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加入WTO对我国农用耕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人均耕地并不多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如此 ,我国耕地损失惊人 ,据资料显示 ,1 95 8年到 1 985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 6 1 1亿亩 ,进入 90年代以后 ,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不但没有降低 ,而且还在更快的增长 ,耕地年流失率达 1 %以上 ,每年减少耕地 60万公顷以上 ,人均耕地降到 1— 1 2亩左右 (国际人均耕地警戒线 0 795亩 )。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国外农产品市场的巨大挑战 ,国内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减弱及农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贡献比重日趋下降 ,我国的农用耕地会不会面临进一步萎缩的危险呢 ?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 )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是资源环境存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不变或者增加 ,尤其需要保持的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资源。土地 ,特别是农地作为人类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的基础 ,其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 ,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在 1 986~ 1 995年这 1 0年中 ,我国耕地损失率达 0 .2 2 %。到 1 995年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仅为 0 .1 1公顷 ,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在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1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期选择山东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建国以来,全省耕地大量减少,从1949年的872.8万公顷减少到1995年的669.5万公顷,累计减少2O3.3万公顷,年均减少44万公顷。在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全省人口急剧增功0,由1949年的4549万增加到1995年870O万,年均增加90万,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耕地与人口的逆向发展,导致全省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88亩降为1995年的1.15亩。全省已有6个市(地)、34个县(市、区)人均耕地木足1亩。今后15年,是山东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民…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保护的实质是农业问题 ,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在加入WTO新的形势下 ,我国的耕地保护应如何调整思路 ,更好地趋利避害 ,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一、加入WTO后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1 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加入WTO之后 ,由于关税税率不断调低 ,非关税措施不允许使用 ,国内农产品市场会受到严峻考验。同时 ,加入WTO以后 ,农民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个体 ,依据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变化决定自己的农地利用方式。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交通等优越的条件将成为我国农业最先、最直接接受WTO冲击的地区 ,也是最有…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权益流失探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梁伟  袁堂明 《农业经济》2003,(11):27-2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也是一个农民大国。 2 0 0 2年底 ,我国总人口 (不含香港、澳门、台湾 ,下同 )为 1 2 845 3亿人 ,其中农民 9 2 8亿 ,占我国总人口的 72 2 % ,约占世界农民总数的 40 %。与此同时 ,我国也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 ,目前 ,我国有 1 9 2 3 647亿亩耕地 ,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7%。从全国来看 ,我国农民人均耕地近1 3亩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 ,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尽管如此 ,这仅有的耕地资源还在逐年减少。据有关方面预测 :1 997年至 2 0 1 0年 ,耕地减少面积至少1 6亿 ,其中建设占用 45 0 0万亩 ,生态退耕 …  相似文献   

6.
制度缺陷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入WTO后 ,我国粮食进口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耕地需求紧张的矛盾 ,但是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会因此改变。所以 ,能否有效保护耕地仍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 ,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是 ,尽管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但耕地流失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即使是在冻结审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 1 997年、1 998年也不例外。为什么保护耕地的难度这么大 ?保护耕地的政策为什么时常失效 ?加入WTO后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耕地 ?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事实上 …  相似文献   

7.
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来的,是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土地管理工作总目标。我省人均耕地仅为0.083公顷,比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少0.01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耕地总体质量差,产出水平低,  相似文献   

8.
适应WTO的耕地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 ,对于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而言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一方面 ,通过与世界耕地保护管理体制的接轨 ,并参与全球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将有利于我国耕地保护体制的完善。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与世界先进的耕地保护管理方式上有一定差距 ,现有的耕地保护措施难以完全适应WTO的运作要求。本文在分析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进而对耕地保护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耕地保护管理工作适应WTO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加入WTO后因农业受到冲击给耕地保护带来的不…  相似文献   

9.
从供求出发推动农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培育农地需求我国人均耕地 0 1公顷 ,农户户均耕地仅 0 4 1公顷 ,耕地资源异常紧张 ,按道理不应该存在需求不足问题。但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而且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效益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加上今后几年国外部分优质、低价农产品的冲击 ,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将会下降 ,以盈利为目标的经营性农业的效益将会进一步受到影响。按照市场原则 ,资本总会流向利润高的部门和行业 ,从而使农地的总体需求减少。因此 ,增加农地需求的关键 ,是采取多种措施 ,提升农业效益。1 充分利用WTO农业规则 ,从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农业本身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在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紧张,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今,我国“入世”在即,加入WTO就意味着新的制度安排必将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本文试从加入WTO对我国土地利用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和相应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加入WTO对我国土地利用的积极影响 1.加入WTO,有利于加速我国土地利用的市场化进程。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近9年时间,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国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 ,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世界水平。加入WTO ,对我国农业而言 ,实质上是更大的国际市场对我国小农的挑战。当然 ,从总体与长远来说 ,它有利于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但短期内则是挑战大于机遇。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1 规模经济的挑战从国际市场角度来看 ,哪个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更大 ,成本就更低 ,它的价格优势就更明显。日本的家庭农场户均耕地面积 12公顷 ,而美国的农场平均耕地面积近 2 0 0公顷 ,从而使得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日本 ,日本农业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而我国目前户均耕地面积仅有…  相似文献   

12.
一、“四荒”资源流转是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人地矛盾尖锐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不...  相似文献   

13.
生产粮食要靠土地,在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建国40多年来,全国人均耕地减少一半。自1991年以后,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又在加快:1991年为44.61万公顷,1992年为70.37万公顷,1993年为62.51万公顷。这些数字还未包括各县乡办开发区的圈地,更未包括成片出让给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土地(当然成片出让的土地不都是耕地,也有部分荒地滩地)。目前我国已有三分一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在当今世界,世界贸易组织(WTO)被称作“经济联合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已是必然趋势,而加入WTO正是其关键的一步。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不可能长期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然而,中国加入WTO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从申请恢复在关税...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创新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莲琳  董昕 《农业经济》2006,(10):41-43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0.777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有6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远低于联合国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界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是我国耕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1 耕地资源现状及优势1 .1 耕地资源丰富 ,人均占有量多根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结果 [1] ,到 1 995年底 ,全省耕地总面积为 1 1 771 463.55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 4 .9% ,总面积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耕地以旱地为主 ,面积 1 0 82 31 2 0 .94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 91 .9% ,其次是灌溉水田 ,面积80 31 69.47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 6.8% ,水浇地…  相似文献   

17.
1牢固树立土地的国情观念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根据全国土地详查汇总,1990年底,我国耕地为ZO16亿亩,人均只有1.66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据有关人士对县级单位分析,全国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O.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其中有些县(区)人均耕地只有O.2~03亩。1991年~1995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达12.1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亿公斤,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亿公斤左右,与需求相差70O亿公斤。展望ZOIO年…  相似文献   

18.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国内粮食问题 ,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把实现粮食安全放在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点上。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保护和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有人均土地 0. 78公倾 (11. 6亩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数的 1/ 3,人均耕地 0. 1公顷 (1. 59亩 ),只及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近 1/2,全国有 666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 053公顷 (0. 8亩 )的警戒线。由于补充耕地能力有限 ,耕地以每年几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而人口又以 1200…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整理的分区指导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良 《农村经济》2003,(6):12-14
土地资源是宝贵而又有限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 ,是人类获取基本农产品的基础条件之一 ,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然而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 ,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兴起 ,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根据1994年全国统计年鉴 ,我国人均耕地为 0 0 8h ,不到世界人均耕地 1/ 3,其中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 0 0 5 3h 警戒线的县 (区 )占 1/ 4 [1] 。①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主要手段 ,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  相似文献   

20.
WTO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加入WTO对我国信息产业福兮祸兮?从近期来讲,对我国信息产业必将有较大冲击,我国信息产业将迅速重组,低效率的企业有破产的危险,有潜力的企业将发展壮大。从长期看,加入WTO将使我国信息产业融入国际市场,既有利于加快我国信息市场的形成和规范,也有利于我国从事信息技术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在世界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总的来看,加入WTO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影响将会利大于弊。天税贸易,国内企业受考验加入WTO,意味着加入ITA.加入WTO之后,由于国外产品和服务在我国无关税往来,使国内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