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经济学说: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它叫“信息不对称”。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这一现象的存在,会使经济活动部分失效,它主要表现在:一、不公平。比如,经常逛商店的家庭主妇通常比工作繁忙的人更容易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股票大户比普通公众具有更多的获利机会;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前是指当交易双方签订协议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比如,房屋财产保险前,人们会很注意防火防盗,但投保之后,多半就不太注意添置防火有具、防盗设施了。后是指当市场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那么他将倾向于对方签订协方进行交易。生活中常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实际上就是对逆向选择结果的一种感慨。因为信息不对徇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信息经济学并没有提出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是主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缩小交易双方对信息掌握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陈昌虎 《活力》2004,(4):89-91
电子商务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商务运作的新型商务模式。首先,“电子”不仅仅指的是因特网,其他各种电子工具均包括在内(EDI、电子证券交易及电子资金转账等);其次,“商务”主要指的是产品及服务的销售、贸易和交易活动;第三,是交易双方(或多方)主体之间的、以信息为依托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质”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法律形式或法律形式之外的其他外在形式,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标准、“交易或事项”指经济业务等。一般说来,任何交易或事项都有经济实质,但只有外部交易才涉及到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存在差别,其中只有一方拥有交易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  相似文献   

5.
韩雪琴 《活力》2006,(11):50-50
网络交易指网络提供商利用互联网通讯传输技术,通过有偿或无偿向商品所有者提供互联网技术平台,使商品所有者和有意购买商品者在其平台上独立完成在线交易的模式。由于这种交易模式通常在买家与卖家之间采用竞价、议价方式完成,所以常被人称为“网络拍卖”。为避免同通过网络开展的传统“拍卖”活动相混淆,笔者还是愿意将这种通过网络平台完成的一般交易活动称之为“网络交易”。  相似文献   

6.
董大宏 《审计月刊》2006,(12):32-33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义称为非对称信息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用以解释一般商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该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柠檬市场》一书中提出。信息不对称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第二,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由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导致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以及获得信息的质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郭春梅 《铁道财会》2004,(Z2):10-13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至资产负债表日结果已确定,并可据此结果作出其他相应经济行为的事项,我们称之确定事项;另一类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清楚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卖的人知道产品质量如何,而买的人不知道。在信息普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判断产品质量的,此时消费者可信赖的只有品牌。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清楚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卖的人知道产品质量如何,而买的人不知道。在信息普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判断产品质量的,此时消费者可信赖的只有品牌。  相似文献   

10.
交易成本理论将合作关系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式。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交易双方进行交易时发生的各种成本,如交易伙伴的挑选、合同的签订、履行、谈判等的成本,既包括金钱上的花费,也包括时间与精力上的花费。交易成本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商品或劳务跨过技术上可分离的界面进行转移的过程。在市场机制下,技术由于具有“经济前景不确定、选择对象的有限性、交易人的有限理性和大量的科研溢出”等特性,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1.
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关联交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而言,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可以大大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关联方之间交易时,不存在竞争性的、自由市场交易的条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伦理问题,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经济活动中的“伦”,是指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是指经济活动中人们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伦理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理和规则。由于当前诚信失范问题严重,因此,要规范市场经济伦理和秩序,诚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双方设计和签订契约的基本原则。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或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或一方信息准确,另一方信息失真。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由博弈论我们知道,如果委托人可以观测代理人的努力水平,风险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帕累托最优负担和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就可以同时实现。在委托人不能观测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和外生变量,而只能观测到产出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在风险投资市场,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家能力信息不对称,投资项目质量、市场前景信息不对称通常引起逆向选择(Adverse Seletion)问题,企业家行为选择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准则中涉及的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解释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它强调了公平交易,即表明这种交易是在企业持续经营时进行的,不是在清算或不利条件时进行的;同时指出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表明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下交易双方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5.
香港仓储业犹如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出香港经济发展状况。90年代以来,香港的许多货仓仓位紧张,进出口货物活跃,显示出香港经济的繁荣景象。香港的货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附属的货仓,称“私家仓”;另一类是对外营业的货仓,称“公仓”。就其所存货物而言,又...  相似文献   

16.
<正>商务谈判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是指参与各方为协调彼此的经济关系、满足贸易需求,围绕标的物的交易条件,通过信息交流、磋商协议达到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领域最普遍的活动之一。英国谈判专家马什则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商务谈判(或称交易磋商)是指有关贸易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就一  相似文献   

17.
阎强 《现代审计》2011,(4):38-38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审计带来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并由此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市场中.次级商品排挤优质商品而使市场处于无效率中.也就是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在对国有企业审计中,国有企业与政府审计人员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也对其审计工作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期货市场的风险是指造成期货市场损益的不确定性。通常把期货市场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系统风险,是由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资信条件、经营管理状况等内在因素的变化,导致价格和财务上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另一类是系统风险,通常是指价格风险。期货价格不仅受期货供求基本因素的影响,而且还经  相似文献   

19.
浅谈信息不对称与审计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审计实际上是委托方和审计方之间的一种代理关系,“审计因受托责任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双方必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产生审计风险。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分散,就必须了解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1996年诺贝尔经济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米尔利斯与哥伦比亚的维克里,就是因为他们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一方总是比另一…  相似文献   

20.
周榕 《审计月刊》2005,(3):29-30
转让定价又称“转移定价”,是指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产品交易和劳务供应时为均摊利润或转移利润,根据双方的意愿,制定低于或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它是关联企业规避税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