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福斌 《中国物价》2005,(7):28-30,52
华东电力市场月度竞价自2004年5月18日首次模拟以来。迄今为止已有一年多。本文试图分析前12次的月度竞价市场的出清结果的离散性情况。探讨成交电价的离散度,预测月度竞价市场电价的走势。并就月度市场和日前市场综合模拟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定价的影子价格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胡民 《价格月刊》2007,(2):19-22
本文利用影子价格模型对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排污权的初始定价及交易中的市场出清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影子价格可以为政府在初次分配排污权时寻求定价依据,从而达到企业的目标和社会目标相一致;交易时利用影子价格可以为二级市场提供定价依据,促使市场运行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电力中长期合约是市场经营主体用于规避市场交易风险、锁定价格的重要工具。对于发电侧经营主体,按照机组出力特点签订电力中长期合约曲线,能够缩小执行偏差、降低差额费用。本文以某地电力市场建设为基础,首先,分析中长期合约曲线的分解、安排和出清需求;其次,以可再生能源与火电及系统运行为约束,考虑合约均衡、可再生能源优先等因素,构建计及均衡执行的电力中长期合约曲线分解模型;最后,以实际算例验证提出的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能够确保竞价机组合约执行的公平性,为现货交易启动初期的电力系统运行及市场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此,中长期合约曲线应尽量分解至电力层面的细分时段,中长期合约签订应逐步引导市场经营主体自行分解曲线,中长期合约与现货交易衔接应确保系统运行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统一出清价格机制是电力市场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价格机制。本文对该机制下发电公司的市场力进行分析,指出该机制导致电力市场效率降低等弊端,认为应设计一种新的价格机制替代统一出清价格机制,来抑制发电公司实施市场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管理的迅猛发展,对电力运营市场具有深远影响。运用模糊概率表示可中断负荷用户的违约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可中断负荷双层决策优化模型。第一层模型将供电公司总备用容量购买成本分为发电商备用容量购买成本、可中断负荷容量购买成本和现货市场购进违约电量的高昂购电成本三部分,通过最小化总备用成本在用户之间优化分配可中断负荷容量;第二层模型将供电公司支付给用户的可中断负荷补偿电价分为成本补偿,贡献激励和违约惩罚三部分,通过最小化总支付成本并在约束条件中引入对用户上报真实成本信息的激励因子,获得最优的可中断负荷补偿电价。该模型层次分明,操作简单,适用户于供电公司在推广初期、相关数据不充分情况下的可中断负荷决策。算例证明了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邹小燕 《中国物价》2007,(5):15-18,21
本文运用西班牙电力市场的实际数据对统一出清价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指出在该机制下发电公司要实施市场力行为抬高报价,从而降低了电力市场的效率,使得该机制下市场的社会福利较低。根据这一结论,本文提出应设计一种新的价格机制替代统一出清价格机制,抑制发电公司实施市场力抬高报价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电力市场具有计划性、协作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等特征,是供需动态平衡的市场,供需平衡的关键在价格,最终实现竞价销售。电力行业要从实施实时成本策略着眼,立足于在以实施容量电价而积累竞价经验的前提下,合理分摊固定成本,走向完全竞价发展之路,创造最佳的业绩。  相似文献   

8.
小鸭空调为了在北京促销其新产品,曾在当地一家商场举行了一1次“让用户定价”活动。在活动现场.小鸭摆出几种款式的新空调,在介绍了空调业的一般状况和小鸭空调的特点后,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竞价.报价最高者可以以最后报价买走该款空调。活动结束后.小鸭公司还用用户竞出的价格作为这几种新机型的市场零售价,全面供应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2006,(12):92
<正>全球最大软件下载门户8844日前大举尝试用户自主定价,以培育用户使用正版的习惯——每天在首页挂出15款正版软件,其中5款的价格完全由用户定,另外10款则参与趣味竞价。平时上百元的瑞星杀毒只要高于1元就可买到。8844CEO肖磊表示,8844由用户自主定价的软件品  相似文献   

10.
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市场交易模式包括强制性电力库和双边交易两种类型,它们在市场主体关系、投标与报价、出清价格与解决不平衡成本等方面有明显差别。就发展趋势而言,电力市场倾向于更少使用短期现货市场,而转为使用长期双边合同或电力期货工具,以抑制市场支配力,对冲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鲜活农产品市场流通过程中存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双损”这一社会现象出发,基于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基础经济假设,采用数理模型推演、案例分析和自回归模型,对当前我国蔬菜流通中价值链构成问题和蔬菜价格走势的核心决定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制于终端零售者的规模及鲜活农产品的市场出清特征,蔬菜终端零售费用占比相对过高的现象不可避免;同时,由于蔬菜价格是均衡经济系统内生决定的,而时间序列模型也说明了蔬菜价格与经济系统的高度一致性。因此,从蔬菜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出发,“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容忍蔬菜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实际上是经济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电力行业厂网竞价的博弈分析及风险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推进,发电侧的竞价博弈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运用博弈模型和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得出结论:在用电高峰时期,电力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独立发电厂应制定较高的上网电价;在用电低谷时期,电力富于需求价格弹性,独立发电厂应制定较低的上网电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竞价上网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只有让个人用户爱用搜索引擎,让企业真正捕到鱼,搜索厂商才能长久发展中国的搜索竞价点击一次的价格是人民币0.3元,而在英国则高达3英镑……为什么中国市场的搜索竞价广告价格如此之低呢?  相似文献   

14.
统一出清与按报价支付价格机制是目前电力市场中两种主要的价格机制,理论和实践中关于这两种机制在经济效率上孰优孰劣的争论比较激烈。本文以我国发电市场结构为基础,借鉴IEEE-RTS96中的数据对这两种价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实证数据结果比较这两种价格机制的经济效率,结论显示这两种机制都不具有激励相容性,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价格机制来解决电力市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鸭空调为了在北京促销其新产品,曾在当地一家商场举行了一次“让用户定价”活动。在活动现场,小鸭摆出几种款式的新空调,在介绍了空调业的一般状况和小鸭空调的特点后,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竞价,报价最高者可以以最后报价买走该款空调。活动结束后,小鸭公司还以用户竞出的价格作为这几种新机型的市场零售价,全面供应北京市场。这种在新产品上市前用竞拍方式请用户参与定价的做法,确实很新颖,它不仅说明企业更重视与用户的售前沟通,同时也启示企业转变市场观念,由生产导向型向用户导向型企业转变。对企业来说,能否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价,…  相似文献   

16.
一、完全竞价方式应是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按照中国证券会2001年5月18日发布的<新股发行上网竞价方式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上网竞价发行是指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利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由主承销商作为新股的惟一卖方,以发行人宣布的发行底价为最低价格,以新股实际发行量为总的卖出数,由投资者在指定的时间内竞价委托申购,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以价格优先的原则确定发行价格并发行股票,竞价发行底价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确定.指导意见中提及可采用3种发行方式:申购倍率改进法、基准价格法、完全竞价法.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还有许多没有实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打破垂直一体化的行政垄断、放开可竞争性环节,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结构和电力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电力的监管方式为核心目标。较为温和的电价改革路线图是:构建全国电力市场,"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发电侧竞价上网,上网电价由发电市场竞争或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双边合同确定;输配电价实行政府管制,形成直接反映电网企业效率的、独立的输配电价;售电侧竞价购电,居民继续实行政府指导的阶梯电价,推行居民用电峰谷价。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已出现电子采购模式,但没有竞价模式。国外少数公司建立了基于B2B的逆向拍卖竞价模式,其以价格作为惟一的采购目标,还不能满足多采购目标。本文拟建立基于B2B的多采购目标的逆向拍卖采购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采购目标实施综合评价,确定最优出价。同时多个供应商参与竞价,实现成本节约等采购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统一出清与按报价支付价格机制是目前电力市场中两种主要的价格机制,理论和实践中关于这两种机制在经济效率上孰优孰劣的争论比较激烈。本文以我国发电市场结构为基础,借鉴IEEE—RTS96中的数据对这两种价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实证数据结果比较这两种价格机制的经济效率,结论显示这两种机制都不具有激励相容性,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价格机制来解决电力市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价值来源不同,导致其表现的价格也有不同。流通股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在市场上购得,所付出的成本远高于以净资产为基础计价的非流通股。非流通股在获得流通权后其价格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由于增加了市场容量,对流通股的价格又形成了向下的压力,因此非流通股股东应支付对价作为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