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检查验收入场。无论是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还是甲方供应材料,专业技术人员都应该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对质量检查合格单、合格证件检查不合格的不予进场,要求必须各项测验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分清每次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  相似文献   

2.
装饰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又受到业主的客观影响,所以装饰施工材料控制比较麻烦。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一次合格。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  相似文献   

3.
现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控制方法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施工前要对进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对主要技术指标和外观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对砌块的龄期要求必须达到28d以上,并严格控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不得大于20%。  相似文献   

4.
一、冲压件质量检查的模式 冲压生产中冲压件质量检查的方式、方法与冲压生产批量、冲压件尺寸大小和模具质量有关。常用检查方式有: 首检——正常冲压生产开始前调试模具时,一般检查3-10件,大尺寸件取下限。首检确认模具质量和调试效果,首检冲压件合格后,可进行正常冲压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出现,我国施工特种混凝土的能力逐渐提高,且日趋于成熟,然而在国家基本建设工程中普通混凝土的施工(如住宅楼、办公楼等),仍占多数,本人就普通混凝土施工中一些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现简述如下: 一、施工前:主要控制材料的质量 1、水泥强度、安定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强制性要求: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施工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复检报告,主要检查进场复检报告和现场目测.  相似文献   

6.
1 屋面防水的预防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 1.1 材料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对原材料的选用要严格把关.检查产品合格证明、性能检测报告及抽样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一些要求 1.对混凝土质量指标要求。强度,控制指标是抗压强度。通过测定混凝土强度,计算平均值、最小值、标准差,检查混凝土质量等,以判定强度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8.
一、对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要求 1.对混凝土质量指标要求。 强度,控制指标是抗压强度。通过测定混凝土强度,计算平均值、最小值、标准差,检查混凝土质量等,以判定强度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9.
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利润最大化是施工企业的管理目的。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施工项目特点,对施工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管理措施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尽量做到以预防为主,把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控制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要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进而将成本控制在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一、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1 施工人员不够专业当前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与现代电气工程的要求有一定差距.90年代以前,施工工地的电气质检人员多是由老电工担任,他们虽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质量检查的内容偏重于操作工艺,缺乏对专业技术性内容和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的检查.预防措施;应配备专业人员,做到知识化、专业化,应从过去的目测检查深化到科学检查,在保留过去对操作工艺检查的同时,还应要求施工人员对图纸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图纸的设计数据有无错误和隐患,同时检查电气设备的产品质量.并制定设备进场的保管条例,杜绝电气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一、一般规定1.设计说明应注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并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因为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存亡。基于此,对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首先应抓好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通过认真调查材料市场,认准合格材料,提高材料计划的准确性,强化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健全材料管理信息资料.其次,搞好材料价格管理,合理降低成本,掌握市场动态降低材料价格,采取合理采购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工程质量管理为中心,阐述了各参建单位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实施监督职能;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单位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监理资格质量检查体系及质量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理对工程质量实行微观控制,质监机构对工程质量实行宏观控制,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刘临湘 《大陆桥视野》2014,(12):121-122
楼地面起砂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通病,只有在原材料的选用上严格把关选用合格材料,施工中控制好每一道工序,做好施工过程的事前、事中控制及事后处理,才可杜绝楼地面起砂的质量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混凝土的各种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并结合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来对各种质量通病提出几点相应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法.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其实都是从材料进场、混凝土拌合、出料质量、浇筑均匀、振捣密实、拆模时间、养生等方面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对提高混凝土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选煤厂技术检查的重要性 选煤的目的是洗选出不同品种、质量合格的各种煤炭产品,特别要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精煤。因此在既定的原煤质量条件下,要尽量提高精煤的质量和产率,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合格产品。那么,如何知道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怎样评定生产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通过技术检查,对选煤生产过程的原料性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各作业的分选效果及数量、质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资料,有的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9.
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基础防渗处理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当基础土质较差,渗透性较强时,在水流的作用下对基础的危害很大。灌浆是利用液压、气压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充填、渗透和挤压等方式,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的结石体。灌浆施工是一种特殊过程,不能完全通过事后检查来判断存在的问题,其施工质量关键在于施工单位自身的全员、全方位控制。下面就灌浆的质量控制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及质量检查等诸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安装工程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水平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并且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主要从施工队伍资质控制、进场材料控制以及验收环节控制不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