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准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性的物品,它的建设情况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由于它的公共性的特征,使得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这项艰巨任务。随着西方非营利组织成功经验的传播,以及我国政府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中的乏力表现使得具有独立性、效率高的非营利组织进入准公共物品领域成为可行。但由于政府在培育非营利组织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加之其自身资金、管理等原因,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进程。因此政府应该对非营利组织从资金上给予援助,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提供其参与准公共物品建设的机会;而作为非营利组织自身则必须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宣传面、同时改变管理模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为公共经济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重大影响,并运步形成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种资源配置方式,那么,探讨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动力机制以及对公共经济的影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为公共经济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重大影响,并逐步形成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种资源配置方式,那么,探讨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动力机制以及对公共经济的影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罗莉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03+205
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筹集社会资金等提供公共产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非营利组织既可以有效弥补政府财政资金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不足,又可以避免像企业那样的趋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非营利组织产生的原因 从广义上来理解,凡具备以下六个特征的组织即为非营利组织:(1)正式设立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共组织;(2)体制方面指从政府中脱离出来的民间组织;(3)不进行利益分配;(4)自主管理;(5)志愿性;(6)公共性。从狭义上来理解,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的机构,其目的是人与社会的变革,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简言之,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是介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6.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我国本土非营利组织得到我国政府正式关注,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契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岩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07-208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我国本土非营利组织得到我国政府正式关注,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契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新公共管理"主义倡导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政府为加强政府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摆脱财政困难,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浪潮.这场改革正在使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沿着向企业会计趋同的方向发展.研究这一改革的进程和趋势,对于改革和构建我国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素质问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筹集社会资金等提供公共产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它既可以有效弥补政府财政资金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不足,又可以避免像企业那样的趋利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提到了日程上来。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空间的大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消费特性看,农村公共产品的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农业基础性研究、重大高新技术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基层政府服务等,由于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性,如果通过市场提供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搭便车”或导致“公地的悲剧”,出现市场失灵。所以,这一类纯农村公共产品私人提供往往缺乏效率,应由政府供给。  相似文献   

11.
赵海生 《经济师》2008,(9):50-51
一般认为,私人产品只能由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这一分析结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往往导致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绝对化和“一刀切”的倾向,把许多行业和商品纳入公共产品范畴由政府垄断性供给,由此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较低。文章对公共产品的界定及提供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列举,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讨论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认为公共产品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提供,方能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2.
技术要素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分析其供给和需求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而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技术"产品"的一个特例,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过程中,对高新技术"产品"的供给的介入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第三部门:公共经济的必然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失灵的情况逐渐凸现.政府与市场的 合作 不再像传统理论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可以涵盖整个社会的需求.当有新的需求出现而不能被及时有效的满足时,需求对供给的吸引力超越了我们的想像.第三部门 又称非营利组织 凭借其自身优势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迅猛发展,势必会成为与政府和市场比肩而立的公共需求提供者,从而成为公共经济的积极活动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使得市场和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公共物品时存在着"失灵"的问题.而非营利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两者的失灵,对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智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13-214,229
非营利组织作为新兴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基于其资源和能力限制,通常需要与政府合作来实现其公益目标。首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有深厚理论基础,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组织间网络理论等均为两者的合作提供理论指导。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和合作模式。其次,主客观因素对两者的合作及合作绩效有重要影响。最后根据两者合作的理论基础,关系和合作模式以及影响绩效的因素,提出改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产品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公共产品供给作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政府必须帮助公众提供需要的公共产品.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高效提供公共产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产品的经济性质。首先界定了电视产品的概念,认为电视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具有非物质性、创新性和事后评价性。同时,电视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非占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电视产品既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电视产品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各国都对其进行政府管制。  相似文献   

18.
徐蔚  熊铄娴 《经济导刊》2009,(10):41-42
非营利组织的准确界定 非营利组织(N0n—Pront Organization,缩写为NPO),或称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草根组织。这类组织的兴起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凯恩斯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政府权力大规模扩张到公共服务领域,但随着福利国家危机显现,政府无力负担巨额的公民福利支出。此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准公共物品理论,从对高等教育性质的界定入手。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比较适合由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共同合作供给的共用资源类准公共物品。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关系和限度,并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现状,得出了合理定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影响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原因。笔者论述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问题:将事业单位会计改变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的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单独制定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增加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规定、将现行的净资产会计要素分为基金和结余两个会计要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