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母公司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一个企业集团这一整体角度来论述合并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具体来讲,从企业所得税的资产债务表法的会计处理方法来编制抵销调整母子公司之间产生内部交易涉及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现行所得税会计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所得税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对所得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对所得税会计的缺陷进行分析,旨在能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完善我国的所得税会计.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含了规范所得税会计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自此,我国的所得税会计正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予以规范,对原会计制度中对于所得税会计的规范做了较大的变动,明确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所得税会计模式进行分析,对所得税会计应否独立的争论进行探析,最后阐明了所得税会计独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会计与税法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是所得税会计理论的核心。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科目设置的调整有: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调整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将"递延税款"调整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在旧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旧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研究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的成因入手,探讨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所得税会计的措施等,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哲 《财会学习》2008,(8):35-40
所得税会计是以所得税法规为依据,运用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核算和调整企业的收支盈亏,处理会计利润和应纳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计算企业纳税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并定期编制和提供所得税报表的一种专门会计。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计算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从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有关规定来看,  相似文献   

8.
陈鲁 《会计师》2012,(4):25-26
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与旧会计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期间按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所得税准则的这次修订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要修改,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指明了中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6,(17)
所得税会计理论抽象深奥,无论是会计学习还是会计实务,所得税会计均是难点。由浅入深,依托熟知的业务,渐进学习,多种方法理解所得税会计相关概念和实务运用,是学习掌握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与旧会计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期间按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所得税准则的这次修订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要修改,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指明了中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所得税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得税会计是企业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方法的选择应体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双重要求。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结合我国所得税会计工作的实际,利润表债务法仍应是目前的首选方法,对所得税费用应进行适度分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所得税计税差异的成因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基础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及现状,揭示出新准则所得税改革的原因,希望有助于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合并所得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分别早报所得税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合并抵消分录,可将集团内部交易产生的收益全部抵消,而由此内部收益国产生的所得税是否也地帮相应的会计处理,这在我国介绍合并报表的文章中很少有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管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丽  王宝玉 《理财》2003,(9):31-32
对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少会计工作者认为:如果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引起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增减变化,就必须对所得税进行调整;如果某项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不需要对所得税进行调整。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会计政策变更没有引起应纳税所得额的变动时,即不会引起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不涉及所得税的调整我们知道,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应交所得税的依据,是根据税法规定予以计算确认的,不会因为会计政策变更而发生变动,亦即不会由于企业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而让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多交或少交所得税。例一:某公司…  相似文献   

15.
张伟 《中国外资》2013,(21):122-122
本文对当今世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产生、发展、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结合我国企业面临的会计环境基础上,研究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提高我国所得税会计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会计理念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现实需求,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进一步规范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兆俊 《会计师》2014,(3):21-22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存在困惑.作者从递延所得税形成的角度,用图示和案例介绍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有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白建平 《会计师》2010,(8):34-35
<正>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进行规范(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存在差异。会计遵循的是公认的会计原则,税收遵循的是税收法规,由此产生了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骆秋光 《会计师》2014,(5):23-24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存在困惑。作者从递延所得税形成的角度,用图示和案例介绍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有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所得税会计的探讨陕西财经学院许昌东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会计体系中,所得税会计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协调各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也曾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会计》,并正在计划发出第33号关于所得税会计的征求意见稿。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