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3.
网上银行网络体系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部分:银行内部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网上银行通信链路、网上银行客户端。显然,为了保障整个网上银行体系的安全,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当前,在网上银行的安全建设中,银行将重点放在了内网的安全防护和交易的安全传输方面,而在作为网上银行整体体系不可缺少、分布广泛且数量庞大的端点,即终端用户主机的安全防护上,却没有采取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由此,终端的安全防护成为整个网上银行最薄弱的环节,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普及。例如,最近频频发生的以网上银行客户端为目标的木马病毒攻击“快乐…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金融机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决策层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与Sterling Commerce公司(下称史特林公司)于2006年4月底联手举办了“金融业信息安全策略研讨会”。来自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的科技部门高管和业内专家、学者等都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在发言中就金融业信息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策略制定等进行了充分交流。与会者集中研讨的几个话题,是现阶段金融信息安全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6.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网上银行业务迅速发展。据银监会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电子银行交易金额达到1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8%。其中,网上银行交易金额达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79%,网上银行交易笔数11.5亿笔,比上年增长161%。网上银行客户数量达到7495万户。在交易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确保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营,已经成为有关各方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种与SSL/TLS相关的安全漏洞也不断被挖掘,但截止到目前并未发现这种安全机制本身存在重大问题,业界更多关注的是应用SSL/TLS协议的各种环境因素所引发的安全风险。另外,采用SSL/TLS协议并不能解决网上银行应用所面临的全部安全问题,需要我们结合SSL/TLS协议,采用更加合理完善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中国正在紧追世界发展的趋势,向信息化大国的目标前进.时至今日,信息化已经更多地涉及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已经普遍接受"信息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这一理念.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支柱之一--银行业,如何实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最有效融合,保证在新的环境下银行经营的安全、高效、盈利,已成为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从近十年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来看,大部分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会计核算等多项业务都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处理,银行卡服务在我国得到了全面发展,自助银行、网上银行、金融超市等新型金融服务越来越被更多人接受. 相似文献
10.
发展网上银行与银行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银行(Intermet Banking)是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模式.现有的网上银行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虚拟的网上银行(A类),如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另一类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将银行业务拓展到互联网上来完成(B类)。前者是未来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后者是目前大多数网上银行所采取的模式?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属于B类。 相似文献
11.
赛门铁克Vontu Data Loss Prevention(DLP)8是结合终端、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软件,它为机密数据的存储和使用提供保护,可发现存储在网络或非联网终端上的数据并可防止泄密。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使银行业务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银行业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其业务运行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信息系统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银行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要以缜密的分析为前提,制定详细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