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旅游规划深刻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和产品质量提升,从转型升级的阶段特征上看,提升旅游规划地位对我国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黄潇婷 《旅游学刊》2014,29(11):73-79
在梳理旅游规划发展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对传统旅游空间规划缺乏对旅游者个体的关注和忽视"时间性"等问题提出了批判,进而在明确旅游时间规划价值导向和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模型;详细分析了时间地理学、认知供给理论和旅游者行为学作为基础理论的支撑作用,系统地提出旅游时间规划的时空统一观、时空资源观和时空产品观,并通过理论推导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模型,构建了旅游时间规划的内容体系。最后,研究强调了"旅游时间规划"在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的实践意义,明确旅游时间规划是传统旅游空间规划的补充和修正,而不是与传统规划割裂开来的另外一种规划系统。  相似文献   

3.
旅游"十二五"规划应突破产业规划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旅游规划的产业情结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自起步始就是在自上而下的制度框架中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及地方旅游的"五年计划(规划)"基本就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表现出强烈的产业规划情结.  相似文献   

4.
正旅游规划是所有旅游科学研究成果付诸产业实践的最集中和有效表达,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甚至提升普通百姓福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旅游规划起源较早的法国、英国和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全面验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旅游经济系统运行中为数不多、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和产业形态,旅游规划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精华,无  相似文献   

5.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回顾了二十余年来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旅游发展规划分成事业型、事业向产业过渡型、产业型三个阶段,以及创汇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产品导向型规划四个类型,分析了影响区域与景区旅游规划发展的几个方面,文中阐述了中国旅游规划研究的三个阶段和主要成果;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阶段特征,归纳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思想方法,并指出中国未来旅游规划将朝着市场化、小区化、专题化、精致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旅游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旅游产业起步晚,旅游规划的体系、标准与规范建设都大大落后于城市规划。"十五"期间,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相继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1999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0年出台,2005年修编)《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借鉴了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体现中国旅游规划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和方法上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得我国旅游规划开始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对于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旅游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对规划区域各层面地理空间长期发展的战略指引、保护、控制和综合平衡。伴随着旅游规划外延的扩大,旅游规划已逐渐涵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产业交叉融合以及规划利益相关主体的综合考量等多元问题。总结多年科学研究心得和旅游规划实践经验,笔者就旅游规划的实践谈谈几点认识,为了方便叙述,本文以安徽师范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旅游规划的重要指导文件之一就是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通则制定之初是为了保证旅游规划的标准性和规划质量。旅游规划通则的存在对于推进我国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和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  相似文献   

9.
旅游规划是所有旅游科学研究成果付诸产业实践的最集中和有效表达,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甚至提升普通百姓福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旅游规划起源较早的法国、英国和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全面验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旅游经济系统运行中为数不多、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和产业形态,旅游规划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精华,无论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成果的实用性还是产业发展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0.
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旅游规划实践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旅游规划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并对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对旅游规划的影响进行了评析,认为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亟待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规划必须重视旅游地的社会经济要素.让旅游规划可以在当地发挥实际作用,通过“大旅游”开发切实增强旅游开发地的自我发展能力。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旅游”的内涵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阐述,将其概括为大资源、大产业带、大产业链、大市场、大系统等几个方面,并就其中的产业整合和空间整合进行了重点阐述,分析了深入研究与发展“大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规划是由政府主导对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进行设定,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的旅游发展规划。它是各级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实施宏观指导和战略决策的依据,也是旅游一切建设性规划制定和旅游项目建设的根据,旅游规划具备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规划是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旅游规划工作是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客观需求。旅游规划工作是适应旅游发展自身内在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总谱。是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措施和各方面工作的总称。是旅游业发展基本格局与产品结构的系统表述。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规划的热潮近年来日益汹涌。2000年11月22日 ,国家旅游局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 ;不久前 ,某地又出现了聘请国外专家做旅游发展规划但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作为专家学者 ,应该为旅游业提供什么样的规划 ?中国旅游业又需要什么样的旅游规划 ?如何才能做出科学的、真正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旅游规划 ?这是事关行业发展、产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大问题 ,需要我们做出认真的探究。为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本刊编者特约请了一些与旅游规划工作密切相关的人士发表看法 ,分析问题 ,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军事上一句俗语,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目前我国的旅游开发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流行,因此旅游规划热也就随之而起,之所以热:一是旅游大发展的形势,使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和对旅游规划的需求超越了任何一个时期,也就是旅游大发展产生了推进旅游规划的作用;二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从省一直到市县都面临着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任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旅游规划的旺盛需求。在近年来的旅游规划实践中,发现我国旅游规划的一些怪现象,给我国旅游资源开发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旅游规划界急需要对旅游规划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探讨,尽快完善旅游规划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天宝 《山西旅游》2001,(2):47-48
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振奋着与会代表,分组讨论时,各地、市、县主管旅游的领导积极踊跃发言,畅谈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意义,并就本地区充实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及发展远景作了交流汇报,纷纷表示“要把握机遇,将旅游业搞上去,真正使旅游业成为一个大产业,将我省发展成为北方或中国的旅游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6.
跨界旅游区发展困境与旅游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发展30年以来,旅游规划从内涵和外延上得到不断丰富和提升,也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学者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无可置疑,旅游规划客观上为中国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山西旅游》2006,(4):10-14
7月14日省政风行风评议督查调研考核组曹森林组长一行三人来到省旅游局对政风行风评议进行了调研考核。,省旅游局籍振芳局长、王炳武副局长、赵庆华组长、郭振宇调研员及各处室的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政风行风建设。籍振芳局长做了专题汇报。他首先提出.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省委、省政府已经确立了建设旅游新兴支柱的总目标,《山西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已经省政府讨论通过。我们以“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主线.实施政府推动、开放促动、创新驱动、项目启动、精品带动、和谐互动战略.抓好大项目.发展大旅游.营造大环境.开拓大市场。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机制,壮大市场主体.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实现“十一五”旅游业的良好开局。今年1—6月份.全省海外旅游接待23654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69%;海外旅游创汇6686.0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77%:国内旅游接待4045.0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91%;国内旅游收入208.36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2.46%;旅游总收入214.9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3.30%。但由于我省旅游产业尚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基础建设薄弱、接待能力不足、要素市场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管理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围绕“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活动。推动旅游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的机关。不断提高驾驭和管理旅游行业的能力和水平。对上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对下发挥好产业指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刘锋 《旅游学刊》2001,16(5):49-54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规划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创新已迫在眉睫.旅游规划创新应包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组织创新等5个方面.作者认为,基于学科交融、古今贯通和中西互鉴的大融合是旅游规划创新的必然方向,旅游规划应该发展成为系统集成规划、协调性规划、动态规划和开放式规划.  相似文献   

19.
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认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王建军 《旅游学刊》2001,16(3):53-56
随着旅游业竞争态势的全面展开,旅游规划工作的不断深入,旅游规划的现实需求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变化特点。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旅游规划界对传统的规划思想和经典的研究方法不断重新认识,并引入新的规划设计理念。概念性旅游规划就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必将对丰富旅游规划学科内容、推动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非常值得关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概念、性质、特点、应用等提出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从洋规划中学习什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喻学才 《旅游学刊》2001,16(4):17-21
本文通过对洋专家编制的四川、山东和云南三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特色剖析和对近 10年国内专家所编制的各种类型旅游规划的对比和思考 ,将外国专家所编制的旅游规划概括为生态导向型旅游规划 ,而将国内专家编制的旅游规划概括为经济导向型旅游规划。文章从 9个方面对中外专家编制的旅游规划进行了比较 ,认为对国内专家而言 ,今后应特别重视学习洋专家规划文本中贯穿始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