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北地区与以色列资源高度互补、主导产业高度相关或相近,加之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现实基础,双方创新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可通过与以色列在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东北地区制造业智能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服务业高端化发展。为此,建立东北地区与以色列之间的高层对话机制、合作研发机制、战略对接机制等,并采取中以产业创新基金、中以产业园、中以联合研发与实验中心等多样化创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东北经济区的突破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进行生态化的产业重构。为此,有必要及时进行金融创新,构建生态产业投资基金,激发东北地区的产业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高耗能产业群初步形成了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雏形,其发展机理和演化过程应引起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其演进机理,构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剖析其演化过程,并以宝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及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宝钢集团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创新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1-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和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07-2011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进行了动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普遍不高,且空间差异性明显。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明显强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明显,中部、西部、东北三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技术体制的框架模型,对影响和决定产业技术体制的四个主要因素: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内化性、社会动力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产业技术体制的结构和特点,而技术体制的结构和特点将影响到产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生产结构、创新结构和竞争结构,进而影响到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其次,根据概念模型中对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内化性、社会动力的界定构建技术体制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对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力求为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因产业集聚转型的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提升整体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2)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步较早,但创新创业集群是近年来才产生并实现发展的,受环境、政策、人才的制约,目前东北地区创新创业集群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发展对策势在必行。鉴于此,文章在对东北地区创业集群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如何缔造东北地区创新创业集群发展的合理模式,推进东北地区创新创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失速已经成为刻画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的关键词。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失速的因素很多,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关键。因此,在我国经济整体由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的大环境下,分析我国工业经济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以工业为单一产业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以及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单一初级产业之间联动性、科技创新还未成熟的微观现状导致产业转型困难尤为关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尽快实施夯实支持改革等促进东北振兴的战略对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由前期以东北地区为主向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变。做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对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形成新的增长区域意义重大。具体看,应推进老工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体制创新和发展转型、生态环境建设和土地整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9)
商贸流通类专业集群建设,是有效整合专业资源、服务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手段。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的建设应精准对接区域商贸流通产业链,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商贸流通业生产过程,建设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精准对接区域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社会服务。通过专业群内涵建设,提高商贸流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群服务区域商贸流通产业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