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层建筑过去通常采用伸缩缝来解决砼温度收缩应力对结构带来的变形和裂缝的问题。建筑上常常有许多主楼与群房连为一体的工程,为了减少沉降差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主楼与群房间在施工中采用后浇带,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对伸缩缝的设置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这种永久的缝一方面因多设基础、墙、柱和止水构造等而增加房屋造价;另一方面因建筑构造上要做特殊处理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克服永久性伸缩缝带来的缺点,即后浇缝的办法控制变形和裂缝,这种办法还能解决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整体建筑物沉降不均的问题,经在许多建筑中施工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向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超长(即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或体形不规则结构不断出现,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种施工后浇带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伸缩后浇带.  相似文献   

3.
后浇带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克服温度变化、差异沉降、收缩变形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施工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减小混凝土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后浇设计及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施工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把后浇带砼浇上,使工程变成整体,以利用"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形式越来多样,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留置后浇带。“后浇带”就是指在现建筑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工程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沉降的变形缝。该裂缝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保留一定时间,在此期间早期温差及30%以上的收缩已完成,再用比原建筑结构提高一级的混凝土填筑密实后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房屋结构。它是一种砼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宜设置柔性变形缝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建筑结构,如果工程施工工艺不合理,在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不好,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等质量事故,影响房屋结构的安全使用。根据以往积累的施工经验,笔者详细地介绍后浇带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由于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随着施工技术和材料技术的进步,现在大多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主要介绍现浇砼结构中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建筑向结构功能多样化和体量大型化方向发展,主楼裙房式结构、超长结构(即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或体形不规则结构不断出现,此类型建筑物均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了沉降或伸缩后浇带.本文结合笔者施工管理工作经验和工程实例,具体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作用和功能,并从后浇带模板安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浅析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
后浇带是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在建筑物的总体布置中,过去常常用沉降缝、伸缩缝或防震缝来消除沉降、温度收缩和体型复杂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这常与建筑使用要求和立面效果以及防水发生矛盾,而现在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克服此矛盾,而后浇带的优点是立面效果好,有利于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但由于我们对后浇带的构造理解不够深刻,经常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板面裂缝、漏水等。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能够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解决了沉降差异、钢筋砼的收缩变形、砼的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施工工艺,并从结构设计、模板支设、砼浇筑、后浇带砼质量控制,成品维护等方面探讨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应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对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愈被人们所接受。它可以充分利用有限地表面向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充分满足对建筑功能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和城市规划。高层建筑其建筑结构的选择多为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合体。平面布置十分复杂。就其结构而言,主楼与主楼之间,主楼与裙房之间,因各自不同的建筑特征条件——地质条件,基础型式,上部结构,建筑高度,施工荷载及使用荷载等,若采用沿用多年的结构彻底脱开的变形缝做法已非易事,而采用贯用的双梁、双柱、双墙的结构型式,有时却为建筑功能所不许,而且工程造价也会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后浇缝的做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对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愈被人们所接受。它可以充分利用有限地表面向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充分满足对建筑功能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和城市规划。高层建筑其建筑结构的选择多为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合体。平面布置十分复杂。就其结构而言,主楼与主楼之间,主楼与裙房之间,因各自不同的建筑特征条件——地质条件,基础型式,上部结构,建筑高度,施工荷载及使用荷载等,若采用沿用多年的结构彻底脱开的变形缝做法已非易事,而采用贯用的双梁、双柱、双墙的结构型式,有时却为建筑功能所不许,而且工程造价也会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后浇缝的做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裂缝的产生会给施工的时机选择带来制约,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可是,通过后浇带的技术能有效缓解因混凝土收缩及沉降出现的施工裂缝。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房屋建筑的美观与质量,但是裂缝的产生则给施工的时机选择带来了制约作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通过实践证明,后浇带的技术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因混凝土结构出现的施工裂缝,同时还可以解决建筑功能的需要,以及高层主体和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因此,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层建筑中,为了防止离层主楼与周围裙房之间沉降差异,以及混凝土收缩开裂及温度变化拉裂等缝隙出现,采用结构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提出根据后浇带不同的功用设计施工中就注意的问题及提高后浇带技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后浇带是现浇钢筋砼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种临时施工缝,是为克服温度收缩、砼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不利因素而设置的.但如在施工过程中有些环节注意不到,往往会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作用,还可能给施工带来不便,给结构造成隐惠,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物中,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然而从建筑的角度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平面布局.通过多高层建筑或其它构筑物的工程实践表明,在总体布置上或构造上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设置变形缝,这就要在建筑物后浇带施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以避免出现裂缝、渗水等情况.本文主要就建筑物后浇带的功能,原理以及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戴诗军 《城市建设》2010,(3):204-204,206
随着建筑向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超长(即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或体形不规则结构不断出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要求的建筑物,要求结构不留变形缝,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还有对长度较长、面积较大带地下室的高层板式楼字等建筑物,以及独立的地下建筑物都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了沉降或伸缩后浇带。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计施工后浇带。本文针对这个方法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根据施工经验提出了一些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崔洪欣 《大陆桥视野》2012,(20):79-79,81
后浇带是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变形缝,保留一段时间后,用高强度膨胀混凝土填充补齐,临时变形缝即时消失,建筑物即成为连续整体的无变形缝结构。一般情况下,按照所起的作用,后浇带可以分为3种;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收缩缝;用于解决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后浇温度缝;用于解决高层和低层之间差异沉降的生浇沉降缝。但在实际工程中,仅仅起一种作用的后浇带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