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靖元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1):13-15,18
银行卡作为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支付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高效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正逐步受到公众的青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潜在的应用功能和使用价值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现和挖掘。通过对山东省滨州市(以下简称我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调查结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干一体的现代支付工具,是银行传统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金融产品,因快捷、安全、方便、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而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随着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其潜在的功能和应用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近期,我们对全省农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赵秀军 《新金融》2003,(10):34-36
安全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银行卡以其安全、快捷、方便支付的特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支付工具.但随着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卡在使用渠道、银行内部应用系统、个人信用等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使银行卡业务有一个健康的发展必须分析存在哪些风险做作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开创银行卡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王斌  李彬 《中国信用卡》2007,(6X):27-29
银行卡作为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典型金融工具,集成了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储蓄理财等多种功能,突出体现了快捷、便利、安全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非现金个人支付工具。本文结合对宁夏中卫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支付工具,因快捷、安全、方便、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而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随着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其潜在的功能和应用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近期,我们对湖北省襄樊市(以下简称我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  相似文献   

6.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支付工具。加快其联网通用工作是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快现代支付系统建设,改进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近期,笔者对十堰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彼得·德鲁克说:“创新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银行卡业务是20世纪重要的金融业务创新,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卡业务不断地创新发展。业务创新是银行卡业务得以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发卡银行赢得客户信赖、获得良好经营效益的保证。本重点探讨银行卡业务创新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作为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集成了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储蓄理财等多种功能,突出体现了快捷、便利、安全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非现金个人支付工具。通过对宁夏中卫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子支付工具,是银行传统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现代金融产品。银行卡业务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和金融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商品生产与流通。作为连接银行与持卡人纽带的特约商户,在促进商品生产与流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银行卡的投诉、纠纷等案件频发。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因此,加强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迫在眉睫。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突增,贷记卡的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客户利用银行卡套现造成的风险更为严重。近两年,银行卡欺诈风险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吉林金融研究》2007,(1):46-46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1999年3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维护商业银行、持卡人、特约单位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银行卡业务功能的发展的变化,已经出现了一些与《办法》规定条款矛盾冲突的问题。吉林市伊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伊利公司)对银行卡结算功能的应用创新实践就提出了修改《办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魏敏 《中国信用卡》2006,(5X):52-55
在银行卡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了解影响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因素,研究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拓展银行卡业务经营范围十分重要。本运用需求函数方法,对影响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银行卡业务的需求特征、发展趋势和需求函数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银行卡业务提供经营决策的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村金融》2005,(8):69-69
ABIS系统在我行全面推广应用以来,为我行提升社会形象,提高同业竞争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该系统开通运行以来,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不支持银行卡24小时不间断服务,系统在日终批处理期间不支持所有的联机交易,使得在日终处理的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整个银行卡业务都无法办理,如POS交易、ATM交易等业务种类,影响了银行卡业务的用卡环境,制约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银行卡业务定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Bankcard)是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我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银行卡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但我国银行卡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制定于产业发展初期的我国银行卡交易定价机制已经不茸鼍很好的适应产业发展的进一步需要,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首先分析银行卡业务定价现状,其次就银行定价权的合理性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我国银行卡业务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5.
银行卡作为信用活动的衍生工具,以其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银联工程的正式启动和卡年费的收取,农行银行卡业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银行卡发行管理、产品功能、客户层次、业务领域、市场份额、创利水平上,把农行卡业务做大做强,形成品牌产品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银行卡是与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对于客户来说,只有了解银行卡业务知识,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生活与工作服务。对于发卡行来说,没有一定规模的持卡客户,银行卡业务就无法生存;没有相当数量的优质持卡人,银行卡业务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在当今的银行卡市场上,谁拥有数量最多的优质持卡人群体,谁就占有竞争的主动权和优势。哈佛商学院针对银行业的一项研究表日月.如果银行的客户量每年保持5%的增长率,那么只需5年的时间,银行的利润就会增加60%。因此,保持服务渠道畅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实现不同渠道服务功能的优势互补,是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基石。本就国内银行卡受理渠道的若干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支付工具。加快银行卡联网通用发展是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快现代支付系统建设,改进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十堰市作为全国2002年度100个银行卡联网通用试点城市之一,虽然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实现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提出的全省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在“面”、“量”和“质”等三个方面有新的发展与突破的总体工作目标,近期我们对我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一、基本现状目前,我市发卡行共5家,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借记卡已经发展成集存款、消费、结算、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支付工具,在个人支付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借记卡业务集中度较高,大型商业银行借记卡产品在银行卡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趋势将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在对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卡产业及国内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竞争性分析,指出大型商业银行借记卡产品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借记卡业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县域内银行卡业务特别是借记卡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银行卡种类日趋增多,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用卡环境不断改善.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联卡发行量逐步增大,方便了用户的资金结算,减少了现金流通量。但在县域银行卡业务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卡业务开始发展。伴随“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这样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附加功能的不断推动,使得银行卡业务飞速发展。据中国银联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银行卡总量达到11.75亿张,同比增长23%。2006年全年银行卡交易额超过60万亿,其中消费交易额超过1.6万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