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渭城区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在全区架起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高压线”、“防火墙”,有效地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不清、事实不符等问题,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科学确定记实内容。将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及责任人全部列为记实内容。重点对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四个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记实。  相似文献   

2.
乔军 《当代陕西》2010,(6):38-38
“四项监督制度”把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在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破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榆阳区委着眼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提名方式、推荐考察方法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尤其是对一些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坚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4.
干部的选拔任用,关乎人心向背、社稷安危。本文分析了我国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出了扩大民主、完善考评、加强监督、增强激励和进退有序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皓然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3):106-107,143
作者分析了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尽快形成以推荐为基础,考核与审查并举,全方位责任追究的富有生机与活动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6.
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干部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重点环节是干部选拔使用,根本要靠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当前要进一步搞好《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和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重点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防止、杜绝干部“举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俊强 《当代陕西》2005,(11):52-53
要使干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有效措施。一是要着眼于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提拔”,突出干部选任环节上的监督。要在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已推行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干部工作的党员和群众知情机制,实行空缺职位公示制、干部推荐预告制,把不同类型的干部选拔任用资格、条件、方法及当前领导班子职数配置与空缺情况提前公示,让群众先知情;再推荐:要建立干部工作的党员和群众选择机制,将选拔任用干部、调配安排干部的过程和结果采取公示等办法进行公开,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减少在干部推荐、  相似文献   

8.
明平英 《当代陕西》2010,(10):26-26
今年4月,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组部同步出台了三个配套《办法》,这是全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千阳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三个三”用人新机制,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强力推进干部选任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陈红伟 《宁波通讯》2012,(21):64-65
2010年以来,奉化市为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程序,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制订出台《关于重要职位领导干部提任实行全程差额的办法》,对全程差额的适用范围、操作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制度实施以来,已对市直机关党工委书记、公安局政委、司法局党组书记、街道书记和主任等22个重要领导岗位、44名市管领导干部,实施差额推荐、差额酝酿、差额考察、差额票决,选拔任用了22名重要职位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1.
《发展》2008,(7):157-157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工作规划》提出,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地方党委讨论任用重要干部推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相似文献   

12.
刘日 《乡镇经济》2010,1(2):24-29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的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一套科学、民主、公正、实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造就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干部队伍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德才兼备、不拘一格、能上能下、民主票决。  相似文献   

13.
中央印发的四项监督制度配套衔接、互为补充,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与民主监督、过程监督与效果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镇安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应重点在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欣然 《当代陕西》2008,(11):25-25
选人用人关乎人心向背。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准用好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关乎一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全省的发展大计。最近,省委转发了《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意见》,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王化欣 《当代陕西》2008,(11):22-25
省委日前转发的《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认为是我省扫除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又一件有力武器。《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切实提高我省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每当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之际,总有一些人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拉票活动。坚决治理拉票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环境,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崔光华 《当代陕西》2008,(12):35-35
近些年来,我们在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中形成了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是加强干部监督的根本方向。在干部工作中,我们积极拓宽渠道,为群众有序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干部工作中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权力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8.
明平英 《当代陕西》2008,(12):33-33
干部选拔任用环节是整个干部工作的核心,也是群众意见最大,出问题最多的环节。对这一环节的有效监督,能够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提高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近年来,我们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为出发点,在干部考察、决定、任前等环节监督机制方面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邓晓海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2):230-231,146
文章着重回顾某地方院校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上的做法、成效并分析了其中的启示,认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完善考察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和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薛波 《当代陕西》2006,(9):50-50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它对于选准用好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要由考察人员通过考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比较,做出评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察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及主观上的努力。而从目前干部考察工作实践看,组织(人事)部门的考察人员人数偏少,遇有突击考察或考察任务繁重时,只能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参与考察。而抽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有的没有从事过考察工作,从而会出现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使考察工作走马观花;一些考察人员政治素质不足,工作中不坚持原则,工作不深入,责任心不强,使考察工作失实;一些考察人员业务能力较弱,对干部考察的程序、方法,要求不够熟悉,不能有效地组织考察工作正常进行;有的考察人员缺乏辨证思维,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正确把握德才标准。这样考察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应制定严格的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人员队伍,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坚买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