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对当前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审计风险是造成审计失败情况出现的首要因素。注册会计师将做好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视为确保财务审计顺利完成的基础。同时,我们发现数据信息化技术,将为我国未来审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发展平台与空间。因此,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防范审计风险,控制审计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系统审计应运而生,它促进了审计行业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新途径,信息系统审计师是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卫士之一,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制度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适应审计环境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当今审计方法发展的新趋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的日益网络化和信息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也有了新的特征。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导向模式是以评估重大错误风险为核心的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与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比,在导向性、审计目标、对象和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洁 《时代经贸》2014,(4):115-115
本文基于电网企业“三集五大”格局下,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ERP环境,分析了内部审计面临的新审计环境,结合内部审计最新理念及审计工作实践,客观分析了ERP环境下各业务模块ERP上线信息化应用的特点,研究探讨了各项业务管理与审计业务有效融合,共同防范信息化环境下风险。对审计信息化应用创新进行了思考研究,提出了实行“头盔式审计管理”的创新模式的未来审计发展方向,在审计创新中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提升审计时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审计风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审计被广泛引入审计领域,并对审计工作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计算机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具有特定的审计风险。对计算机审计范围拓展所带来的风险和数据记录方式改变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计算机审计风险防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审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信息化进程日益加深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崭新的审计方式应运而生.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给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也相应地提高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文章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下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审计成为信息化环境下一种崭新的审计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上市公司、中石化、电力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机关等。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在计算机审计理论、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财务收支审计中审计风险的评估、控制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开发出了通用审计软件、专用审计软件等。然而,审计风险增大的现象不容忽视,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引发了广大投资者对审计行业的“信任危机”。当然,审计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经营失败是审计失败的直接导火索,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密切相关的。从宏观层次上去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分析企业的重大错报,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内部审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了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方法,也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防范审计风险,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必须从信息化环境下着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系统进行的各种业务处理及其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核检测,保证审计对象数据准确,从而保障审计结果的正确性,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代替了许多过去依靠手工控制的系统,计算机审计系统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计算机审计系统不但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也使全面审计成为了可能。但是,新的审计风险也随之而来,计算机审计面临的内部控制风险、文件记录风险以及系统安全风险,对计算机审计带来了困难。本文对计算机审计系统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阐述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新形势下的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安然丑闻发生后,接连的因审计失败而发生的审计诉讼案件直接导致传统风险审计模型遭到广泛质疑,危及到审计职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推进了审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但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为此,就审计主体和社会公众方面,分析当前审计风险以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必要性与在信息化环境下其有待完善的方面,以期对审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审计成为必然,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成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管理、审计技术方法四个方面剖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影响政府审计成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丁金平 《经济导刊》2007,(7):162-164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复杂化的新的挑战下,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日益引起审计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8)
实现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当前医改形势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院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于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基础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和技术手段,有效防范医院审计风险以及提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立足现实,长远打算;做好规划,分步实施;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购置软硬件,培训人员,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审计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更成为一种必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能熟练运用网络和电子商务的知识,深入了解电子商务会计系统的特点及风俭,并能调控和有效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理念,切实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财务管理软件,把软件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紧密结舍起来,增强财务软件的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金华审计长高瞻远瞩的指出,"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研究如何在现代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已成为摆在审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ERP实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ERP环境下内部审计需要做的工作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有关实务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审计工作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前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产物。在其应用过程中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认真的去认识和解决,这样才能使计算机审计工作得以得到有效的应用。本文从计算机审计概念入手,分析了计算机审计应用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加快计算机审计应用的创新思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政府审计的风险将不客忽视,而且无法回避。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本文分析了政府审计的风险的含义、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提出了防范和控制政府审计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下的审计新发展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利益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风险也接踵而至,提前防范和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对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由此,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对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文章对审计风险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发现学者们对于审计风险的防控非常关注;其次,对比分析了传统审计模型下的审计风险以及伴随着新技术产生的新形式的审计风险,得出的结论是新技术的产生会带来有别于传统审计中的新形式的风险;最后,结合目前大数据审计及联网审计的研究、应用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用人单位择人标准、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优势、构建风险管控平台和完善法律体系等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进行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审计工作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济管理载体已由信息系统所取代。从而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则首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其载体内存储量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操作过程中很少留下痕迹,这都导致审计风险的加大,同时也使审计的导向模式开始向以风险导向模式为主模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