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小燕 《会计师》2011,(7):13-14
<正>一、引言股票期权(stock option)是公司授予其管理者或者经理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选择权。股票期权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形式,在充分调动经理人力资本的经济效能,激励经理人注重企业长期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股票期权计划是国际上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运用这一模式激励公司的管理者。但是,股票期权要求公司的业绩与公司股票价格正相关,而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并非高度相关。这导致了上市公司不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出现了市场价格低于行权价格而不能行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较为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合新兴证券市场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这对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股权激励通过使管理者拥有公司股权,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企业利润,从而使管理层与股东成为利益共同体,为公司的发展服务。股权激励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美国PFIZER公司推出了第一个经理股票期权。截至200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中,大约80%的公司已实施了股权激励。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环境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实行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亦称认股权,是指公司无偿 (或有偿)授予经理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合同规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选择权,其实质上是由公司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经理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激励-动机理论和人力资源产权理论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报酬激励和所有权激励等产生作用。在我国,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协调经营者与股东利益关系的长期激励制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杨阳 《甘肃金融》2014,(12):26-27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股权激励机制的种类多样,典型的模式有: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账面价值股票、特定目标奖金、业绩股份、储蓄-股票参与计划、股票无条件赠予、影子股票、延期支付、经理人收购等等.  相似文献   

6.
赵治纲 《财会学习》2009,(11):30-31
股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主要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通过授予其股票或股票期权,使得他们与公司股东的行为目标趋于一致,进而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近年来,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员工(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实施股权激励,以期帮助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06,(8)
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之前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五花八门。而万科作为第一家顺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方案推出就慎重和严谨了许多。以下通过万科和拟实施股权激励的几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对比,对管理层股权激励进行探讨。关于股票来源。国际上通行的股票期权计划采取了“公司请客,市场买单”模式,即全体股东以公司名义共同向高管人员让渡股权性利益,借此激励高管人员为公司利益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全体股东分享股权激励带来的利益,并承担高管人员行为不慎带来的风险。而先已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中,股票的…  相似文献   

8.
股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主要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通过授予其股票或股票期权,使得他们与公司股东的行为目标趋于一致,进而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造了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化股票价格的静态委托代理模型,模型中经理人薪酬同时含有年金激励和股权激励。由模型证明了股权激励与年金激励的效率好坏在于股票价格价格方差与企业价值的主观方差之间的比较,而两者的联合激励效率同时优于单纯年金以及单纯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0.
翟亚星 《时代金融》2012,(30):250+263
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的问题。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以及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完善,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本文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机制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论上讲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可以有效解决经理人长期激励不足和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也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委托成本,吸引并稳定人才。但由于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政企不分、经营者资格欠缺以及股票市场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运用效果欠佳。解决的途径是拓展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发展空间,修改相关制度和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保护所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股份支付应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主要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通过授予高层管理人员本公司的股票或股票期权,使得他们与公司股东的行为目标趋于一致,进而为  相似文献   

13.
再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德仁和刘文(2002)提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观。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论证,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经济实质是股东为激励经理人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就是利润分配权)让渡给经理人,而不是经理人直接用服务来交换股票期权,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并不以经理人服务的投入为必备前提,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内含的价值运动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从现有股东那里来,流到经理人处去。因此,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会计确认上,应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对应项目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股东、公司和激励对象利益的一致,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本文通过引用某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首期取票期权来阐述股票期权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企业产生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分析股票期权对企业经营成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5年中国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股票股权激励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已被众多上市企业所采用。论其主要原因是在股票期权这种期权激励的方式下,可以将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股东的目的趋同,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股票期权被公认为是新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在这种助推器下,企业价值变化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以上市公司诺普信为例,分析了诺普信集团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实行期权激励后,企业价值创造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代理成本,需要对经营者进行相应的激励。然而,基于传统业绩评价而实施的股票期权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探索将股票期权嫁接到EVA(经济附加值)平台之上,提出了基于EVA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以期能更有效地解决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股票期权制的产生缘于解决委托代理难题,即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函数",股东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理人则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签约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且信息非对称,引致激励不相容问题发生.要解决此问题,必须注重代理人长期报酬设计,将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采用股票期权的制度安排方式,以股票增值实现代理人的剩余索取,能有效防范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针对我国国企经营者长期激励偏弱的现实,引进股票期权制度,重塑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对深化激励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的实施某种程度上是追求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税收因素因为决定实施股票期权的企业和经理人的现金收入,而影响企业授予经理人股票期权的行为,以及经理人持有行权所得股票的时间、股利政策和盈余管理等.税收的行为调节既可能促进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也可能抵消其激励作用.因此,如何协调宏观层面的税收政策制定与微观层面委托代理问题的缓解是未来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曹江昕 《会计师》2019,(17):21-22
随着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时代的来临,对组织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日益增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管理者注重自身利益而股东追求企业的发展。如何才能将两者平衡,在满足管理者自身利益的同时又能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呢?股权激励制度作为稳定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较长周期的激励方式,是消除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管理工具。我国自2006年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股权激励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股权激励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管理层经营权和股东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问题,它以管理层、企业人才获得股票的形式,使其与股东利益牢牢绑定在一起,利益目标一致,使管理骨干有"为自己而战"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