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必须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以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强我国工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继十五计划后,“十一五”规划建议再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提出加速发展信息化,积极应用信息化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外部环境变化、信息化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迫切要求广西制造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前,广西制造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观念、组织保障、项目实施、应用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广西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促使制造技术在发生质的飞跃,在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为尽可能地避免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制造是趋势。它不但使社会健康地发展,而且使制造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对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业两化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对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由工业化进程向信息化进程转变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信息化在制造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分析和具体评测方法,全面的概括了制造业信息化在节约企业成本和提高绩效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计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一标杆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制造发展过程中,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制约,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这些瓶颈必须在"互联网+"时代被打破。中国制造2025,指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江苏制造有必要紧跟中国制造2025,结合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现状和省情,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江苏制造2025"。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信息化直接影响着工业化的进程,面对制造业信息集成存在的瓶颈问题,MES应运而生。文章从我国制造业对MES的研发现状出发,揭示了应用MES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解决当前问题,实现MES更好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天津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将制造业信息化划分为: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经营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四部分内容和初、中、高级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指以单项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如在生产中应用CAD/CAM、在管理中应用OA、  相似文献   

10.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何加快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加快辽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现状,从中发现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影响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因素。最后,从技术水平、政府扶持、产业集群和人才优势这四个大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出合理的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突破,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从国家、省、重点城市到试点示范企业的四级工作体系。全国近2000家企业已全面启动了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投资规模达到了76.3亿元,信息化指数达到了18%。制造业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制造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放缓和市场需求层级化的拉大,制造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突破困境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在各项成本不断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对制造业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企业管理偏向老化,当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文章从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意义出发,对成本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力求为今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史常凯 《特区经济》2007,216(1):170-171
本文从介绍产业集群的内涵和优势为起点,分析了武汉市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和特点,从战略层面上提出了武汉市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中政府应当为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区域经济“小而全”的老问题,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具有动态观念,必须应用产业集群理论来规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必须与制造业信息化、制造业技术革新同步进行等。  相似文献   

14.
刘加勇 《中国经贸》2023,(14):67-69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历史进程的交汇,同时也是创新发展道路,集中体现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必须引进数字技术,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互联网+”与财务管理的完美结合,颠覆了传统的财管模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还简化了财务工作流程,使其操作变得更加规范,财务工作的效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也降低了失误率。本文从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整个制造业行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全国以及江苏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态势、制造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技术经济几个层面分析了建设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基于ASP模式的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其开展网络化、协同化服务对于加快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基地是一种具有一定特征的经济区域。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它的发展也有不同的阶段。在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也走上信息化道路。无论是从全球的制造业强国竞争来看,还是从国内各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发展目标的情况来看,信息化都成为它们增强自身竞争力,取得世界产业分工有利位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是制造业行业转型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必须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崛起,人工费用和材料成本的提高,传统制造业依靠人力发展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技术创新薄弱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向制造创新型转变。对于制造业来说,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要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研发活动中,加强科技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以研发投入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文章对制造业企业在投资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从而深入了解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与微观企业创新数据深入剖析了两者间关系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实证研究表明: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这一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存在;在不同信息化水平、不同高端制造业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状态下,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存在差异;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是抚平信息化拐点的重要途径.最后,依照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推进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末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研发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自主创新不足,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仍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针对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全球化竞争的挑战,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战略,2001年,科技部在全国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围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企业示范、试点应用两条主线展开。4年来,在各级政府卓有成效地组织下,示范、试点应用企业遍布大江南北。据2004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省、市、县各级制造业信息化的示范、试点应用企业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企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积极性不断增长,企业用于信息化资金投入达160亿。试点、示范企业从大型国有到民营集体,信息化程度从国际间的协同到单元技术的应用,各具特色,形成百花绽放局面。为推广信息技术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成功的关键是:信息化是手段,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是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