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是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展现。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属于支柱性产业,规模较大,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实力。基于金融与产业统筹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辽宁省正致力于健全现代金融服务结构,适应装备制造业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与新形势,提高其综合竞争水平与核心优势。据此,将金融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相应理论作立足点,分析其主要推动作用以及关键内容。通过探讨辽宁金融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综合现状,进一步指出现存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以期实现装备制造业有序运作,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形式由传统产业间分工向价值链分工转移,世界各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形成了互利互惠的国际分工形式。本文以"微笑曲线"作为理论支撑,深入剖析中国某些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暴露出的重重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全中国的价值链升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合肥实现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升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巨大的整体规模,产业体系完备并呈现出现代工业特征,产业结构向工业化中期发展,并且参与了世界产业分工。与此同时,全球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特征。这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从选择性进入吸收外资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制成品出口国,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经历了从价格优势到规模优势,再到创新型制造优势的演变过程。中国制造业各个阶段的竞争优势既建立在当时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之上,同时也在推动资源禀赋、产业配套和技术水平的转  相似文献   

5.
吕洁 《中国市场》2010,(35):73-76
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体系的重组,是上海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最好时机;金融危机对上海经济尤为明显的冲击等内外因素促使上海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上海所处的环境背景,时尚创意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高创新度等知识经济特性,可以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整合周边创新资源,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推动上海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  相似文献   

6.
上海产业结构已初步实现高度化,但仍有优化升级的空间.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下称"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按照在发展中优化结构的原则,调整方向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基本不变,第二产业下降15%,第三产业提高15%.同时,第一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体系;第二产业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第三产业则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张帅  韩文民 《商业研究》2008,(6):105-108
中国的制造业正融入信息时代的国际横向分工体系,在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中,中国已成为首选目标国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明显具备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区位优势。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长三角必须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利用国际环境更快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真正创造出世界级的国有品牌。  相似文献   

8.
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使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紧密结合,构建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服务支持体系,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本文从评析国际分工、产业价值链及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入手,回顾和评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交集的研究成果;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新格局,探讨了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的特征,提出世界制造业的战略性重组致使制造业中心呈现多层次化、多极化的趋势,即产业价值链向新兴市场转移步伐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产业价值链重新布局,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复苏等;本文还总结了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和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忠印 《中国市场》2007,(32):42-44
广州市民、企业在过春节时,为了求得吉利和美化生活环境,总要购买大量的花卉、盆橘等摆放。春节过后,大量的枯花烂橘被弃置,不仅给环境带来危害,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文以废弃物流相关理论作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君 《中国市场》2007,(32):48-49
随着物流成本的节约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更加需要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通过对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最新制定的标准,优化物流流程,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避免隐性成本中的不可控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本文首先讨论目前物流企业运营的缺点,然后探讨了物流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来拓展它的业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老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凯氏定氮仪对蛋白的高效定量检测技术已在食品、饲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并在原料的验收和产品建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出对凯氏定氮仪的校准验收标准。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硫酸铵来验证滴定系统的准确性,L-色氨酸来验证消化系统的稳定性,从而确定出检定凯氏定氮仪简单、快速的验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韩栋  翟敬华 《中国市场》2007,(32):83-84
物流运输绿色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物流运输绿色化需要多主体、多策略联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已成为统计制度方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构建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产业统计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前提: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和微观分析。文章还从信息企业投入总量指标、产出总量指标、内部构成指标、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信息企业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重点对营养降脂粥的配方、制作工艺以及操作要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