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闻 《时代金融》2023,(1):59-61
<正>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广泛覆盖,已经成为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服务保障。近期,某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持续发酵,暴露出村镇银行普遍存在综合实力较弱与风险水平快速上升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部分群众遭受了财产损失。本文旨在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重新探讨村镇银行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阶段,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强化使命担当,以硬的措施、实的责任、强的执行力,优化服务体制机制,加大“三农”县域金融供给力度,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农业银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立足“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定位,胸怀“国之大者”,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认识和实践,提升信用卡服务乡村振兴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三农”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然而由于规模小、实力弱、认可度较低等原因,导致其风险增加。文章首先分析了村镇银行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之后提出了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完善市场化方式退出机制、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的结构性重组以化解村镇银行风险的措施,最后分析了在化解村镇银行风险时应注意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金融生力军,村镇银行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空白,发挥着“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已逐渐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但受制于自身定位与地域性等因素,其风险防控短板也日益凸显。本文从村镇银行安全性与盈利性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四川省辖区53家村镇银行2016-2021年年度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村镇银行贷款集中度、贷款质量与收益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为其长期良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为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下简称“中银富登”)牢记总书记教诲,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银行总行党委“五个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找准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设银行党委高度重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作为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的充分体现,而且作为开启“第二发展曲线”推进业务转型的创新之举。因此,研究建设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飞 《中国金融》2015,(4):47-49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提升县域金融活力,村镇银行可以借鉴他山之石,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从2007年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落户,历经8年发展布局,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数量已突破一千家,辐射面积不断扩大,支持“三农”经济的特性明显提升。村镇银行的发展优势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差异化、本土化经营策略,迅猛发展,逐步成为县域金融服务的新兴  相似文献   

8.
<正>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其风险防控能力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村镇银行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加快数字监管能力的建设,提升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村镇银行是振兴乡村、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金融中坚力量。但近期,河南多家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村镇银行存款安全性的担忧,为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普惠金融等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为村镇银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是少数村镇银行发展失控,经营偏离初衷,导致风险增加。为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村镇银行亟待回归"支农支小"初衷。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发展落后的问题,需要为农村注入金融活力,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符合农村地区整体的融资需求,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农户对金融风险认知能力偏低、村镇银行经营不够规范、农村经济本身的高风险性等,导致村镇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文章在借鉴国外乡村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