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一、头等重要的话题近两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增长缓慢的势头,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比上年增长4-6%,增幅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0元,比1997年增加70元,增长4-3%,增幅又比上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农民纯收入增长又开始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1998年低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拉大。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尽管农产品总量是增加的,但农…  相似文献   

2.
论促进公平经济增长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仅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11倍,已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而且农民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92-1993年的水平,比城镇落后10年。在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资料中,中国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超过2:1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收入现状及结构分析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大幅度降低 ,1995年至 2 0 0 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 5 0 %、9 1%、4 6 %、4 3%、3 8%、2 1%。从绝对数上看 ,年平均仅增加112元 ,其中 2 0 0 0年比 1999年仅增加 4 3元 ,若排除统计上的误差等方面的因素 ,农民的收入增幅可能会更低 ,特别是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与粮食主产区 ,农民收入甚至呈现负增长趋势。从地域上看 ,1999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36 2 9元 ,相当于同期贵州省的 2 6 6倍。从城乡差距看 ,1997年我国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是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已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问题.东西部的差距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大的差距是在农村,而主要体现就是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东部发达地区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甚至消除了城乡差别,而西部地区不仅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大大低于东部,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四川省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浙江省、广东省的比较为例:1980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浙江、广东分别只差3.4元、31.3元和86.5元,到2000年,已扩大为338.4元、2338.6元和1739.5元.因此,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为战略目标的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突破西部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元,比上年绝对值只增加了48元,考虑到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3.8%。增长幅度比上年的4.3%降低了0.5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9.3%低5.5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形势,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种新形势下,首先,要跳出农业抓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要把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空前提高。但是,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和基础落后,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层次,1980年至1984年间,农村是改革的起点和重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5.5%,比同期城镇居民增长幅度高5.53个百分点,而“六五”以后,农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从城乡居民与农民收入的差距看,1978年二者的比率为2.51:1,到1984年缩小为1.96:1,而从1985年起,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至2005年比率已达到4.50:16。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蒙自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也得到较大的增长。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蒙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565元、1645元和183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9.4%、5.1%和11.6%。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如2004年蒙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00元,也低于同期云南省1864.2元的平均水平。笔者通过调研,认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广西农民收入很不稳定,增长缓慢。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之比看,1993年两者之比为1:2.95,1994年为1:3.22,1995年之比为1:2.97;以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人均纯收入相比,1991年比全国低50.81元,1992年低于全国52.3元,1993年低于全国29.55元,1994年低于全国113.96元,1995年低于全国131.56元,1996年低于全国223元。总的看来。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再从部分县、市农…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义宣 《农村经济》2000,(12):28-29
最近,我们就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赴广安市部分县(区)进行了专题调查,深感在农业进入新的转折时期,许多问题的出现,都与农民增收减缓有关,而背后是农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唯有调整农业结构,这是一个牵动农村全局的重大问题。(一)2000年农民收入呈现增长的势头,但前景不容乐观据市统计局1000户农村住户调查:1—6月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07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8元,增长92%。其中: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为344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元;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现金收入为11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元,两项相加非农…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化、基础设施等十分落后。“三农”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问题。我国不仅人多地少,而且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科学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还比较低。从全国多数地区看,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最近我们准备出台新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不仅提出目标任务,而且还准备解决体制问题。二是农民教育问题。农村落后从根本上讲主要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农村人才匮乏。如果农村有大批人才,情况可能和现在不一样。其实农村有很多活需要掌握技术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根据辽宁省12个农村固定观察点6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民收入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和途径。 一、农民收入水平、分布及特点 根据我省在农村固定观察点6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推算,1993年农民人均收入达2978.40元,比1991年增长58.74%,年递增25.99%。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37.59元,比1991年增长46.01%,年递增20.83%。从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分组来看:300元以下的农户25户,占4.17%;301~500元的农户60户,占10%;501~800元的农户113户,占18.83%;801~1000元的农户116户,占19.33%;1001元以上农户286户,占47.67%。从地势分布上看:平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体制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农村改革,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促进农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的提高,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农民收入呈不断增长态势,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据初步计算,1999年上半年石家庄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67.3元,较1998年同期增加100.3元,增长6.9%,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石家庄市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势趋缓。二是部分农产品较长时间保持低价位运行,对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乡镇企业发展出现回落。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17元,比2003年增加5295元,九年间年均名义增长13.1%.特别是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相对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2年的3.1∶1.从目前情况看,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是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认识农民收入状况,寻找保农增收途径,把握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就成为当前最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农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多种制约。从农业外部分析,国家长则执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使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劳动生产率低,这是体制问题;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少,使农业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对广西1069户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的抽样调查,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60.9元,比上年增长20.0%,生活消费支出为815.5元,增长23.0%,期末存款余额为101.2元,增长35.7%。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仍比较低,部分农民还未摆脱贫困,与全区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差距拉大,贫困面增加。1994年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收入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低于全区增长幅度。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0.0%,同全区增长幅度25.1%相比,低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华东诸省农民收入差异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经界曾提出一种“梯度假说”。该假说认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在区域上从东向西呈三个下降的阶梯;随着地区间经济渗透和交融,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扩散到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资源补给东部和中部地区,从而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和收入差异。十余年过去了,现实经济发展的结果却正好与“梯度假说”的预言相反。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间的社会总产值比从1978年3.6 :1.7 :1上升到1989年4.4 :2.1 :1;全国各省市农民人均收入的极差系数从1978年的3.18扩大到1990年的3.77;同期的基尼系数从0.2上升到0.3。不仅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间的农民收入差异在扩大,各地带内部的农民收入差异也在扩大。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华东诸省的发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收入差异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国的情况,本文拟以华东诸省为例对后一现象作成因初探。  相似文献   

19.
我市县域经济中“三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比较效益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宝鸡是粮食生产大市,粮食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据调查测算,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亩均只有50-80元。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人为1846.3元,是近五年来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但与全国的2622元相比,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中山市农民收入问题的基本情况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是中山市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目标。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努力,全市农民的生活水平在1995年已跨入小康门槛;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4883元,是1978年131元的37倍(未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民的物质生活虽然离富裕的水平还有相当距离,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近数年农民的收入增长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995年比1990年增长了1.1倍,年平均递增15%;2000年比1995年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