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中国外汇》2009,(18):1-1
突发事件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发生的事件。危机事件是指给社会造成危害、损失或负面影响的事件。突发与危机相互交织,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对社会和个人心理的冲击性,一石激起千层浪;二是引起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性,欲知、应知而未知;三是不同利益代言媒体的炒作性,泛起各种道听途说。  相似文献   

2.
韩颖 《金卡工程》2010,14(6):244-245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伴随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社会矛盾凸显,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加快了我国进入”风险社会”的步伐,源源不断出现的危机事件构成了瓦解和谐社会的潜在因素。文章主要从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危机管理机制提出了一些措施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陆嘉  李东 《金融纵横》2004,(8):18-22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预警期没有或极短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经济、公众心理等有巨大影响和破坏力的事件,具有突然性和外部性。去年爆发的“非典”危机,使如何快速动员经济资源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作为经济动员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动员也应该予以重视。本文探讨的金融动员主要是筹措资金范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虽然名字都叫某某公司。从三个方面可以反映这一点:其一,资金来源主要靠政策性安排,即央行的再贷款以及向对应银行发行的定向债券;其二是管理上直接监管.包括财政部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的预算化管理;其三,业务上主要是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以及金融机构的危机事件,如德隆事件等,基本都是政策性业务。  相似文献   

5.
危机是“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企业组织及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关键部门,处于最社会化、最关联化、最公开化状态,因此,强化危机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皮立波 《中国保险》2005,(10):57-58
商业保险是社会危机管理的重要工具。在“猪链球菌”之类的社会危机事件后,我国保险业能否承担起相应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危机频繁发生,使危机管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之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危机事件,如何进行有效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图书馆危机具有长期性、复合性、难恢复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因而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在阐述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危机的内、外原因,简述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含义、危机的特征和类型,并进一步对图书馆危机管理内容进行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银行危机从银行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但银行危机的界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人员界定银行危机的方法通常基于多种事件的组合,综合各种定义的分析.可以得出银行危机的实质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流动性或清偿性的极度丧失所带来的市场失败。界定的标准如下:依靠自身的资源难以支付到期债务;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大量银行倒闭,政府强制性援救等。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以来,安然、世界通信会计丑闻事件,理律事件,日本瑞穗证券公司胖指头事件等大企业危机事件相继发生;企业的危机虽然爆发于表面现象,但往往具有深层次的原因。为审慎经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必须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事件是社会价值及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其本质是社会结构的失衡.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增添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很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场合激发矛盾,形成公共危机事件.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频率有所提高,种类也越来越多.应对和处理的难度逐步增大.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具有一般公共事件的特征,应对的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在不断深入探索和认识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形成、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后,文章总结了高校公共危机有效应对的几个方面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1.
危机与变革     
任何时候,危机无处不在。它或潜伏于繁荣的背后;或爆发于某个局部、某个突发性事件,然后迅速推倒多米诺骨牌,向各个层面蔓延,引发全体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率也在上升。如何处置突发危机事件?成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面对的紧迫课题。在此,笔者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特征及如何处置突发事件进行论析,以求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本文论述了突发危机事件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策略和技巧,对提高公安领导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突发性事件的主要原因,类型,从高校安全危机管理意识、能力;所涉及的安全危机意识,应急能力,以及相应的应急管理的资源,知识和应急技能认识等,提高学生对突发性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4.
程实 《国际融资》2008,(4):44-46
本文认为:金融动荡引出了美元危机的悲观论调,纵观历史,布雷顿体系分崩离析后真正称得上美元危机的只有1985年到1987年的动荡。美元危机具有3个重要特征:一是危机前美元有大幅贬值的空间;二是危机中美元急速下跌;三是有制度性变化作为底蕴。按照对美元危机更苛刻的定义,未来发生美元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9,(11):70-71
国务院:9大措施推进西部经济发展 10月9日,国办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为此国务院提出了9点意见,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六是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七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八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九是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经历了两年噩梦般的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最终于1999年下半年转入稳定复苏的轨道,而在21世纪第一年行将离去时,南美国家阿根廷又陷入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危机,这些事件远远超出了金融危机的范畴,体现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甚至从深层次上讲是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货币危机无疑是诸种危机的导火索,而汇率制度的危机则是多米诺效应中倒下的第一块骨牌。  相似文献   

17.
企业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事件回顾,分析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危机管理的现状,紧密结合危机形成的原因,探讨破解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社会再次进入了汇率制度混乱和货币市场动荡不安的时代,货币危机多次爆发,学者们围绕货币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但这些理论对当前因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所引起的货币危机缺乏解释力。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杠杆系数都应有一个合理范围。若超此范围,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可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旦外资大规模撤离,就可能发生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在充满竞争与风险的现代社会,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常常招致危机的到来。对商业银行而言,高负债性及由此引起的银行脆弱性使得银行机构更易受到“银行危机”的侵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8年5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银行危机”界定为:实际或潜在的银行挤兑(bank runs)与银行失败(bank failures),引致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或防止此一情况的出现政府被迫大规模提供援助。为降低“实际或潜在的银行挤兑与银行失败”,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金融机构及理论工作者应做好危机事件管理及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商业银行危机事件的诱因与类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危机事件管理的机制与流程。一、商业银行加强危机事件管理的紧迫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突发性事件有两大因素:(一)内部因素第一,银行业自身的脆弱性。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性质的机构,其运营基础是“信用”,具有强大的外部依赖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客户对银行信心的丧失具有极强的破坏效应,且银行间危机传递极其迅速。因此,加强对突发性事件导致的银行机构危机的管理刻不容缓。第二,商业银行管理者往往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一直以来,政府为保护储户的存款本金和合法利息给予银行较多的援助...  相似文献   

20.
新华 《金融博览》2005,(6):15-15
有危机出现,就需要有危机公关。所谓危机公关是指身处危机的当事者为处理危机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行动,其显著特征就是需要借助新闻媒体来完成。危机事件的发生有时候具有不可预防性,一旦危机事件不期而至,就需要危机当事者迅速启动危机公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