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对陕西省大荔县128户农户民间借贷的调查为依据,从借贷规模、借贷利率、资金用途、借贷契约等方面对西部农区民间借贷现状进行分析。缺乏法律保障、借贷利率偏高、金融风险较大是西部农区民间借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对陕西省大荔县128户农户民间借贷的调查为依据,从借贷规模、借贷利率、资金用途、借贷契约等方面对西部农区民间借贷现状进行分析。缺乏法律保障、借贷利率偏高、金融风险较大是西部农区民间借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定价过程进行经验分析,着重考察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受到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影响程度,分别对借款人、贷款人以及市场交易价格建立利率定价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市场交易价格模型方程在F-检验1%水平上显著,其他模型具有R2的统计显著性;反映借款用途的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其他变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该市场利率能够反映公共信息的影响,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率定价也反映了各自私人信息中风险和能力因素的影响,可知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借贷双方自主交易的民间金融市场,其利率定价过程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8)
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乱象,引发了社会矛盾,扰乱了正常的金融体系,其中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民间借贷利率的乱象。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民间借贷发展的过程,表明了我国应积极探索借鉴对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制,我国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民间借贷最高利率进行限制才能防范和遏制民间金融秩序的混乱,更好地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实现资金的流动。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村民间借贷调查及民间信用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农村民间借贷现象比较普遍,民间借贷活动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一定普遍性,本文在对广东各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了初步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维持农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由于受到现实制度约束,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我国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由于楼市的限价政策以及股市的悲观氛围,从股市、楼市中流出了很多资金,而随着借贷利率的高涨,这些资金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民间借贷领域.前不久暴发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温总理亲赴温州调研,解决民间借贷危机.民间借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由于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的民事立法长期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利率既反映了民间资金的供需状况,也反映了民间投资的盈亏情况与活跃程度,因其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观测指标而受到重视。文章在理论上推导了初始状态下的民间借贷均衡利率模型,民间借贷资金需求增加、民间借贷资金利率上升融资成本提高、民间借贷资金供给增加、代表性家庭收入增长民间借贷均衡利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这些因素的变动对民间借贷均衡利率波动的影响;最后,归纳出基于投融资双向金融生态链动态平衡的民间融资利率模型。这些理论模型的推导、归纳与分析,为探索民间借贷利率的形成机制及实证研究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遍存在二元金融结构,以现代银行业为主的现代金融部门和传统民间金融市场并存,浙江温州是民间借贷的活跃地区。而在争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准金融机构也十分活跃。本课题通过比较分析浙江温州市与上海松江区两地民间借贷市场的区域差异,包括两地的借贷主体、市场规模、借贷资金利率、风险程度等,剖析各自民间借贷特点差异的经济原因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民间借贷特色优势、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笔者利用2006年~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分析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和消费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但正规借贷对农户消费具有负向效应。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不具有地区差别性。民间借贷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正规借贷对农户消费的影响不具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7,(8):78-93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描述和分析,进而探索推进民间融资活动发展的建议。由于受到现实制度约束,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为此,需要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规范和引导中国民间借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创办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也不利于市场现金流的控制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同时还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规范和引导中国民间借贷的发展需要从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借贷监测、建立保险制度和建立区域性借贷机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温州市委党校共同举办的"2011年《温州蓝皮书》发布会"在温州召开.蓝皮书指出,温州呈现出贷款利率逐步走高、票据贴现利率逐季上升、民间借贷利率总体走高的趋势.2010年,随着民间借贷活动逐步活跃和贷款利率逐季上升,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显示,12月...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民间借贷的存在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单一的银行贷款已经难以满足个人及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强烈需求。手续简单,方便灵活的民间借贷日益活跃起来,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拾遗补阙、取长补短的作用。它成为了继银行借贷之后的第二大融资渠道。如今,民间借贷呈现出由消费型转向生产型,借贷期限灵活,借贷利率较高,借贷手续便捷,借贷双方风险意识增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借贷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国家利率的调整,民间借贷市场异常火爆,呈现不断扩张、用途多样化的特点,对金融市场影响日渐加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债务危机再次暴露了现行金融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弊端,这充分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社会多元化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陈晓洁 《经济师》2013,(1):31-32
民间借贷是温州市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温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民间借贷行为蕴含着很大的金融风险也是不容忽视。2011年集中爆发的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现象,已经使温州市包括瑞安在内的民间借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在针对瑞安市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及弊端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在方便人们生活、弥补银行服务不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海南省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特点、利率变动趋势、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郝俊生 《经济师》2011,(4):163-163
<正>近年来,由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闲置资金增多,农村地区民间借贷市场日益活跃,借贷方式、期限、投向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借款方式由信用形式变成保证形式。随着农民风险意识和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民间借贷是典型的需求诱致性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对郑州农村民间借贷的实证调查表明,民间借贷已不仅仅是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掌握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制对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张晓燕 《经济师》2007,(12):61-62
在过多的资本需求者追逐有限资本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寻租现象,并驱使实际利率上升。但由于资本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所以利率难以上升到均衡水平,资本供求缺口无法自动缝合,于是部分资本需求者就通过其他非正式渠道寻找资本;同时,近年来,农村资本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卖方垄断地位,部分先富农户手中富余资本又缺少投资项目,暂处"闲置"状态,这使农村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农村民间借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