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针对在老油田管理上存在严重的5欠账现象,水井管理严重滞后,加上油水井因井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停井报废,致使泣采井网不完善,导致采油矿所属油田的地层能量保持率处于较低的水平,老油田持续发展和稳产的基础薄弱的现状,采油矿以完善基础井网为核心,强化储层连通性研究,加大油水井动态分析力度,提高注采对应率和注水井分注率,有效保持地层能量.  相似文献   

2.
锦99块杜家台油层自利用油井转注,恢复长停井来完善注采井网;实施补层完善井区注采对应关系,挖掘层间潜力,提高储层动用程度;水井分注、重组,吞吐试采等综合治理技术,实施后增油效果显著,使断块产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106断块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为提高特高含水期的原油采出,开展了河106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进行了以“调整注采井网、提高注采对应率”为主的层间剩余油挖潜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王102-斜101断块存在平面不完善、无注采井网、边水能量弱,导致区块开发效果差,地层压力下降快的问题,通过新钻井、转注等手段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的控制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完善后储量控制程度可由54.4%提高到85.7%,人工水驱控制程度由0提高到40.8%.  相似文献   

5.
周清庄油田属于特殊类型油藏,为裂缝性生物灰岩、低渗透砂岩油藏。其裂缝发育,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储层分布零散,物性差,水驱控制程度低、注水效果差、油田注采矛盾极为突出。经过分析建议通过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实施周期注水,改善油田水驱油效果;通过压裂增注,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通过分注、调剖措施,进行平面层间矛盾的综合治理,达到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朱琦 《科技与企业》2013,(13):240-241
本文通过对北三东西块注聚合物开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该区块聚驱见效特征:见效时间早,最低点时,含水下降幅度小;产液能力低,下降幅度大;注入压力高、注入速度低;受平面及层间矛盾影响,区块见效不均衡。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储层发育较差、注采井连通差,局部聚驱控制程度低;初期注抗盐和高分子聚合物,油层适应性差;地层压力高,地层能量得不到释放等几方面。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河低渗透油田经过三十多年的注水开发,油水井套损多、井网遭到破坏,水质不达标、水井欠注严重,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二类油藏井网不适应,开发效果差.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强化了油藏动态分析,加强了油藏前期精细研究,实施了分阶段、分类型治理,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年产油量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文明寨油田构造极其复杂,井况严重损坏,层间矛盾日益突出的现象,首先,要提高水井的分注率,找出水井频繁上作业的原因,增加油田水驱动用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自临盘油区盘1-21沙三中单元为例,对该块的开发历程、开发状况及剩余油进行分析,该块存在能量不足、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矛盾突出以及井筒偏磨、腐蚀等几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施了井网完善、注采优化调配、精细井筒维护管理等对策,通过这些工作,单元各项开发指标都得以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王58块层系非均质性严重,沙四1层储量动用少,注采井网不完善,主力层沙四3核部水淹,开展了王58断块分层系开发可行性研究.在新认识指导下,确立了断块重建井网、细分层系开发的原则.开发中,应用分层系开发,油井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井组稳升率由82.7%上升至92.5%.此次调整的成功,对类似油藏高效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付博 《科技与企业》2013,(8):120-120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驱油难度逐渐增加,油层开发矛盾逐渐突出,油层渗流能力逐渐减小,注水难度加大,出现了大量的低效井,剩余油开采难度逐渐加大,如何分析开发矛盾,增加剩余油采油效率是广大油田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本文就杨大城子油层主要开发矛盾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注采压差逐年增加、井间不连通层及单向连通层比例较大、增产措施效果差、油水井套损较多,治理难度加大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注水调速器是一种新型偏心配水堵塞器,根据以往对注水调速器应用情况的研究发现,投入注水调速器的井井口油压波动比较大,而这一波动会不会影响到同一注水井网中的其它井,在此之前我们不得而知,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注水调速器引起的单井井口油压波动不会引起同一井网中其它井的压力波动,而地层间的连通性很可能使得相邻两口注水井间压力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采油六厂长西项目部联合站井区管理的A21区块注水开发中,随着开发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油水井井网调整,投转注注水井逐渐增多,注水量增大。而先期设计投产的注水规模和设备容量明显不足,供水量小,制约了区块的增产稳产。清污混注技术的实施,在不改变现有注水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并联清污水注水泵,用清水注水泵来承担部分污水流量,有效缓解了上述矛盾;在完成注水任务的同时,提高了污水回注率,减少了清水资源的需求,降低了注水系统的消耗,为采油六厂其它区块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采出、高含水"双高油藏所面临的开发矛盾,筛选调驱体系,实施深部调驱治理,缓解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扩大注水波体积,挖掘主力生产层的剩余油潜力。实践证明,油藏开发指标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显著,为同类油藏的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史深100断块自1994年投入开发,1995年在进行注水先导实验的基础上,按400×283m的反九点面积井网整体进行注水开发,主体区块连续9年产能规模保持在12×10^4t。但现阶段主体老区未能按原方案设计要求全面转五点井网,由于油水井井况恶化,井网完善程度差,导致史深100主体老区注采井网适应性变差,严重影响了油藏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在水驱油田开发的中后期,随着注水力度的不断加大,油水井对应关系日趋复杂,层间矛盾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水井吸水剖面不均衡,油井含水上升,生产成本提高。本文旨在探求高含水区块整体调驱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导致注水井合格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种:注水井欠注层段逐渐增多;注水井水质脏;部分注水井不能洗井;注水井作业处理不及时。提高注水井的合格率途径是:注水井增注与按能力合理匹配注水量相结合;清洗注水干线,改善注入水水质;用罐车洗井;加强作业井作业管理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8.
油水井套管损坏是石油开发中的一大技术难题。随着南翼山油田大面积开发和油水井服役时间的延长,油水井套管损坏在不断的增加。越来越严重的套管损坏现象导致了油水井的报废,破坏了正常的注采井网、层系,影响了油田的正常开发,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油水井套管损坏的机理研究及成因分析,优化套管损坏井的修复技术,有助于预防和延缓套管损坏现象的发生,延长油水井使用寿命,增加原油产量,对油田的高效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勇 《科技与企业》2014,(15):275-275
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开采,油水井在地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井下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地层压降较大和注采失衡,工作液渗漏,导致冲砂作业的失败,这不仅对油层造成伤害,而且增大了作业成本。本文先简单介绍我国井下作业修井技术,再阐述油井清砂工艺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井下作业清砂修井工艺技术及其完善,希望能为采油厂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不能进行对稠油注汽高压井的有效治理,则有碍于稠油的顺利生产,直接影响到注汽锅炉的安全运行,造成注汽效果不理想,降低注汽寿命,不利于降低注汽系统的能耗及成本资金的投入。文章就某石油厂高压注汽井现状以及高压注汽井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稠油注汽高压井的治理措施,以后达到提高稠油的采出率及产量,降低了注汽能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