:8个乡(镇)1995年共收取乡统筹款224.7万元,资金挪用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促进县(区)之间农业执法队伍的工作交流,日前,准安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互查行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各类案件禁而不止,防不胜防,形势仍很严峻。一、案件形势分析据对江苏某市调查,1996年以来,该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共立案查处经济、违纪案件9起,其中经济案件6起,涉案金额56.24万元,案件查处率、追脏率均达100%;在违纪案件中,失职渎职等违纪案件也有所抬头。分析这些案件,存在以下特征:———作案主体转移,具有高层次性。领导干部作案比重增加。从1996年以来立案查处的经济违纪案件来看,基层副主任以上领导干部作案4人,占作案人员总数的44%。这些人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贪污、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