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美国的次贷危机、世界金融危机,不可能改变中国阶段性特征,不可能阻碍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步伐,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2009年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要坚定不移地放到扩大内需上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看到“互联网焦虑症”是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是的,我最近是有些焦虑,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来表达,但是这个词准确地概括了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奋力挖掘历史深处,去看正史的侧影、月亮的背面,触摸冥冥之中那只看不见的手,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25周年特刊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4.
刚刚下班,刘东华便接到了一位企业家从日本打来的电话。“东华,你们的论坛需要我回去吗?我现在日本,正在开一个商务会议,如果有必要我就回去。” 相似文献
5.
调查说明:针对引起商界、学界关注的“国进民退”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组织本次调查,调查对象为企业中高层。从4月7日-4月5日,其发出问卷308份,回收113份。 相似文献
6.
14日,家住港闸区天生港街道的郭先生等居民,向江海晚报新闻热线报料称:因轻信一些上门“义诊”的商贩的宣传,花费数百元购买了一些来路不明的“特效冶疗仪”,事后发现毫无疗效,经有关部门鉴定,是不合格产品。(4月16日《江海晚报》) 相似文献
7.
本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5周年纪念特刊。窃以为,25年、尤其是1996年"二次创业"以来,《中国企业家》持续在做的一件事,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报道,去探求与呼吁"企业家"这个物种在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8.
鲁永奇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11,(8):86-87
当他在国内最早宣传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当他喊出“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时,别人说他是疯子:当他执意要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时,别人说他是狂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而他又是中国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寒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7):19-19
在某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大钞,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开始,宁高宁年年都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之一。什么是领袖?领袖就是羊群中走在前面的领头羊。1988年的中国,除了银行里的人,几乎没多少人知道美元长什么样,那时30岁的宁高宁就在香港华润集团做过外汇生意。起因是他和另外一个同事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日元要大升,他们说服了集团企业发展部的老板给他们50万港币炒日 相似文献
11.
“没有和沃尔玛打过至少五年交道的企业.根本不可能理解买下沃尔玛对中国制造的意义!”金王集团董事长陈索斌对《中国企业家》杂志表示。“我是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人!” 相似文献
12.
13.
物质文化是可以制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是积淀出来的,但后者也离不开前者作为载体。那么,商业何为?这是一个哲学话题,却并非一个哲学论坛。不是"文化遗产日"这天(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在一处"物质文化遗产"(动物园畅观楼,慈禧行宫)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着实有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8月14日,香港的第一东方投资集团在内地的子公司第一东方(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法人资格,成为首家被获准在内地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外资PE。达沃斯会议间隙,第一东方的董事长诸立力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专访。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的2001年,由于创业板的萌动,《中国企业家》杂志开始寻找中国商业的"鲨鱼苗"。自此及今,一批批涌现的未来之星见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10日,当美国《时代周刊》将他列为“2005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他也是中国内地惟一一位入选的企业家)时,据说任正非特意嘱咐手下不要搞任何形式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外界一般认为这些年你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创办亚信.二是创建了网通(控股)。并成功完成了网通集团的上市。感觉两个角色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企业家》:进入中国20年,达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范易谋:中国市场是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混合体,具有多种层次。我们在其他国家有50年的经验,经历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消费水平。我们要把达能在营养方面的经验带给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我想达能能在以下三个方面为中国的合作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