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关国经济数据频传利好,人们的预期就被一则美联储即将退出QE的传言点燃,美元则乘机大幅飙升,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黄金再次俯首称臣,失去多年的对于纸币的信心似乎正在回归。  相似文献   

2.
高海 《中国金融》2005,(23):72-72
有则寓言叫《狼来了》,说的是牧羊童因失去诚信被狼活活吃掉的故事。放眼现实社会,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伪证假账满天飞,欠债不还,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屡见不鲜,怎么就不怕“被狼吃掉”呢?信用失范,还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王再峰  林伟 《理财》2006,(1):20-22
法国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阿兰·佩雷菲特曾说过:“宗教的奇迹在于对上帝的信仰,而经济发展的各种奇迹却在于对人的信任。‘诚信’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非物质的第三要素’。”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相似文献   

4.
张锐 《金融博览》2011,(18):71-73
8月6日,注定是要让人们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主权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5.
信用     
信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够履行与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简言之,就是信誉的使用。有信,能让纸变为货币;无信,可令货币变成纸。央行发行货币,就是发行国家信用。百姓手持货币,就是持有对国家、政府的债权;华尔街生产金融衍生品,就是生产虚拟信用。金融产品的交易,也就变成信用财富的交易。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13日,标准普尔将9个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其中,法国首度失去AAA最高评级尤为引人关注。1月16日,标普又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举将使欧债危机进一步向核心国和银行业  相似文献   

7.
信用     
我们生活在信用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有商品信用和证券信用。商品信用把商业价值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分离,实现商品交易。例如,同际贸易,证券信用把附加在商品或资本上的各种权利剥离出来,单独进行交易,如商品期货或金融衍生品交易。资本的形成,不仅是储蓄的结果,更是提供信用的结果。在信用制度的支撑下,资本的划分是有层次的。  相似文献   

8.
《山西金融》2003,(A12):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必衰,国家无信则危,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肃金融》2011,(8):1-1
2011年8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标准普尔调低美国信用评级,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初显端倪。4月18日,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7月14日,又将美国的3A信用评级列入信用观察名单。所以,8月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降级应是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2007,(18):28-29
近几年来,在人民银行总行和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下,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经济金融为主体、社会各界都参与”的建设思路,把信用环境建设作为金融生态建设的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湖北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促成经济金融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1.
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刘姝威1998年1月19日,信贷部开会讨论几家企业的贷款申请。一、第一家借款企业是一家综合性股份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基础设施开发、电子产品、轻工产品制造、旅游服务和房地产开发。主营业务收入中,制造业占45%,酒店点47%;营业利润中,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木风 《云南金融》2010,(4):41-41
自2010年2月以来,关于美国是否能够保住其最优信用评级的争论较为激烈。2月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指出,认为美国有可能失去最优评级的想法是非常荒谬的。因为,美英两国保持础认信用评级当之无愧,两国发生债务违约的几率极小,特别是美国。在他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也做出了回应:人们没有理由担心美国的最优债务评级存在任何风险,这一点从国际投资人只要担心世界金融形势不稳定就会转向美国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13.
楚建会 《征信》2011,(2):73-76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失去中立性和丧失预警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模式来看,利益冲突广泛存在于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分析师两个层面。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国的监管部门不断地修改现有法律,并发布一些监管条例,试图控制利益冲突对评级结果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也通过内部规则和程序治理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4.
宋连  李晓 《山西金融》2002,(11):9-10
当前,我国信用秩序紊乱,信用关系淡薄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后,重建我国信用关系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拟从我国信用秩序紊乱、信用关系淡薄的发展演变中,找到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重建我国信用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磊 《中国信用卡》2006,(9X):22-26
随着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利启.收入在信用卡业务收入中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循环信用、循环信用余额和循环信用比例是影响利息收入的直接因素,而业内对循环信用的相关概念理解不一。本就此问题做一阐释,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评分与信用     
评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评定相互之间好坏、优劣等的方法,比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每次考试几乎都要给一个得分,通过一定数量和类别的题目,来评定我们学习某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还比如体育达标,通过一定身高、体重、1000米跑、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握力等等项的测得值来评定该学员是否身体达标,评分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例如身高,同一个档次,20年可能要差5厘米。  相似文献   

17.
关注当前信用不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很多生产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使新项目被迫搁置,老设备无法更新,甚至手中拿着供货定单而无流动资金去开足设备生产;另一方面,金融企业有大量的资金不敢放贷,在储蓄存款上升的同时,贷款余额不但没有成比例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个别基层金融机构,甚至连上级行下达的信贷指标也无法完成.一些金融机构储蓄余额款连年上升,而经营困难日益增加,亏损幅度有增无减.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即银行不了解贷款人,或者对贷款人失去信任,造成资金流动不畅.这就是所谓的"信用不足".  相似文献   

18.
途径之一 :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道德建设是根本途径。从本质上看 ,社会信用的淡化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结束以后 ,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相应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没有跟上 ,出现了法律漏洞和道德真空 ,市场主体心理失衡 ,市场经济行为失去约束。所以 ,彻底恢复和完善社会信用必须夯实法制和道德这两个基础。途径之二 :加强政府干预。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而且从现实看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也的确起着极大的作用。但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多重的 ,既要维护银行的利益 ,又不能看着企业倒…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它已成为经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发达、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时代金融》2013,(2):43-44
1 什么是机构信用代码? 机构信用代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以金融业务为基础,按照一定规则赋予每一个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不变的编码。机构信用代码以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为基础编制,共18位,包含有准入管理部门类别、机构类别、行政区划代码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