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公布的内部控制框架被公认为内部控制最权威的框架,CO SO在2013年5月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正式报告。基于新框架正式报告的发布,本文展开讨论新框架的主要变化,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拟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发展。  相似文献   

2.
蔺孝方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18-119
COSO委员会新版《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颁布,使得内部控制又有了新的内涵。S公司作为世界500强而言,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S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外内部控制框架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部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指导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借助国际COSO委员会推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选取了世界上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框架,从内部控制定义、目标和构成要素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梦玉 《商场现代化》2006,(23):108-109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经营中有着重要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必须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把握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企业构建内部控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从而使企业从内部环境入手,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COSO框架是对内部控制认识的全新突破。全新的COSO框架充分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本文基于COSO框架理念,系统阐述了内部控制五要素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并据此影响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6.
田原 《商业科技》2009,(36):23-25
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架构》,成为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2004年,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这是在1992年颁布的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认真研究和分析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无疑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三部分解析《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首先介绍ERM的定义和组成要素;然后比较ERM框架与原内部控制框架的区别;最后研究ERM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田原 《商场现代化》2009,(36):23-25
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架构》,成为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2004年,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这是在1992年颁布的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认真研究和分析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无疑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三部分解析《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首先介绍ERM的定义和组成要素;然后比较ERM框架与原内部控制框架的区别;最后研究ERM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提交的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有五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本文基于这五要素框架,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探讨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9.
分析内部控制框架本身的固有缺陷,以及根据内部控制框架制定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缺陷,包括规范本身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是基于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保证报告使用者获得可靠的财务信息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棋 《商》2013,(9Z):83-8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企业组织的重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发展,其要素及其框架也在不断发展。其依次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一要素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两要素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三要素阶段),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五要素阶段),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八要素阶段)。文章以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为主线,重点分析了内部控制要素及其框架的演进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缺少清晰的内部控制框架。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结合萨班斯法案提出了ERM框架,在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中国企业的内控模式可以在ERM框架的基础上结合COSO框架进行构建。中国企业在构建内控体系时,要重点关注战略目标、法人治理结构、商业伦理和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的内控框架应分为内控目标和控制要素两个维度:目标维度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要素维度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这四个目标和五个要素有机结合构成了内部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12.
许多企业兴衰的例子证明,内部控制的缺失往往导致企业低下的管理水平和扭曲的会计信息,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改善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美两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理论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反馈及监控方面存在差异,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如重视财务报表审计和相关内部审计的整合、正确对待CPA追求审计成本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详细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整合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整合的基础工作、内部控制整合的框架、内部控制整合的模块,最后以采购为例对内部控制制度整合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及其研究路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目前明显滞后于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践。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及其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外近一百年的内部控制研究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判,指出了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潜在的缺陷;分析了我国在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后发优势、应该选择的创新点和实现创新研究所应该采用的研究路径。文章最后对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设计健全、完整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风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从组织设计理论的视角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程序为: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内部控制设计的目标;设计公司内部控制框架;划分各个管理层次、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的权责;设计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制订各种保证企业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配备人员和培训;适时的信息反馈和修正。  相似文献   

16.
薛求知  罗来军 《财贸研究》2006,17(4):96-101
本文通过系统性思维,构建出跨国公司(MNC)母公司对合资子公司(JV)的控制机制框架;根据现有文献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对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做了补充;为了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尝试提出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等问题,并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为MNC母公司对JV的控制机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权理论的内部控制本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内部控制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对内部控制的本质进行研究。产权的属性通常不能完全界定,这些不能完全界定的产权属性就会置于公共领域,从而引致寻租行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重新安排这些产权,以避免公共领域的产权属性被不当攫取。  相似文献   

18.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二十年来企业经营运作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2012年9月,COSO委员会公布了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征求意见稿,2013年5月正式版公开发行。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调整了1992版的章节布局,更新了内部控制目标和控制要素的部分内容,并根据内部控制要素提出了17项内部控制原则。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也已建立完成并于2011年开始实施。了解美国内部控制规范的最新发展动向,比较中美两国内部控制规范差异,将有助于借鉴美国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接连出现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事件。尽管,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很多解决内部控制失效的方法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从总体而言,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制度和会计准则不完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监督体制还有漏洞。以致内部控制失效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了改善我国内部控制失效的状况,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重新树立人们对内部控制的信心,应从从业人员、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解决内部控制失效这一顽症。  相似文献   

20.
以企业实践应用的视觉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对企业进行科学定位,确立原则性与可操作性、强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用科学管理手段,建立一个涵盖范围广、功能完善、反映灵敏、协调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的整体框架,加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力度,以解决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中的冲突与协调,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