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念是支柱     
据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9计,截止1996年12月底,广州市巨营科技企业达1200户,其中相当一部分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问题。每一家企业都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广州绿之圣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一例。绿之圣以成长,是与下几个因素有关。一、信念是支柱绿之圣公司的年轻人是一群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人,不甘心做“垮掉的一代”,绿之圣的信念就是要开发名优食用菌,创中国农副产品名牌。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绿之圣公司的前身是封开江川食用菌厂,成立于1991年2月,绿之圣的创业者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离开喧哗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2.
钟立华 《老区建设》2008,(16):19-21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而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令我们欣喜的是,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长足发展,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在各地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带领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备受农民欢迎和社会各界关注.无疑成了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农村子系统的落后和贫穷影响了整个经济系统的顺利发展,因此,帮助农村走出贫困,增加农民收入,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多数的讨论认为,农村问题的解决,要么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要么走组织形式创新的道路,将二者分割开来.本人认为,农村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简单地走农业产业化或者是组织形式创新的道路,而是应该两者相互结合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傅春生 《河南经济》1997,(10):20-21
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对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考察时强调指出:农业大省要充分发挥资源较多的优势……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的综合效益就可以大大提高,近几年来握们河南省农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紧紧结合本省实际,使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规模经营的原则,为农行支持农业走产业化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可以采取发展乡镇企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业化道路及其一般规律中共中央党校徐勇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一般途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原苏东国家以及少数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完成了农业产业化。虽然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它们农业产业化的社会经济基础、基本特征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在眉睫,农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看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农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途。苏州作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提出外向型的创新思路,应该说是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中国农村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其外部动力是WTO的加入;同时,在论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六大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绿之圣企业文化──绿之圣CI邬茂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流动工程,是企业内涵的反映。企业文化自60~70年代在美国、日本兴起并得到重视和发扬,其健康发展带来了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倍增。...  相似文献   

11.
FDI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指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组织为主体进行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实现一体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的运作方式。中国由于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有许多方面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而FDI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非常的明显:1、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2、提高中国农业生产和加工的科技水平;3、提高中国农业相关企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4、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农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故此,笔者在文末提出要积极地、加大力度的引进FDI,使得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得更加的稳健和快捷。  相似文献   

12.
张献和 《辽宁经济》1999,(12):23-24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加速传统低效计划农业向现代高效市场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农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而农业科技网络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依托和保证。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培育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即多行业、多层次、多功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来,我们就欠发达县区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启示,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当前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及问…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良种化的实现,是走一条石油农业的发展道路。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是有其社会历史条件的:第一,当时有廉价充足的石油供应;第二,在农业劳动中所耗的石油能源价格比支出的劳动力价格低得多,用石油能来代替劳动力更能获得超额利润;第三,被石油能取代下来的多余劳动力,又可供城市工业所需;第四、工业资本积累,为石油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再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发端于农村、肇始于农业的改革为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30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农业综合实力、主要农产品总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出口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再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部署,指明了山东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1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较,“十五”期间,辽宁农业产业化虽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提升辽宁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已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议农业产业化与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农业的发展与中国的经济休戚相关,农业发展结构的调整对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文章通过阐述标准控制条件下农业产业效果的显著优化,进一步揭示了产业标准化的科学意义,并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路 《中国合作经济》2004,(9):17-17,19
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丰集团)前身为原湖北省棉花总公司,具有50多年棉花传统贸易历史,是国内主产棉省的大型棉花企业。2001年,企业进行规范改制,是湖北省供销社直属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1998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银丰集团积极顺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1999年开始,企业先后制订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棉为主,两头延伸”,实行棉花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棉花订单农业。走贸工农产业化发展之路,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棉花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企业逐步由一个传统贸易企业发展成为一家购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棉花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周翔 《开发研究》2012,(1):90-92
甘肃省农业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形成和深入发展,对资金投入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资本市场是解决农业产业化瓶颈约束的突破口。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对推进甘肃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以及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尚处于起步和发展时期。技术、资金、管理以及市场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本在论述我国农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重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经济意义,并着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这在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今天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日,投资1.5亿元的江西赣禽皇食品有限公司首条生产线安装完毕。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占有该公司60%股份的是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常见模式,而江西省永丰县绿禽养禽专业合作社却走在全省前列.探索出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