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涛 《商业研究》2008,20(5):32-36
基于成本的收益率规制模式不能激励企业进行降低成本的R&D投资,而价格上限规制合约取得较好绩效的同时,也会留给企业大量的信息租金。低激励低租金的资本收益率规制和高激励高租金的价格上限规制都不是完美的,如果能够找到一种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模式也许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构建一体化经营决策模型,可以论证在收益率规制基础上的联合成本分担的融合规制模式,有助于诱导企业一体化经营,激励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成本。而成本的降低能够使管制价格不断降低、消费者剩余得到动态提高。  相似文献   

2.
纵向分拆与价格规制对中国发电企业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雷  乐军 《财经论丛》2016,(2):97-104
如何激励电力企业改进生产效率一直是电力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实证测度1999-2009年间我国数百家火力发电企业年度TFP,显示2002年厂网分拆之后,火力发电企业TFP的增速较之前有明显提升,表明市场化改革确实对发电企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通过销售电价与发电企业TFP回归分析发现,销售电价下降对发电企业TFP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销售电价上升对发电企业TFP并无影响,即存在非对称性激励,表明销售电价的变化信号被选择性地向上游传递,仅规制销售电价可能并不会促进输配电企业改进生产效率,但发电企业受到规制转嫁的风险却确定性地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从长远看,电煤价格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是,要循序渐进地放开才能有利于整个煤、电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当一个市场主体各个要素环市在没有充分市场化的情况下,其中单个环节进行突围,其效果就是造成一定程度的市场混乱。对发电企业而言,煤价上涨,电价封死,两头受挤,成本大幅度增加,给发电企业带来安全上的不稳定和经营上的全面亏损。目前,理顺煤、电关系和缓解煤、电矛盾,我认为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电力企业来讲,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在放开煤价的同时,使电力价格也能走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由于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特点,各国都长期严格管制电力各个环节的运营。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规制过程中存在着现有法律滞后,规制机构职能分散,规制成本过高,规制效率偏低,行政垄断现象严重等问题。我国电力行业在运用激励性规制方面,应完善电力法律法规体系,对输配电实行最高限价的价格规制,实行差别电价激励性措施,在发电端引入竞争机制,使用特许投标竞争规制,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有效竞争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更高效率的电力产业。  相似文献   

5.
煤炭企业虽然做为我国能源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尽管目前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普遍性的提高,但只是相对较好而已,很多企业仍然处于困境.造成煤炭企业陷于困境的原因有政策性的.如:企业办社会问题、税费负担重的问题、电煤价格偏低等.煤炭企业若想保持发展优势应采取企业管理整体化措施并针对市场变化采取具体实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申永莉 《现代商业》2013,(33):76-77
本文选取1980-2011年我国发电行业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从发电总量、价格、利润和效率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发电行业规制效果。结果表明,三次规制改革,每次的效果不尽相同,主要是被不同规制时期的现状影响。通过分析得出规制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中均是电力产业高速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公用事业产品定价问题涉及全社会福利的提高和政府规制部门职能的转变,传统定价缺乏激励相容机制,即企业提高成本的福利损害与降低成本的福利提升都由消费者承担,企业不具备剩余索取权,因此不能产生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激励,代理者道德风险的发生不可避免,而RPI-X价格管制模式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公用事业企业经营行为的有效激励,是提高公用事业经营效率、增加公用事业社会剩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蒋茂 《财经界(学术)》2011,(10):109-110
在电煤市场化后,为了获得煤源保障,一定程度回避煤炭价格风险,在政策鼓励、市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火电企业正逐步加大对煤炭企业投资力度。由于投资过程中形成的对被投资企业控制程度的不同,存在着对被投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调整和规范管理的问题。本文针对火电企业对参股煤炭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优化投资项目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对策,以进一步规范对参股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产业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中国电力产业1996-2003年间省际的面板数据,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力产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发现:各省电力企业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其效率差别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上的差别;电力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性,企业的规模与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无效率的企业实际规模过小;在考察期间中国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效率总体上并没有提高,表现为X无效率。这表明我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未提高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电力产业开始了放松规制和市场化改革,在电力产业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私有化和价格机制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将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发、售环节和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环节分开;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输电、配电环节引入激励性管制,进行管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萧平 《市场周刊》2008,(6):26-27
煤炭和电力短缺的加剧,使中央一方面要遏制通胀,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电力供应不足。虽然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整体性的电煤限价政策,但是各省已纷纷制定政策确保低价煤炭的供应,山东、陕西、湖南、河南等省已先后出台通知对电煤价格实行临时干预。对煤炭产品销售实行了限价政策,即制定电煤销售的最高限制价格,煤炭企业销售煤炭产品时只能低于或等于最高限价,  相似文献   

12.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企业的典型代表,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大潮中面临着较大困境,去产能、去杠杆、强化内部市场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已然成为这一时期的当务之急。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煤炭企业正在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方向转变,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激励下,煤炭企业的内部市场化管理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但做得还不够好。本文认为,我们应尽快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以帮助企业增强应对当前困境的能力,为脱困发展做好管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FIDIC合同条件下的招投标方式,利用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确定中标价,由社会福利函数得到社会福利最大时中标价格,两个价格相等,由此得到讨价还价的价格为社会最优价格.在实际工作,建议招标人应重视建立数据库,招标准备工作要充分;投标人应努力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自然垄断产业在市场化改革后,依然需要政府规制,政府规制需求的主要表现为:实行价格规制;规制不正当竞争;市场准入控制,解决企业的负外部性问题,保证经营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5.
“煤电”矛盾的核心在于市场化取向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和高度管制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现行的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制度这一双轨制的煤价决定机制会导致“合同煤荒”,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则因为演变为“价格联涨”而不具可操作性.持续性“电荒问题”的症结在于煤炭和电力两个流通渠道的高物流成本.其解决之道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煤炭运输的物流成本,建立一体化、市场化的煤炭市场;鼓励推进煤电一体化;改变电网公司“一网独大”的格局,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也进入了市场化运营,给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力市场营销对目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电力市场化运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电力产品产业链条上的产品大多属于半成品,需要经过电网企业加工,再销售给普通电力用户,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具有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因此,电力市场营销也分为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的营销活动以及电网企业与普通用户之间的营销活动。文章将对电力市场营销在电力企业中的定位与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30年来,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效竞争尚未形成,监管体制没有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不够合理,监管程序仍不规范。推进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国家应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一步深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促进合理监管程序的形成。同时,还应对电力企业采取合理的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等规制手段,推动电力产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和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火力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提出的新的激励方案,克服了传统方案的主观性、随意性,使得操作方案更具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电厂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思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市场化、国际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除我国自身的竞争外,还要与国际先进的企业竞争,这些企业要想在国内和国际上竞争取胜,就必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本文将针对当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方法,以提高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建立适当的市场化程度测评指标体系测量江西省2003—2014年的市场化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市场化程度在逐年上升。其中产业市场化対市场化的贡献最大,而企业市场化程度又对产业市场化的贡献最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対市场化程度贡献次之;要素市场化対江西省市场化贡献最小。为提高江西省市场化程度,应在加快企业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政府影响市场化程度力度并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