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民间借贷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一种有效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目前民间借贷尚不规范,在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律条例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到位,借贷双方存在道德缺失等方面.政府应从建立和完善针对民间借贷的相关法规,构建规范的民间借贷监管机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着重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等方面入手,从而使民间借贷朝正规化、阳光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民间借贷,这种金融形式对我国的正规金融行业进行了有效补充,在一定层面上补充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借贷的规模也不断扩张,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极易在民间借贷的过程中引发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为了有效的解决民间借贷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其运作和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将对中国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是广泛存在于各发展中国家的互助性的借贷行为,它既是金融性行为,也是法律性行为,是对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社会对其关注度很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民间借贷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在部分民间地区,高利贷趋势日益严重,对中小企业和金融体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民间借贷高利贷化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在法律制度层面的改革措施,力图通过制度激励来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从而保障民间借贷秩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民间借贷,这种金融形式对我国的正规金融行业进行了有效补充,在一定层面上补充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借贷的规模也不断扩张,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极易在民间借贷的过程中引发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为了有效的解决民间借贷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其运作和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将对中国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菊芹 《江苏商论》2006,(4):161-162
我国民间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稳步发展民间金融;发展和完善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和服务;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创新步伐;改善民间金融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提高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贷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信用行为,泛指存在于民间的企业、个人之间为解决资金需求而发生的资金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具有灵活、快捷、简便等优势,在正规金融服务空间收缩的欠发达地区较为活跃,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民间借贷的规范性发展也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在金融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规范民间借贷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本文就金融改革背景下我国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实现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民间借贷在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进而全面促进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经济法依据有经济效益原则和社会公平原则.尽管我国相继颁布了<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最高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有关农村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农村民间借贷还存在着干扰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和资源的浪费、金融风险大等弊端.必须使农村民间借贷监管法制化、制定专门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来完善我国农村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9.
姚析佐 《市场论坛》2012,(10):64-66
由于正规金融的缺失、投资渠道狭窄及自身的比较优势,民间借贷最近几年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货币紧缩的政策环境下,民间借贷的问题更是突出。文章介绍了目前民间借贷发展的现状,其规模庞大、参与者广泛、利率极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民间借贷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合理发展民间借贷必须放开民间借贷市场,明确其合法地位,规范民间借贷的发展,加强监管,并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庞磊 《中国物价》2014,(10):61-63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民间借贷行为研究,分析农户民间借入资金规模的影响因素、民间借贷的行为特征。民间借贷并不是非理性的、低效的一种融资方式,而是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在正规金融融资条件不便利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能够为借贷双方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渠道。应在法律上合理明确地定位民间借贷;加强金融监管以倡导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建立科学监测体系,跟踪民间借贷形势变化;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正本清源,加大对非法融资的打击力度;加快金融制度创新,改善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付菲菲 《商》2012,(23):147+140
民间借贷在我国存在已久,已成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长期以来国家出于民间借贷风险的担忧和金融安全的考虑,对民间借贷采取严格的管制政策,使得民间借贷始终徘徊在"灰色地带"。本文分析了民间借贷的特征及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瑞芳 《商》2014,(16):107+96-107
中国影子银行源于国家严控金融导致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造成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中国影子银行的存在对实体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转型。解决影子银行问题既要着眼于有限监管,又要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对于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满足中小企业及“三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由于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民间金融存在法律界定不清晰、风险大等问题,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民间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剖析,指出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风险,提出规范河北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西部地区农户对于资金借贷需求逐年上升;民间借贷是农户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逐年提高;民间有息借贷或高息牟利性质的借贷并不普遍;借贷资金主要投向于资金需求较大的生活消费项目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总体上生活性借款的比重有所增加而生产性借款的比重有所下降。因此,针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以及正规金融、民间借贷供给和农户自身需求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策略,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城镇化提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金融类似于中介角色,为投资者提供投资项目,为经济实体解决资金需求.目前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很不平衡,在正规金融服务缺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以其借贷方式灵活,借贷形式多样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空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一定数额,因此民间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鄂尔多斯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付慧莲 《商》2014,(21):153-153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民间借贷规模也已经超过了正规金融借贷规模,中小企业从民间融资成为了近些年的热点。然而,目前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解决民间金融问题,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是时下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正以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由于民间借贷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民间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得不到全面的保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解决我国民间借贷问题离不开法律的引导,对民间借贷的立法提出如下对策:选择重点规制的路径;对民间借贷主体进行规制;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管制;对民间借贷资金来源进行限制;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借贷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正规金融体系贷款供给不足等原因,近年来民间借贷在我国民间资本活跃的东南沿海地区及资源富集度高的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对缓解企业及居民资金压力、维持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填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因为风险控制等原因的市场空白,对维持地区经济活跃立下汗马功劳,是正规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然而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和监管缺位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进而产生一系列金融和社会问题。加强民间融资的监督管理,取其优点,去其糟粕,是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民间金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