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彤 《云南金融》2007,(10):53-53
每当中国特有的“黄金周”来临,不少人就做好了出门一游的准备。在此,卡博士提醒广大持卡人,出门旅游除了做足生活方面的准备外,带一张银行卡以备提现、消费之需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过,“黄金周”期间刷卡也需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五一”刚过,许多商贸、旅游、交通企业反映,“黄金周”期间基层商业银行、信用社存取现金难。往年,“五一”、“十一”、春节后类似的反映也比较强烈,应当引起重视。据调查,造成“黄金周”期间企业存取现金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李献华 《理财》2005,(5):19-21
企业改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把企业改制的“工程”完成得好,需要精心于“头脑”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要借助于外脑,即专门的改制顾问公司,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把内部人的“头脑”清冼一下。  相似文献   

4.
促销,通俗地说也就是诱导花钱,本质却是一场关于欲望的战争。只有在欲望面前,人们才可以放肆地交易,而所谓的各种节日消费“黄金周”只不过是一个幌子。  相似文献   

5.
宛冰 《理财》2007,(2):61-61
2002年以前的“黄金周”,确实是旅行社可以大把赚钱的好时机。“黄金周”期间,游客量至少可占当月客源量的一半。从2004年以后,“黄金周”的游客量仅比日常旅游略多一点,“黄金周”已经没有多少“黄金”可挖了。我认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查金 《中国金融家》2003,(11):78-80
“黄金周”的情况真叫人眼馋,各家银行盘点”黄金周”“战果”都不禁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7.
如今,人们外出时携卡消费成了一种新时尚,特别是现在银行为客户提供的24小时都可以提款的自助银行服务更为出门者所欢迎。但自助银行的出现,也开始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近来社会上发生的各类针对自助设备的案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此,提醒用卡人应做到“五注意”。  相似文献   

8.
在职场“摸爬滚打”的这些年中,“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这句箴言,曾一直是我恪守的信条。“有准备”三个字,也成了我不敢须臾偷懒的功课。偶尔取得小小成功,更使我将这句箴言引为颠扑不破的至理。  相似文献   

9.
连日来,一条转述三亚某海鲜排档“宰客”的微博在网络上热度不减。上周,海南省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对于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反映的海鲜排档、出租车及个别景区“宰客”现象向大家表示歉意,同时表示,三亚方面将对“害群之马”实行“零容忍”,  相似文献   

10.
薛飞 《理财》2007,(2):60-62
[现实扫描]七年前,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双休日,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现如今,质疑之声不绝的“黄金周”似成鸡肋,建议将其取消的呼声更是的有耳闻。2006年12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继明受托完成的一项建议取消“黄金周”的课题报告,使“黄金周”的存废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近年来,有关“黄金周”存废的争议一直不断。旅游及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士也在积极为改革“黄金周”奔走呐喊,甚至提出设立“小黄金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6):105-108
又见“桃李阴阴柳絮飞”,又是一年“五一黄金周”。  相似文献   

12.
郑缓 《金融博览》2004,(11):64-64
10 月 8日 ,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报告 ,今年“十一”黄金周在所接待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 ,均创下历次黄金周的新高。统计数字表明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全国共接待旅游者 1 0 1亿人次 ,比 2 0 0 3年“十一”黄金周增长 12 1%。实现旅游收入 3 97亿元 ,比2 0  相似文献   

13.
熊鹰 《中国保险》2004,(4):38-41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休闲已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时尚消费。尤其是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来,全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2003遭受SARS袭击,旅游业饱经重创,但全年入境人数仍达到9166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亿美元。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其中因私出境1481万人次,  相似文献   

14.
外出旅游,你购旅游保险吗?如果让100名旅游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估计有95位会说“NO”。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的人多达数千万,而购买了旅游保险的游客却寥寥无几。无论是从旅行社还是保险公司反馈的信息看,尽管今年出门旅游的人激增,然而,作为旅游“护身符”的旅游保险却  相似文献   

15.
五一黄金周险象环生 凸显旅游保险缺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克 《中国保险》2006,(5):36-37
党中央、国务院对黄金周的旅游安全非常重视,节前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工作的通知》,但本次黄金周仍有涉游事故发生。据全国假日办信息通报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发生较大涉游安全事故11起,有游客19人死亡,23人受伤,90人被施救。说明了涉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出门旅游成为很多人首选的长假休闲方式。伴随着假日旅游经济的日趋升温,更多的国内保险公司又开始打出了旅游保险这张牌,这些保险公司相信,游客在安排旅游的行程路线之外,会选适合自己的旅游保险“护身”。然而,令很多保险公司感到困惑的是,与热闹的  相似文献   

17.
《投资与理财》2014,(20):20-20
香港国庆黄金周零售额因“占中”暴跌 不知不觉,国庆黄金周已经结束。酒店景点退去人潮人海,多少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只是,对一向热门的香港来说,今年的黄金周却变成了“失金周”。中环、金钟、铜锣湾、旺角、尖沙咀的店铺多数早早落闸,顾客寥寥无几,商家们目失斗金。有人估计,这次的“占中”行动至少会给香港带来400亿港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王小润 《金融博览》2007,(11):16-18
当废:"黄金周"功能已日趋异化 "黄金周"诞生于1999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应该说有两点:一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1999年正值东南亚金融危机结束后不久,国内经济内需低迷,通过"黄金周"长假和旅游这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刺激公众的休闲、度假需求,成为当时的一个最优选择,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云南金融》2011,(11):8-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十一”黄金周开始选择出境游。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也纷纷看准这一商机,在“十一”之前就尝试用各种途径吸引中国游客的前往。2011年的“十一”,中国游客在境外大手笔购买商品特别是高价商品的行为也让当地的商家们咋舌。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金融》2009,(10):44-44
今年“十一”黄金周喜逢中秋佳节,成就了“史上最长”的黄金周,双节双喜下的黄金周,不光景区里处处是人,商场、超市、餐饮店也都掀起了一波销售热潮。 据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10月1日到10月8日八天里,我省银行卡跨行交易总笔数达到165.2万笔,跨行交易金额达到13.09亿元,日均刷卡金额同比增长6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