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邮电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邮电通信是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我国,通信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和“神经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人们对通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至整个人类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把邮电通信列为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之一。邮电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具有特殊的效用,它能通过四通八达的通信网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并能超地区和国家的界限,为人们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产品决定产业属性──再谈邮电通信产业经济性质及现实意义西安邮电学院张远定一、焦点在哪里多少年来,关于邮电通信产业经济性质是物质生产还是非物质生产的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究其原因,除了因照搬苏联邮电经济学论点外,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邮电“产品”的研究。计...  相似文献   

3.
这次专题讨论邮电价格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而且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进行探讨更是前所未有。大家知道,邮电通信部门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物质生产部门之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一刻也不能离开信息的交换、处理,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交换和信息的利用手段、水平及深度不同而已。通信部门是担负着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交换、传输和部分处理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通过通信部门的劳动,为人类的交往和进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效益。因此,人类社会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要求有一定的通信水平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邮电业务的发展也能运用激励原则,激发需求增长。激励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理论激励。即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组织理论研讨和召开的会议、地方领导到企业视察等各种机会,积极宣传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分析发展邮电通信和提高社会效益的关系,大力宣传邮电通信生产的巨大的节支效益和增收效益,阐述邮电必须先行发展的理由,有针对性地从理论的高度,提高人们对发展邮电  相似文献   

5.
一、邮电通信生产属于商品生产范畴我认为邮电通信产品是商品,邮电经济是商品经济。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早就把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看成是生产力,是独立的生产部门,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从邮电通信产品本身具有的属性看,它具有商品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通信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通信产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邮电通信产品也是为了交换,把使用价值给别人换来交换价值。通信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把  相似文献   

6.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严谨的管理方法,在我国推行已届十年了,它以严密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管理方法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邮电通信,更是率先推行,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结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些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邮电部门推行的质量管理还停留在“以足适履”阶段,没有创新、没有特色,还未将全面质量管理这个轮子灵活地转动起来。邮电通信,既属于信息和服务行业,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具有其它产业所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与栖息地的变动,交流感情与互通信息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邮政——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了。 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邮政,是人类社会一种最古老、最广泛的大众化通信方式,是人们相互联系交流感情的纽带,是传递信息的桥梁。由于邮政的历史作用、地位,决定了她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成了国民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关于邮电通信产品不可流通性的问题,是程华琰同志在《略论邮电通信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产品不可流通性》一文(见《邮电企业管理》1987年第1期)中提出来的。其中心论点是“邮电通信产品具有不可流通性”、“邮电通信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步进行的,消费一结束,生产也就停止,不存在流通环节”、“邮电产品只能是哪里需要消费,便在哪里生产,不能实现流通”。郑雁同志在《邮电通信产品不可流通吗?》一文(见《邮电企业管理》1987年第3期)中,针锋相对地提出邮电通信产品具有流通性、存在着流通环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买卖本身就是流通。邮电通信产品具有商品属性,用户花钱使用邮电,买卖关系一经成立,就已经实现了流通。  相似文献   

9.
经济效益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技术经济活动所得与所费的关系。所费少所得多,经济效益就高,相反则低。通常我们说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量多的物质成果就是这个意思。经济效益可分为社会效益、部门效益和企业效益三个方面。所谓社会效益是指工厂企业及其它单位使用邮电通信,缩短了空间,节约了时间而多增加的经济效益。如电话订货能给工厂增加产值,邮寄商品能加速商品流通,减少积压等。所谓部门效益和企业效益是指邮电部门(通过企业)为社会提供通信服务,付出一定的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  相似文献   

10.
邮电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手段,对社会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和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近年来,国内外对邮电通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已逐渐由以往仅仅着眼于设备、技能和资金,更多地转向管理的科学性以及用户的心理需求。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邮电服务过程中多变量、多因素、多目标日趋发展为用户心理变化的动态过程。把取得高效益、高速  相似文献   

11.
一、邮电通信企业流动资金的特点。流动资金是运用于劳动对象方面的资金,还包括垫支于工资方面的资金和其他生产费用。流动资金所代表的物资,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变实物形态:货币—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货币。原材料、燃料及辅料等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一次被消耗,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并通过销售得到补偿,每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完成一次周转。邮电通信生产与工业生产的性质不同,因而邮电通信企业流动资金在资金构成和内容上均不同干工业企业。一是劳动对象不同。工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原材料、辅料,而通信生产的劳动对象则是用户提供的“信息”。这是流动资金主体构成的差别。二是资金构成不同。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由两大部分构成:①生产领域资金,以劳动对象为主体,随工序而改变原有的物质形态并增值,最后形成产品。②流通领域资金,以产品销售为主体,通过销售活动完成一个资金周期,还原到货币形态;邮电通信企业资金是以保证不间  相似文献   

12.
邮电通信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因此,党和国家把邮电通信列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九十年代将是我国邮电通信更大发展的时期。为此,邮电部再次调整了发展规划,提出了九十年代邮电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为了顺利实现九十年代邮电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国家制定《邮电通信发展技术政策》,包括电信发展技术政策和邮政发展技术政策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邮电通信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因此,党和国家把邮电通信列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九十年代将是我国邮电通信更大发展的时期。为此,邮电部再次调整了发展规划,提出了九十年代邮电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为了顺利实现九十年代邮电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国家制定《邮电通信发展技术政策》,包括电信发展技术政策和邮政发展技术政策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呼唤着经济理论的发展。今年以来,贵州邮电系统一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对邮电通信企业的看法多数人的看法是:邮电通信企业是从事邮电通信生产的营利性经济组织,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对盈亏负责)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另一种看法是:邮电通信企业具有企並、事业双重属性。因为:①“人民邮电为人民”是邮电服务宗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绝大部分邮电业务是贴着本钱干,不能从经  相似文献   

15.
一、成本控制问题的提出建国以来,随着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邮电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也在逐步变化。从解放初期的“金库制”到三年恢复时期的“预算拨款制”,后来又实行“收支差额”管理。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提出来的,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对邮电经济发展都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管理,责成企业严格核算收入和支出,产出与投入,切实做到以收抵支、保证盈利。邮电通信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通信生产经营。它虽然不产生新的实物产品,但它为社会提供的通信效能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因此邮电通信企业必须按经济核算原则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  相似文献   

16.
郑雁同志在《邮电企业管理》第三期上对拙作《略谈邮电通信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产品不可流通性》提出了质疑,我这里谈几点看法。一、先解释两句。拙作以实物产品的产、供、销和地区间竞争作对比,讨论邮电产品不可流通(意指无产成品进入流通或无产品可流动)特性,没有运输环节,进而认为各个地区间不能流动替代,因而所需要的通信生产劳动时间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有计划商品生产条件下应按此定价。一个词有多种含义,从拙作上述介绍的语言环境来看,笔者观点的原意是和诸幼农同志在论证邮电通信生产经济特征时指出的“无产成品进入流通领域”(见《邮电企业管理》1987年第1期)相似。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最近,赵紫阳同志指出:“做理论工作,一定要学习、研究、领会、宣传八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新发展,这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八年来的邮电改革成效显著,在理论和观念上也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了邮电部门是“专政工具”的框框,明确了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力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邮电部门提出了把邮电工作重点转移到以通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随后又强调邮电通信要为经济建设服务。1979年4月在第十七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上,邮电部门经过拨乱反正,冲破了“专政工具论”的束缚,重新明确了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是社会生  相似文献   

18.
一、质量指标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邮电通信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决定了邮电通信质量的特殊重要性。建国以来,我国邮电通信部门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指标体系,对于保证较好地完成各项通信任务,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邮电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行邮电通信质量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脉络不清,缺乏系统性,各种各样的“率’不下十个,考核起来矛盾较多。二是实行经济核算制和新会计制度以后,企业对邮电通信生产的数量,是  相似文献   

19.
(一) 今年,除西藏外,全国邮电通信企业广泛推行了经营责任制办法。总结半年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合邮电通信生产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经营责任、经营权限和经济利益关系。特别强调了必须严格执行全程全网统一的规章制度,服从部对全程全网的统一指挥调度,确保全程全网通信畅通和通信生产安全,质量良好地完成通信任务。二是考核指标比较全面。既有通信数量和质量指标,又有企业经济效益指标,而且在考核计分中质量指标计分的比重较大。这体现了邮电通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统一的要求,有利于促使企业增强服务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三是利润分  相似文献   

20.
邮电通信行业应当以通信服务工作为中心蒋亚1993年邮电通信服务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狠抓通信服务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通过对这种令人感奋的实践活动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