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住宅市场的调控,绝大多数房企开始谋划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其中既有“万保招金”这样的传统上市房企,也有诸多规模有限的区域性中小房企。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三道金牌.这被市场称为新一轮调控的“房地新政”。由此.房价居全国首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向再次为业界密切关注.但对于历来被称为“政策市”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来说.新一轮的政策调控也意味着房产市场相关利益主体的又一次博弈升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房地产市场特征及房企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0年1月26日“新国八条”颁布以来,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已持续了一年多,此次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时间之长、力度之大、决心之强前所未有。我国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频发国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考验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因此需要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山东企业管理》2011,(6):27-30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紧锣密鼓的调控中“走”过半年。在这半年里,从“新国八条”,到“鲁版国八条”、“三限政策”、“一房—价”等政策的陆续出台,试图叫停高涨的房价,也喊出国人支持调控房地产之心声。  相似文献   

5.
《山东企业管理》2010,(9):19-19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加息并非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调控手段,但对处于调控敏感期的房地产市场影响重大。加息将强化“国十条”和9月底出台的“五项措施”的调控效果,增加持有成本,进一步抑制购房需求,尤其是以规避通胀预期为主要原因的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新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已整整一年了,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回顾总结,正确估量调控的效果,关注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矛盾和问题,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和完善调控政策,更好地实现加强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一、正确评估宏观调控的效应如何正确评估上海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一年来的成效,是确定下一步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力度和采取新的具体政策措施的根本依据。对此,目前业内人士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是“成效有限论”。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是个“重灾区”,应该下猛药、重药来治…  相似文献   

7.
《山东企业管理》2011,(11):71-72
一:新国八条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即“新国八条”),提出包括要求强化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限购措施、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一揽子调控政策。“新国八条”是我国近几年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最严厉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日渐严峻,政府的调控政策空前密集、调控周期也异常漫长,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只能够处于一个横盘的状态,既没有体现出能刺激经济发展的上涨,也没有出现预兆市场“崩溃”的下跌。究其根本,我国长久以来依赖房地产市场补贴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根本上未曾改变。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此次参照“货币化棚改”的目标提出新“棚改”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这无疑是一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变革,虽然整体影响还不明朗,但是对房地产公司而言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初衷是遏制高昂的房价涨势与突飞猛进的投资规模。然而,调控结果却事与愿违,房价不降反涨,而且是全国性反弹。房地产投资规模也不见明显回落。这虽然是人们不愿见到的现实,却也在意料之中。面对如脱缰野马般一路狂奔的房价涨势。一时间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机制上。《房地产导刊》约我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我就立刻想到“该不该调控?调控什么?怎么调控?”这个主题。之所以定义为“讨论”。那是想特别强调本篇论文“抛砖引玉、仅供参考”之意。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事关国民经济发展,更是关系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围绕“房住不炒”总基调,逐步形成了“分类指导、精准调控”的总思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选择调整政策工具箱,因城施策,保障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这也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挑战,在“精准调控”总思路下,房地产市场调控不能再简单地“对症下药”,而是要建立系统思维,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相机选择调控工具,为精准施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新国十条”之后,出于对房价继续坚挺的疑虑,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人们都在讨论,会不会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国家发改委在近期回应说,将不会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有人叹气,认为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或将又是一次“空调”。  相似文献   

12.
《浙江房地产》2006,(4):15-18
通过去年以来全省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今年上半年我省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量增价平”(交易量有所回升、价格比较平稳)的较好发展态势。但是,当前全省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转型调整期,短期性风险依旧存在,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路上多变的一年,区域房地产发展过热成为中央政策调控的“导火索”。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作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在这一场调控风暴中,并不是处于中心影响区域。因此,政策对全省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力较为温和,但地方政府仍然积极应对,出台种种政策调控市场。2005年广东房地产市场发展可概括为“政策调控、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14.
济阳县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几年的迅猛发展,目前迎来了一个转型阶段。房地产市场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转向“天清月明”,消费者由最初的盲动转向理智理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将在不断的徘徊中实现调整,而后以新的面貌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作华 《上海房地》2012,(12):13-15
“双限”政策是房地产宏观调控中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政策的总称。自“双限”政策推行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双限”政策质疑颇多,要不要继续实施“双限”和如何完善“双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5,(14):78-79
当“关系”不再是最重要的玩法,资金实力就成为这个行业的决定力量房地产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今年出台的针对房地产行业政策接连不断,“国八条”、“新八条”、“511文件”,目标越来越精准,把从2002年开始的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水平。511文件指向住宅市场的投机者,首当其冲受到直接冲击的却是房地产企业。据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供求逆转与房地产调控僵局的突破》一文中(载于《中国房地产》2011年第8期)曾判断,只要限购不放松,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形势迟早会逆转,调控僵局迟早会突破。随着“金九银十”的破灭,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限购和限贷的持续调控下,逐渐风光不再。而随之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央有关精神,今年国家在宏观上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在宏观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辩证思维,深入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各种矛盾,把握好调控的“度”,使宏观调控这一把“双刃剑”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我们研究、分析市场解决问题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调控三题     
自“国六条”出台以来,最新一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已近一年。在此轮空前密集、全面、强硬的调控措施下,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调控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距离“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对抑制房价上涨发挥了明显作用,必须进一步坚持调控政策方向,以巩固调控成果。鉴于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本是流动性过剩问题,房地产市场调控真正需要进一步坚持的,是“金融措施第一,税收措施其次,土地及房地产政策配合”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