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而引起的纠纷。当前劳动争议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劳资双方的正常工作,而且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劳动力市场的必要前提。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劳动争议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寻求控制并解决争议的对策,具备重要的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劳动纠纷呈大量上升趋势。但对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有关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在此问题上却不尽相同。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颇存争议。重新界定《劳动法》第82条中“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概念,合理解释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止、中断以及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完成的后果等,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孙力 《现代商业》2014,(30):287-288
劳动争议是企业和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因认识上的不一致,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涉及的双方是企业与单位职工,是企业内部的矛盾。及时处理和化解劳动争议,有利于为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书廷 《消费导刊》2013,(4):104-104
劳动争议和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用人单位最为敏感、头疼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使企业产生一系列危机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文章结合河南油田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剖析现状,分析出劳务派遣用工引发劳动争议纠纷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和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利益诉求的摩擦与碰撞不断增多,导致我国劳动纠纷频发.随着劳动立法制度的日益完善及劳动者法制意识的提高,逐渐提升了人们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关注度.本文主要从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工作时间与劳动报酬和纠纷解决途径三方面来简单介绍如何利用<劳动法>来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6.
忻敏 《商场现代化》2006,(23):257-25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并不断显现出新的特点。在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涉及劳动者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我国  相似文献   

7.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该制度在解决劳动争议、平息劳动纠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本身存在的缺陷阻碍了其预防作用的发挥。因此,重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
刘辉 《商》2013,(5):190-190
本文从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种类出发,分析作业环境艰苦的石化建设企业劳动争议纠纷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工作,对防范及处理劳动争议纠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李春晓 《现代商业》2012,(5):195-196
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公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意识的增强,我国劳动争议方面的纠纷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争议解决效率总体不高。香港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劳资审裁处和小额钱债审裁处致力于提供快捷、廉宜及不拘形式的程序,以解决劳资纠纷。本文拟从香港与内地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规定方面进行比较,以期推动内地现行劳动争议诉讼理念的改变,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破产中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企业被宣告破产前和破产后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虽然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两种案件的处理方式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但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应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法条,做好相关法条的的解释工作;明确企业破产后,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双方因权利义务不明而发生新的纠纷,影响破产案件的审结,同时要协调好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确立,劳动关系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我国劳动争议数量大幅上升,劳动争议的起因和内容上也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劳动争议的依法处理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使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劳动法领域和实践中有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劳动争议案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相结合的模式,使劳动争议体制更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罕溦 《北方经贸》2013,(1):45-46,48
现代公司的组织架构日趋复杂,一些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大量的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在实践中直接接触劳动者,在发生劳动关系争议纠纷时也首当其冲。但是,分支机构背后的大型企业,即总公司本身对分支机构的劳动关系争议纠纷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总公司在劳动关系争议诉讼中是否能够躲在分公司身后拒不参加诉讼?通过对《公司法》《劳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多个跨专业法律领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论述总公司在其分支机构发生劳动关系争议时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体育俱乐部与职业运动员之间纠纷不断,而发生纠纷时,界定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性质以及选择适用何种法律又常是案件争议的焦点。在体育俱乐部改制后的今天,作为享有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的体育俱乐部与职业运动员这类特殊的劳动者之间应当是劳动关系,应受《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企业的体制改革活动正在不断深入,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也开始出现劳动争议的情况。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逐年递增、群体性纠纷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而基层劳动者的劳动争议问题,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基层劳动争议的调解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组成形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雇佣劳动关系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企业中劳动争议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形成了一个相关的循环.劳动争议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以往单纯的调节作用也已经远不能够满足化解纷争的要求,劳动仲裁的提出,为劳动争议升级提供了法律上的解决方式.本文通过一宗工伤劳动争议仲裁案,考察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和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和用人单位基本用工制度的群体性案件,是劳动争议中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它不仅牵涉面广、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而且破坏性强,处理稍有不慎便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可以说,群体性劳动争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极容易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将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基层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助力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劳动争议矛盾纠纷的化解应得到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张军  王志勇  韩超 《消费导刊》2012,(4):156-158
当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者重新参加工作已非个别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退休后重新选择工作。但是,对于二者因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性质却是争议不断,由此也导致在法律实践中适用何种法律不能确定,不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从属性,而不在于主体是否适合。超龄人员再就业符合从属性这一本质特征,应根据不同情形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这样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用人单位、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采用了劳动争议处理多元化的模式,确立了"一裁终局"制,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产生很大的变化.但该制度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缺陷,作者提出了近期修改"一裁终局"制度的方案,并对远期构设劳动纠纷处理制度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朱学 《商》2014,(45):189-189
劳动诉讼争议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在面对劳动纠纷问题时,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有着重大意义。然而无论在理论界或实务界尚未对举证责任分担形成统一分类,现有的举证责任分担制度不够清晰明确。笔者试从我国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原则、现状、不足等角度,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