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宁 《中国经贸》2012,(14):10-10
当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美债问题尚未解决.欧洲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中。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本文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背景与成因债危机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3.
陈长缨 《中国经贸》2013,(15):26-29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为了分析欧债危机是否会通过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引起中国主权债务危机,文章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欧债危机下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欧洲各国债券市场间较强的联动效应导致欧债危机迅速蔓延;而根据国际债券市场间较小的联动效应大致可以推断欧债危机在短时间内不会蔓延到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国债市场开放程度不高的中国,中国不会因欧债危机的影响而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5.
当前欧债危机成为国内外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并且引起了许多人对中国也会出现债务危机的恐慌。本文剖析了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中国有着稳固的财力基础,不存在欧元区国家高福利重负、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认为中国不会重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覆辙。  相似文献   

6.
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框架缺陷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一次总爆发.本文就欧债危机的演进路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判断,着重讨论了危机向银行、非金融私人部门以及美国经济的传导.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但也无疑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白雪苹 《改革与战略》2014,(2):33-35,65
文章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双重影响着中国:从消极方面来说,它影响中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加大了中国对欧洲投资的风险,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有利于中国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面对欧债危机,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参与解决欧债危机的行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欧债危机的解决关键在欧洲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罗奕 《改革与战略》2013,29(1):111-115
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发酵,欧洲经济前景难料.历时两年多的欧债危机性质及其影响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次欧债危机无论其演进过程、产生原因,还是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均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性.鉴于国内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讨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将系统而深入地梳理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便人们更为透彻地了解欧债危机的发展过程和更为全面地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机理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希腊爆发债务危机至今近两年的救助行动,不但没有救希腊债务于水火之中,反而是继葡萄牙、爱尔兰之后,欧债危机蔓延至西班牙,甚至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也命悬一线,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频繁地剧烈振荡,全球经济随时有二次探底的风险。为什么欧债危机越救越严重?我们认为,欧债救助机制的思路有误,治标没有治本。只有标本共治,才能救欧债危机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10.
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有欧元制度设计缺陷、危机国家政策失误、福利制度等,外部原因有金融危机影响、美元势力打压等。欧债危机的症结表现为六大矛盾,即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国家之间的矛盾、欧元区内部发生危机国家与未发生危机国家之间的矛盾、援助国之间的矛盾、援助国内部的矛盾、债务国内部的矛盾、欧元与美元之间的矛盾。解决欧债危机必须多策并举:欧洲内部需要树立自信、增强他信,改革欧元、实施统一财政政策,保增长、促发展,改革福利制度;对外则需加强与美元势力的斗争,寻求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援助。  相似文献   

11.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同时,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不同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以及进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但欧洲部  相似文献   

12.
李钢 《中国经贸》2012,(9):36-36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 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 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娜娜 《中国经贸》2014,(21):119-119
全球金融海啸于2008年爆发于美国,通过实体经济萎缩及量宽政策扩张的双重扭曲效应,两年后,冲击到了欧洲,导致欧债危机及欧洲国家的经济灾难;又一年,引发中东及北非国家一连串阿拉伯之春的政经震荡;到了今年,终于波及到了前不久还欣欣向荣的新兴国家,印度、印尼、巴西等国纷纷汇率重贬,股价重挫。  相似文献   

14.
《现代乡镇》2011,(6):93-93
时至2011年11月底,希腊债务危机所引发的欧洲乱局还未结束.欧债危机的阴云就已经迅速蔓延到意大利而且,在欧洲陷入危机难以自拔之时,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西方舆论把中国等新兴国家巨额的外汇储备看成了救命的稻草,等待中国伸出援手。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程度远远赶超过去三四十年,这主要由于国际上的三大因素决定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欧债危机,在2012年欧债危机还足以延续,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整个欧洲的债务水平、财政情况比美国好,但是发展不平衡.既有国家财政不可持续的希腊,同时也有各项指标良好的德国.德国人的失业率目前创了新低,达到5.7%,而这一数字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在10%以上;德国去年工业增长速度14%,相当于中国增长速度的18%.意大利是欧债危机的重灾区,国家债务水平非常高,但是意大利的家庭储蓄在欧洲属于非常高的.政府基本上没有财政赤字,长期靠发国债来搞公共财政,所以即便是意大利也不是漆黑一片.  相似文献   

16.
李岩 《中国经贸》2012,(10):6-7
讨论了欧债危机的发生及其原因后,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我国面对欧债危机时政策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近况以及应对策略,特别提出了欧债危机中被忽略的美国因素,欧债危机的前景不容乐观。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被忽略的重要的一面。欧债危机如果持续恶化下去,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动荡。多年来欧洲人复兴的梦想也会随着欧债危机深埋入土。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欧洲债务状况继续恶化,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塞浦路斯等国深陷债务危机泥潭,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更是成为欧债危机焦点国家  相似文献   

19.
《天津经济》2012,(6):17-24
欧债危机目前形势十分严峻,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酵,直接风险是希腊可能会退出欧元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国的转移,关联全欧甚至全球,如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形成"后浪更比前浪高"的海啸波及效果。欧债危机由于政治、财政政策及内部救援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不断发酵,使得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采取警惕地方债务风险,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措施来积极应对。同时,天津市也应发挥其现有优势,沉稳做好应对功课。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从希腊爆发并迅速传导、蔓延、席卷整个欧洲的欧债危机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就在人们将要忘却它的时候,2016年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又重新唤醒了人们对它的思考。此次欧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历史罕见。以往学者虽对欧债危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缺乏全面系统的思考,目前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文章系统全面的分析欧债危机的形成过程、影响机制和防范措施,以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过程,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欧债危机的影响机制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