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07,(8):35-37
春节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在中国,春节一直是民间一个不言而喻的盛事。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春节也逐渐转变成一个国际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知道春节、了解春节、庆祝春节。  相似文献   

2.
1月28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德国法兰克福也是一派热闹,充满节日气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受邀在此参加“国际文具及办公用品博览会(Paperworld)”,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卖到了德国,将中国传统文化、重庆地域文化承载着春节的美好祝福带给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一些民俗正在走向消亡.尽管令人心痛和无奈,但博物馆注定是它们最后的家。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哲学观念,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其中最典型不过的当属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了。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的节日.甚至24个节气,都有不同的祭奠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春节当然是中国人最重大的一个节日.最近文化部公示的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位列需要保护的民俗之首。民俗,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符码:保护民俗.无异于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80后、90后恐怕不清楚什么是“社火”,也一定会好奇山西省晋中市怎么还有一个“社火节”。其实,我们所看过的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就属于社火,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的群众性庆典狂欢活动,它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普遍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把社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大学英语课程需要进一步改革。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中西方文化内容的比例严重失衡,而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化底蕴比较薄弱,这会造成英语课程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由此来看,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服务,对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扩大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大年     
对于尊崇中国传统的人来说,春节是一个最热闹隆重的节日。人们祭祀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走亲访友,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共同迎接新一个春天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延续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山东既是缘起有年头岁尾祭神祭祖习俗商文化的重点影响地区之一,又有齐鲁文化交汇融合,过年传统习俗保留得相对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23,(2):18-19
<正>回家过年总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期待。今年春节,很多3年没回家过年的人过了一个团圆年。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过春节,春节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到一起、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泉。天南地北、城市乡村,在久违的年味儿里,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桥梁。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中国春节的一个重要密码,我们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力量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提出源于经济领域,但绝非局限于经济领域,它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不可逆转的进程。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文章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薛涌 《中国报道》2014,(1):112-112
最近十来年,中国人产生了一种节日焦虑,其中以春节前的焦虑为最。每逢过节,大家总对节日有许多非议。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一来,有关“洋节是文化侵略”的讨论就热起来。一到春节,关于央视春节晚会等的争论又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苏北地区传统春节习俗文化也发生了改变。春节习俗文化的变迁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对苏北传统习俗文化的特点、功能及其变迁后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的分析,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苏北春节习俗文化,发挥其传承创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热热闹闹的又过了2006年春节。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生动地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每年一度的春节。又是商家热卖的时间,也是刷新销售纪录的“黄金时节”。更是品牌传播的大好时机,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来提升品牌。但是,春节又有其较大的特殊性。因此,要在春节期间做好品牌传播。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入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杜枫  陈茂辉 《走向世界》2011,(33):62-64
中国人应画什么画? 中国有一个古老的画种:中国画。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画画家为这门艺术贡献了不同的内容、枝法、境界,作品和著述洋洋大观。今日,仍有大批中国画画家努力着。中国画市场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炙手可热。按说,中国画家应该画中国画。因为中国画里蕴藏的是中国文化,而中国人最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14,(9):81-81
为鼓励海内外音乐家共同用交响乐展现春节丰厚的文化内涵,搭建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与世界交流互鉴的平台,文化部外联局8月20日启动“欢乐春节”交响音乐作品推广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每年征集10部交响音乐作品,向国际著名交响乐团和“欢乐春节”海外合作伙伴推荐。  相似文献   

14.
又一个春节过去了,家家户户门旁的春联告诉我们,新年的工作开始了。每年春节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是,每年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过去的几个春节,我是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过的。他们的家庭庆祝春节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我愿意在这个时节呆在中国和中国人共度春节的很重要的理由。有些人对我在一年之际的这个时候从不回“家”过年感到很惊诧。但是,我觉得在这个时节回到英国,会错过中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将是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訇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些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李赛 《魅力中国》2013,(16):112-112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G理和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在中国。各种植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融入了道教信仰、复交精神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因此,中国植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不同与其他国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解码”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富晶 《西部大开发》2007,(11):64-65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民族。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在各个方面受中国时影响甚深。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早在公元八世纪,儒教就得到了日本政论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在这里,我把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四点:第一,文明观。文明这个词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在西周,有两部书里面都提到文明。一部是《尚书》,还有一部是《易经》。意思就是说一个治国者的道德和才能应该像太阳一样光明普照,所以叫做文明。前面的一个“文”字就是道德素养、才能,后面的“明”字是像太阳一样光照四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文明史。这是中国文化传统里面的一个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20.
世界是多样的,文化是多元的。中国文化需要汲取世界备民族的智慧,世界的和谐发展也需要中国文化的贡献。任何一种文化都值得尊重,也需要有高度、气度和保持前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