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展现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弘扬了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红色文化激励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新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党员、干部、教师理想信念迷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应有的“魄力”和吸引力;等等。这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既有积极的促进,也有消极的制约。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批判非理性主义思潮,消除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目标;推进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层次。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调整心态,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要警惕文化殖民主义,保护民族文化特性;要重塑民族精神,加强民族文化理论创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人们受西方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价值取向逐渐偏离正确轨道,这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高校德育陷入困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无疑架起了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桥梁,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无形之中,全球化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所产生的.人类的文化是在不断地碰撞,交融,影响中不断地发展.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也是人类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发展,也是如此,那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的体育文化要何去何从,西方体育的发展又会怎样,本文将会就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媛 《黑河学刊》2014,(8):106-109
成长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多元化文化冲击和社会风气的双重影响下,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偏离、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问题丛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正能量"式教学,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事件和自身问题的广泛关注,运用榜样的力量,让大学生自觉成为正能量的感受者、传递者和践行者,这是培育大学生思想素养、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需要,也是社会转型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诉求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是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时代境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指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践行标杆。实现这一目标要从夯实理论根基、创新教育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立长效机制、优化教育环境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靳书刚 《改革与开放》2011,(20):160+162
在外部和内部多元文化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正在遭受极大冲击。作为高等教育新理念的创业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晶  雷如 《新西部(上)》2010,(6):163-163,16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生价值观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多变化、向西方文化倾斜等现象,为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推动力,着力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其途径是,注重在社会实践上予以指导;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我国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重视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十分重要和必要.为此要优化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方宗祥  彭珊 《黑河学刊》2014,(3):107-108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实践形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开始冲击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大学生。校园及传媒环境等都是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成为高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降鸿圣 《发展》2007,(5):77-78
一、全球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外部力量 全球化主要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的交流、对话、协调和沟通的过程和趋势.尽管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但由于经济与政治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全球化也必须通过国际政治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全球化能够起到某种矫正作用,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毕竟还处于强势地位,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的,西方文明的全球扩张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意味着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能小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论述了中国梦视阈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认为应改进传统教育内容与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实现文化认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选择;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于实践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代维吾尔族饮食文化还保持着以往的传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的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也改变了一些.其中西方饮食文化最为吸引当代大学生,影响了他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当代维吾尔族大学生必须要对自己在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不能盲目追求外来文化,应继承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发展维吾尔族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永生力量,现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流淌于国人的血液之中.当前,我国面对价值体系多元化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发挥传统文化之精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要改进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满校园的氛围;搭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诸多新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领域出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局面.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继承红色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视角和新路径.把红色历史文化蕴含的丰富价值理念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必要视角和途径,这是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变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青少年价值取向向西偏移.网络语言和西方话语引颁时尚风潮并大行其道,魔鬼"火星文"被青少年追捧,汉语使用失范.错别字泛滥成灾,母语大滑坡颓势日趋明显,母语生存危机堪忧堪虑.面对全球化,对母语的生存境遇进行理性审视,对母语的失落进行深刻反思,端正观念和认识,确立母语的地位和价值,重塑母语尊严,对确保民族文化的根基不动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前景的正向信念.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对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盲从和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不自信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我们要全面树立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和升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在给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的极其重要的选择。在全球化语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是我们要努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