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廉价航空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创立为代表。所谓廉价航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低成本、低票价。这一廉价航空公司模式在经历几十年发展后,现已在欧美大陆、大洋洲等全球航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了全球民用航空公司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在此期间,涌出现了大批较成功的航空公司,如欧洲的瑞安航空公司、澳大利亚的维珍航空公司、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公司和新加坡的虎航。中国的春秋航空公司也在这片廉价航空大潮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建梅 《中亚信息》2006,(12):25-26
在内阁召开会议审议俄罗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改革计划的前夕,记者从政府部门了解到,俄岁斯将调高火车票价。具体是。票价费率不可浮动的车厢(长途包厢和专用车箱)的票价2007年将上涨20%,2008年——19%,2009年——13%;费率可浮动的车厢(长途硬卧车厢)的票价2007年将上涨12%,2008年——11%,2009年——10%;到近郊的短途票价2007年将上涨14%。2008年——13%,2009年——11%。  相似文献   

3.
《发展》2012,(1)
(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12月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由于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2012年全球各航空公司的收入将损失83亿美元。其中,欧洲将会是最大的受害者,损失将达44亿美元。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的航空公司得益于强劲的需求,盈利将达到21亿美元的新高。  相似文献   

4.
郭哲 《新财经》2005,(11):53-55
对于中国的民营航空公司来说,2005年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年。3月11日上午,内地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公司的BK2811航班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起飞,国有资本垄断中国航空市场五十年的格局自此被打破。在5月23日的一个拍卖会上,深圳航空65%的股权最终被两家民企以27.2亿元的天价拿下,深圳航空成为我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7月18日,号称中国首家廉价航空的春秋航  相似文献   

5.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4):29-29
亚洲最大航空公司日航申请破产 1月19日,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向东京地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二战之后日本最大破产案。该公司股票2月20日将从东京交易所摘牌退市。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航空公司公布的业绩报告表明,由于正值旅游旺季以及管理改善,该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盈利6540万比索(约合IM万美元),这是该公司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首次盈利。这份报告说,今年第二季度,菲航的总收入为65亿比索(约合回.63亿美元),其中sl%为客运收入,11%为货运收入,8%为其他收入。在此期间,菲航的营运支出为sl.4{乙比索(约合1.29亿美元),其他支出为12.95亿比索(约合3237万美元〕。报告还显示,在1998年4月至1999年3月的财政年度里,菲律宾航空公司的亏损为101.8亿比索(约合2.5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7.
日本航空公司创建于1951年8月,从开始只有数架租赁飞机发展成拥有近280架飞机及近5万名员工的航空公司.是日本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其航线遍布亚洲各地。2010年1月19日.备受关注的亚洲航空业巨人——日本航空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这是日本历史上除去金融业外最大的破产案。  相似文献   

8.
据海外新闻媒体报道,泰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将加快对本国航空领域的私有化进程,以争取该组织172亿美元的援助,以恢复经济和增强本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力。然而,一年过去了,泰国航空部门的私有化遇到了重重困难。目前的情况表明,泰国航空部门预定于2000年9月实现的私有化计划进展缓慢。为确保航空部门如期实现私有化,泰国政府日前决定于今年年底以向海外合作对象和国内投资者出售股份的方式把对航空部门的控股权从目前的93%减少到70%。届时泰国航空公司(TAI)将不再由国家管理。另悉,泰国航空公司目前正在…  相似文献   

9.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4):29-29
亚洲最大航空公司日航申请破产 1月19日,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向东京地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二战之后日本最大破产案。该公司股票2月20日将从东京交易所摘牌退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美国民航管理当局开始放松对航空企业的管制,航空市场上出现了激烈的票价竞争局面。由于大航空公司对待市场的反应不如中小航空公司灵活,客源流向低票价的航空公司,大航空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为走出票价大战的围城,一些大航空公司调整销售策略,进行了一些新的市场尝试,利用其先天优势吸引旅客。  相似文献   

11.
《首都经济》2012,(6):11-12
北京航空公司正式开航 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达银瑞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亿元组建的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l%,是北京航空的第一大股东。北京航空开航前已经安全试运营一年,目前拥有7种机型11架高端公务飞机,以国内国际公务专、包机飞行,航空器代管,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为主营业务。未来五年,北京航空将建设成为公务航空公司,并视情况逐步将业务扩大到公共航空运输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航天·航空     
台湾引进航空致动器技术   台湾经济当局委托台湾“中科院”执行“航空致动器技术引进计划”,整合岛内 4家企业与美商签署批量生产订单协议,并于去年成立岛内航空致动器联盟。所引进的特定产品与技术项目,具备共通、多样与普遍性等特色。预计此计划执行后 10年内,可开发岛内外航空及高精密工业电机伺服致动控制零组件及系统等,其产值约 100亿台币以上。 台湾长荣航空获多项大奖   长荣航空公司近来捷报频传,被评选为“亚洲两百大企业”、“台湾十大领导企业”、“全球最佳 20名航空公司”、以及机上服务餐饮第 2名。长荣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3.
在低成本航空公司与传统航空公司的竞争过程中,亚洲航空市场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有可能发生在机场建设和服务层面上。  相似文献   

14.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09,(6):10-10
中国出资384亿美元参建亚洲外汇储备库 日前,中日韩三国财政部发表联合公报,称三方对筹建中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出资份额达成共识。根据此项共识,中国(包括香港在内)、日本和韩国将分别出资384亿美元、384亿美元和192亿美元,分别占储备库总额的32%、32%和16%。三国占总出资额的80%。  相似文献   

15.
据《柬埔寨日报》报道,美国乔治亚州的CFI航空公司和金龙(Dragon Gold)航空公司最近表示,他们拟参与柬埔寨磅清扬机场的重建,以开拓亚洲航空货运业务。  磅清扬机场距金边90公里,处于5号公路和金边至马德望铁路旁,是中国在1975年4月至1979年1月民主柬埔寨执政时期援建的。机场跑道1300米,建有指挥塔等设施,但机场自1979年以来一直荒芜着,无人过问。CFI航空公司表示,公司计划重建此机场,租用70年,把它变成亚洲航空货运中转站之一,并在此机场建免税区,销售免税燃料等。美国公司拟参与柬埔寨磅清扬机场的重建@李超碧…  相似文献   

16.
从去年“9·11” 事件以来,全球航空业陷入了一个很不景气的多事之秋、不用说再去赚取丰厚的利润,就是尽最大限度降低亏损,也成了一件“比登天还难”的挠头事。然而欧洲航空业新锐——一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在其CEO迈克尔·奥利里的巧妙运筹下,他大胆发动了摧枯拉朽的“D-Day进攻日(D代表廉价航空公司,英文全称为Discountairlines)”,以“超低价位航班班”为竞争利器,长达12载步步为营,在2001-2002年度营业额高达5亿欧元(折合美元5.5亿).突破1亿欧元的赢利,一越而成为仅次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欧洲航空界“老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16日,一架重庆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庆航空”)的空中客车A32O飞机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呼啸而起,直飞蓝天,重庆人自己的航空公司一重庆航空迎未了她一周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8.
8月27日,中国国航与东方航空公布了2008年上半年业绩,而此前南方航空报表业已披露。尽管3大航空公司均实现了盈利,但由于高油价、需求放缓等一系列挑战,其航空主业均处于亏损,汇兑收益成为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如东方航空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0.42亿元,但汇兑收益却高达19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贸》2005,(3):36-37
三星集团为韩国规模最大的集团,旗下事业包括金球第二大半导体厂商三星电子。2004年三星集团出口创公司成立以来最佳业绩,实现出口总额52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8%,占韩国2004年出口总额(2531亿美元)的21%。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末,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最新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全球IPO下跌一半有余。2008年前11个月,全球IPO交易共745宗,融资额953亿美元;上年同期IPO交易则为1790宗,融资额2569亿美元。2008年度,亚洲区IPO项目的融资金额居全球之首,达2974亿美元,其中香港和中国大陆融资额达1794亿美元,占亚洲区融资总额的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