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艳 《魅力中国》2010,(6):276-277
石涛是清初一位重要的山水画家和美学理论家,《画语录》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成果。对于石涛的画论精要,后人多有精彩阐述,本文拟从石涛的画论中,对其继承与创新的关学思想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
薛永年 《中国报道》2013,(10):100-103
在当代中国画坛上,霍春阳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中年实力派画家,他的实力是全方位的,尤以讲求境界的小写意花鸟为胜。  相似文献   

3.
赵佳榕 《魅力中国》2014,(19):142-142
或许余承尧这个名字,在大陆当代中国画坛鲜为人知,然而在20世纪的山水画领域里却不能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是海峡对岸最重要的当代山水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画坛,近代有四川的张泽,当代有东北冯大中,都以画虎闻名。近年来,一位专长画虎的西北画家名声鹊起,并被誉为“中国活虎第一人”。这便是中国虎啸山庄庄主双木先生。  相似文献   

5.
张燕飞 《魅力中国》2013,(25):57-57
《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一部专论山水画创作的著作,作者石涛是清初有名的画家与绘画理论家。画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革新精神,挑战了清初被称为“正统”的“四王”程式化的绘画主张。《画语录》中,作者肯定了“我”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即作画者的内心,强调发挥作为绘画主体的画家的主观能动作用。本文主要就这一观点做一系列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艺术欣赏     
刘运环,1962年出生于德清县,是活跃在当代画坛上优秀的女画家。她的油画作品风格豪放大度,用笔活泼有力,色彩亮丽,浑然天成,近年来几次参加各种绘画展览,并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  相似文献   

7.
马骏 《魅力中国》2011,(17):248-248
意象之美自原始岩画便有之;艺术之美在似于不似之间;画论中“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意象表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展示设计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是当代艺术设计中最具艺术“气质”的学科;意象造景是将古人绘画中的意象表现方法应用到现代展示设计中来,为展示设计增添气韵,,而不仅仅是为一种造型而造型。  相似文献   

8.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9):F0003-F0003
张石溪,字墨川,1962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雄县,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现任人民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易联盟理事;北京湖社画会会员;北京市金辉鸿书画院常务委员;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9.
周昊雨 《魅力中国》2014,(23):115-115
周奇辉是中国现代画家和文艺理论家,在绘画生涯中不断尝试着多种艺术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画坛,近代有四川的张泽,当代有东北的冯大中,都以画虎闻名.近年来,一位专长画虎的西北画家名声鹊起,并被誉为“中国活虎第一人“,这便是中国虎啸山庄庄主双木先生.……  相似文献   

11.
刘凌 《理论观察》2023,(2):113-116
黄筌在北宋画论评价中从多面手逐渐演变为花鸟画富贵风格的象征符号,并由花鸟画标杆人物到稍逊徐熙,最终在士人品评中次于北宋的新晋画家。北宋画论与艺术创作鉴藏对黄筌的评价存在间隙,前者易使画家成为风格史的一枚符号,后者则以新的视角对前者进行补充。黄筌画史形象的演变反映出画家代表性的艺术特征随时移世异而愈发清晰,亦揭示多维度探究和解构画论的叙事有助于观察历史演进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规民约以传统儒家文化为指导思想,以劝善惩恶为任务,以调整规范我国乡村社会秩序为目的,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历代的锤炼,它不断发展完善,现在已经成为乡村地区除了国家制定法外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本文从乡规民约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在当代的处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认识乡规民约对我国乡土社会的调整作用。同时,发现其与国家制定法间的互动,并结合它所处的当代环境分析认识到乡规民约同国家制定法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调整当代的中国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义森 《中国报道》2012,(12):88-89
周义彬师从范扬。范扬曾以人的画享誉画坛,又以山水画蜚声海内外,是中国画坛极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的周文彬,是工作室五人中唯一画人物的画家,他崇高高古,人物画呈现出两种面貌。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和谐,是贯穿于人类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的一条轴线。和谐,是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基础,是实践、积累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融合的社会形态和理想境界。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文章提出,要爱护和谐这一贯穿古今中外的促进发展进步的永恒的生命线;要加深认识,和谐是个科学的实践过程;走向和谐,最重要的首先是提倡和实行公平正义;走向和谐,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走向和谐,走向大同,一定要从自身做起。  相似文献   

15.
李延菊 《走向世界》2011,(12):82-84
纵观20世纪中国画坛.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乃此阶段美术界之主流。海派和岭南画派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而此时的山东画坛重传统,承前启后.尚势出新。山东画坛于传统文人画基础之上拓展演进,更具传统的延续性.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老一辈艺术家在提倡摹古之时亦受新文化运动之影响,对新的绘画思想和语言兼收并蓄.各具个性.在山东画坛卓然成家。虽然山东画坛在全国未形成固定的地域性画派,但20世纪山东画坛的艺术成就丝毫不逊色于同时期的岭南,海上、京津、长安画派。  相似文献   

16.
张志明 《魅力中国》2010,(17):219-219
在中国绘画批评的传统里,一向认为青绿山水画风不是高品。而文人写意画却是画中正宗。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山水画的健康和谐的色彩观念,探索山水画色彩发展方向,采用文人水墨画与青绿山水画两种不同的色彩观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青绿山水画坛大师作品为例。考察青绿山水画的深层思想内涵、风格成因及对当代与后世画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顾2010     
《今日重庆》2010,(12):93-96
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发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在画坛迅速激起层层波澜,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艺术创意及国际合作空间……新中国六十年,一辈又一辈的画师在巴渝大山大水之间流连、沉思,将手中画笔凝炼成色彩斑斓的一束束光芒,投射进当今世界艺术市场,成为一抹性格鲜明的聚焦点。中国美术评论界有人提出,重庆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副中心。在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本刊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潜心采写和精心编辑,推出了《巴渝大家》珍藏特刊,它是目前为止重庆画坛较为生动翔实的、有总结意味的巴渝画家群体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绘画批评的传统里,一向认为青绿山水画风不是高品,而文人写意画却是画中正宗.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山水画的健康和谐的色彩观念,探索山水画色彩发展方向,采用文人水墨画与青绿山水画两种不同的色彩观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青绿山水画坛大师作品为例,考察青绿山水画的深层思想内涵、风格成因及对当代与后世画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中国画坛,每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所以能脱颖而出,都拥有宽阔的胸襟与独特的眼光。这样,才能敏锐地以自己的学识素养表征时代的文化意向,使自己的作品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黎柱成正是这样的画家。作为一位矢志于写意花鸟画变革维新的当代画家,黎柱成一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传统领域开拓,从中国画内在的规律中去探寻,从卓有成就的画家的经验中去总结,从西方现代绘画的观念中去汲取;另一方面从丰富的生活场景中去捕捉别人未曾认识和发现的美,  相似文献   

20.
夏文彪,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入室弟子。现任文联专职画家、华文画院院长,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香港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家联盟网顾问,中日友好促进会理事,是活跃在当今中国画坛的著名山水画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