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6,(16):20-20
面对“美乐”合并以及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的一再挑衅,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保持沉默。自从收购永乐后,黄光裕与永乐董事长陈晓就俨然成了“好兄弟”,而无时无刻不缠绕着这对好兄弟的张近东随即成了两人的常用“题材”。合并消息发布当天,黄光裕称,新国  相似文献   

2.
《中外管理》2011,(4):117-117
张大中出山,让很多家电业人士连连感慨:世事难料!2006年,家电连锁业正处于类似春秋战国般兼并争霸、合纵连横的时期,张大中面对黄光裕、张近东两大正在攻城略地的霸主,先与陈晓"合纵",达成合并协议,以期成功上市、联手拒敌。但刚刚宣布合并,张大中就发现陈晓在背着自己和国美密谈,"合纵"3个月后,陈晓的永乐电器被国美"连横"成功,正式并入黄光裕麾下。  相似文献   

3.
黄光裕和张近东的“美苏争霸”就好似两大武林门派的比拼,国美的“剑宗”和苏宁的“气宗”各有千秋,不过总体说来,还是“剑宗”略胜一筹。不过,黄光裕被警方调查给了张近东一次反超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来得如此突然,是张近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但是张近东并没有盲目出招,甚至连任何不利于国美和黄光裕的言论都没有发表。尽管外界对苏宁不会落井下石有心理准备,但张近东如此的缄默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英才》2010,(11)
敢于超越沃尔玛也许,当年意气风发的黄光裕集中了人们太多的视线,所以,当张近东用两年时间赶超了国美,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尽管外界总是把苏宁与国美这两家放在一起比较,但即使没有赶超国美,张近东也并不认为苏宁与国美相似。  相似文献   

5.
张近东和他的苏宁终于全面的成为行业老大。最简单的一个衡量标准是从上市公司的营业额来考量,苏宁电器在2009年超过国美电器,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而在“胡润百富榜”子榜之一的《2009胡润零售富豪榜》中,张近东终于和老对手黄光裕互换座次,以235亿财富重回首富宝座,身陷囹圄的黄光裕则退居次席,财富缩水为140亿。  相似文献   

6.
陈培婵 《英才》2009,(6):48-51
当国美还在疲于应付“黄光裕”带来的余震,张近东已经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棋局了。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苏宁张近东的2007年是虎头蛇尾的话,那么,作为国美董事局主席的黄光裕,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则可以用“一锤定音”来形容。  相似文献   

8.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以持有苏宁电器股权市值270.39亿元排名“2009年A股自然人股东持股市值榜”第一位,连续5年蝉联该榜单榜首。这一消息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报告”。从人均持股市值来看,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143.08亿元,张近东个人持股的市值几乎为A股公司平均市值的两倍,超过半数的A股公司市值都不敌张近东的个人持股市值。在黄光裕倒下后,张近东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丝孤独求败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余音绕梁     
《中国企业家》2009,(2):28-28
“一群人在跑步,忽然其中一人(苏宁)有了自行车,速度加快;不久,跟随者也有了自行车,可那人忽然又有了汽车;等跟随者有了汽车后,那人忽然到了机场,登上飞机,连影子都不见了。” ——黄光裕被拘捕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有了更大的话语权,1月7日在苏宁电器2009年迎春答谢酒会上,张近东甚至说,苏宁担心跑步时没有标杆,对手只有自己  相似文献   

10.
苏宁反转这事跟黄光裕出事的时间点如此叠合,让张近东有些郁闷。他对《中国企业家》说,"好像别人跌跤了,我们才跑第一"  相似文献   

11.
“宿敌”国美与苏宁,在中国家电连锁这一棋盘上,不仅需要落子圈地般的竞争,还要形成攘外安内的“共活”;对于黄光裕与张近东而言,他们制订的行业规则,或许还要他们自己改写图Phototex  相似文献   

12.
个案解读张大中之子接班倒计时张大中终于没能熬过黄光裕和张近东的拖延战术,开始了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计划。近日有消息称,张大中已经开始让自己的儿子在大中电器石景山店上岗,  相似文献   

13.
<正> “价格屠夫”缔造207亿港元上市王国国美香港借壳。黄光裕2.41亿元人民币,卖出天价88亿元人民币,双向监视文件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6月7日在香港做了一笔他一生中最赚钱的生意:用8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向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鹏润0493.HK出售价值2.41亿元的国美电器股权。鹏润复牌后股价狂飙112.84%,每股股价由停牌前的0.148港元,升至0.315港元。黄光裕同时是中国鹏润的最大股东,他的账面身家因此从6.19亿港元暴增至11.67亿港元,鹏润的市值也由原来的8.19亿港元,猛增至17.45亿港元。令人哗然是黄光裕的一贯风格。国美电器在短短数年之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还是“三张”并驰(三联的张继升、苏宁的张近东、国美的张裕民),张继升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今天,这个排序完全颠倒了过来——一直潜伏的黄光裕浮出水面,取代了其妹夫张裕民。  相似文献   

15.
圈内人经常爱拿张近东和黄光裕比较。他们有同样的身世经历,做着同样的事业.一样的胆大,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但是他们最大的不同是:黄光裕带有更多的“大王”色彩,有人给他起了一个不雅的绰号“痞商”。而张近东则更多的给人谦和、温文尔雅的印象,低调做人、脚踏实地做事,被人称为新一代儒商。  相似文献   

16.
沃尔玛启迪中国零售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不仅在经营模式近两年中国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得到快速发展,成功例子不少,也有不少惨败教训。比如国美电器,黄光裕做房地产若干年,但真正让他发迹的却是零售业。黄光裕通过国美电器上市成为中国首富,他改变了整个行业对零售业的看法,改变了社会对零售业的看法。过去许多人认为零售业是微利行业,他的成功,使大家看到零售业创造财富的潜能。黄光裕因此当选为2004年中国商业年度人物,而国美的成功上市,也成为中国2004年十大商业新闻事件之一。有专家指出,黄光裕成功演绎了一个中国版的山姆·沃尔顿传奇。与国美的成功不同,今年年初,我们…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中国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得到快速发展,成功例子不少,也有不少惨败教训。比如国美电器,黄光裕做房地产若干年,但真正让他发迹的却是零售业。黄光裕通过国美电器上市成为中国首富,他改变了整个行业对零售业的看法,改变了社会对零售业的看法。过去许多人认为零售业是微利行业,他的成功,使大家看到零售业创造财富的潜能。黄光裕因此当选为2004年中国商业年度人物,而国美的成功上市,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10月15日,媒体上有一条关于黄光裕的新闻:胡润公布套现富豪榜,其中黄光裕以套现135亿列首位,成为手头现金最多的富豪。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胡润百富榜》中,黄光裕第三次成为中国内地的首富。其实,黄光裕作为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零售企业家之一,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并且他已经成了一个神奇的成功符  相似文献   

19.
像张近东一样有着打造百年老店理想的企业家下在少数。《英才》的“首要影响力”对张近东的采访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企业家和一个不一样的苏宁。他对资本、血缘关系、扩张的看法以及低调的处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自己对苏宁在国内上市的解释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使然,但是考虑如今众多优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张近东确有魄力。张近东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则中国古训,他没有把苏宁的股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或是家族的手中,而是王动散财,淡化个人奋斗、强化团队的集体奋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事业会更大”。企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21日,对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来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天,在经历了5年的改造和审核之后,苏宁电器(002024.SZ)股票正式上市,当天以29.88元开盘,32.70元收盘,与发行价相比,涨幅超过100%,为同日中小企业板新上市三只股票之最,并持续高走,成为中小企业板第一高价股,顺利登陆A股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