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凯文 《现代商业》2023,(21):108-111
由于中国在移动支付上的发展历程长、发展空间大、适应能力好,中国数字人民币在中国试点推广工作进行顺利。数字货币时代来临,与货币接触最为密集的商业银行必然受到其冲击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寻找其在数字货币时代的转型和破局点。本文内容主要介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人民币时代目前扮演的角色和应用情况。同时以数字人民币目前未被完全开发的可能性以及正在研究推进的m-bridge项目为研究对象,展望商业银行在数字人民币方面未来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支付与数字货币的发展,法定货币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为维护法定货币的地位、顺应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各国央行力图将法定货币数字化,推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我国的CBDC也称数字人民币,英文简称:DC/EP,相关工作始于2014年,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扩大试点的阶段。就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运行在中心化管理体制下,实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运营模式,从投放到流通共有央行、商业银行、普通受众三个主体。本文通过三个参与主体展开分析研究,分析未来数字人民币的推行如何有效地维护法定货币的地位、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推进传统银行业的转型、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及其推行对民众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这对于分析未来数字货币大规模发行后对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试点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开始,迄今人民币国际化取得许多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进展。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某些条件尚不成熟,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我国积极参与其中,从2019年试点地"4+1"到2021年的"10+1",数字人民币推进工作不断加速。在数字人民币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前,我们必须明确其法律地位,构建有关监管体系及给金融市场,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到"普惠安全"的发行原则。本文深入分析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现状、剖析数字人民币的本质、发掘数字人民币带来的新机遇,对不同行业提出应对数字人民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亚莲 《现代商业》2022,(1):136-138
对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中国开始以数字货币作为M0的基础货币,实行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这对于发展数字货币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将着重探究现行货币制度下的数字货币的定义及特征,通过其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数字人民币在国内外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积极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货币形式,试点、应用和推广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基石。自从2019年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多个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测试以来,数字人民币的应用试点可谓全面开花,推广进程超出预期,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和应用迎来加速期。对数字人民币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发现其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与推广的科学化、合理化。本文即是对其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7.
会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优势消失吗?2020年12月中旬,苏州10万个市民通过抽签的方式,拿到了一个特殊的红包——数字人民币,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总计2000万元。继去年10月份首次在深圳试点后,由央行主导的数字人民币项目落地苏州。相比两个月前,苏州试点的红包在数量、金额、使用时间、消费场景等方面全面升级,全市铺设可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消费端商户6000家以上,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支付。  相似文献   

8.
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此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在东南亚市场的支付使用量持续扩大,人民币1月份在全球支付的份额有所上升,稳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数据显示,人民币于2014年11月开始取代加元及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紧随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虽然2016年1月人民币支付金额下降5.7%,  相似文献   

9.
自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启动以来,境内地域范围由当初的5个试点城市扩展到全国。人民币境外使用区域不断扩大,已形成香港、新加坡、伦敦、卢森堡等离岸人民币中心,与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达174个。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基本涵盖了各项金融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其他经常项目、直接投资、个人项下、证券投资、境外贷款等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业务发展日趋多元化。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6.55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额达1.05万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到快速提升,现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结算货币和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  相似文献   

10.
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化的金融危机,美元疲软,人民币升值,同时11年日本大地震元气大伤,直接导致日圆国际支付能力的下降。伴随近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地区影响力增强,为中国谋求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提供了机遇,因此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