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胡再勇 《财贸经济》2006,(11):78-83
本文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税收的正负影响.结论认为,虽然外国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税收的增长,但给予外资较高程度的税收优惠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我国的税基,减少了我国的税收收入.由于税收优惠并非吸引外资的显著因素,有必要分步骤地进行现有税收制度改革,最终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双边税收协定中饶让抵免条款对我国涉外投资的影响效应,运用2003~2010年37个国家的宏观面板数据,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证分析模型分别检验了外国予以我国的税收饶让对外国对华直接投资(FDI)的影响以及我国予以外国的税收饶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饶让明显刺激了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但并未发现税收饶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建议在进行双边税收谈判与协定签订时,既要争取外国对我国的饶让抵免优惠,也要积极给予对外投资战略合作国家以税收饶让,从而充分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促进国内战略资本的优化布局,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协调。  相似文献   

3.
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税收激励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税收激励政策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内在机制基础上,探析外国直接投资税收激励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伟  康昕 《商场现代化》2006,(35):206-2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好处。一是可以利用国外的资金,弥补我国的资金匮乏,而且因其投资的长期性,不会对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强烈的冲击;二是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三是可以提高我国就业水平;四是可以增加我国财政收入。此外,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连锁效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现行旨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妨碍了税收激励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分析我国现行外国直接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负面效应,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外国直…  相似文献   

5.
税收政策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仰远 《商业时代》2007,(3):72-73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直接投资大约占到国际资本流出量的1/4,从70年代开始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国际投资显现出其增长的态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直接投资是外国投资中最为可靠的一个来源,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作用是显著的。本文描述了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并分析了税收因素在吸引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提出降低法定税率对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而税收优惠的作用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杰  刘福柱 《商场现代化》2006,15(15):125-126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验证了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化、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我国引进外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有工业资本收益的各种影响,并运用1985年至2004年的有关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长期来看,外国直接投资额与国有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外国直接投资对国有工业资本利润率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8.
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娟 《财贸经济》2006,(5):50-56,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为了使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就需要对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年数据,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三次产业比例变化的影响;同时结合不同时期外国直接投资在各产业内的投资偏好以及投资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抵免、税收饶让、企业所得税优惠、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政策,同时要加强税收服务和征管.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自1995年到2015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进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总额,通过计量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带动我国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发展,同时,进出口商品的贸易还与上期的进出口贸易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此外,进出口贸易也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1985-2006年间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额以及外资企业有效税率之间的协整检验,计算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税收优惠额和有效税率的敏感度系数。通过方差分解,指出有效税率对吸引FDI的贡献度比税收优惠额对吸引FDI的贡献度更为显著。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税收政策的变动在早期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较为明显;从长期来看,其影响力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衰减,最终趋于平稳。本文利用以上结果,分析了"两税合一"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的制度变量(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关税水平、汇率和政策变量对中国吸引FDI具有正的显著影响,而中国的开放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中国吸引FDI具有负的显著影响.政府廉洁程度虽然与中国吸引FDI呈负相关,但在统计上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阶段,文化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私营单位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国家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关税及其他税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方式单一、政策导向不突出、优惠期限较短、税负较重。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应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路,明确税收政策取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文化产业行业特点,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郑京平  冯春平 《财贸经济》2005,(4):48-54,F003
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税收有怎样的影响?回答这一问题,对制定贸易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1-2-3模型进行修正,将总产出区分为4种具有不同税收特征的产品,构建相应的税收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税收有正面的影响。实际测算显示,一般贸易出口每增加1元人民币,会相应带动当年税收增加0.4~0.5元人民币。通过对季度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本文发现出口增加对税收有持续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出口决策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出口退税的就业影响模型。并采用我国1985-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就业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国内就业的增长。进一步把出口退税分解为增值税退还与关税退还两部分,研究了不同类别出口退税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仍然稳定。结果同时表明:国内投资、FDI以及汇率贬值显著促进了国内就业的增长,而技术水平的提升则抑制了国内就业的增长,这一结果说明,我国的技术发展选择的仍然是劳动节约型而非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财贸研究》2006,(6):49-53
应用税收激励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常用的政策手段。然而,税收激励政策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东道国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需要对税收激励政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对经典的Macdougall一般福利效应模型做进一步拓展,引入税收激励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激励政策能否增进一国福利水平主要取决于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从这个结论出发,本文对我国当前税收优惠政策的福利效应进行评述,进而对我国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明显,意义显著。要认识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差别与税务筹划的区别,合理进行税收筹划,选择合适的税收筹划方式、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防范税收筹划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减免税优惠政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评价及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 《商业研究》2005,(10):11-13
我国现行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实行引进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中性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应该说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负面效应。而对内资企业,无论从事跨国经营与否,适用统一的无差异的税收政策,几乎没有税收激励措施,制约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因此,应遵循税收平等原则,对我国国际投资税收政策加以调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税收优惠向产业导向和科技导向的转化;加强税收优惠地区结构的调整;实行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增强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当母国对来源于外国的所得实行抵免制以避免国际重复课税时,东道国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往往转化为母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母国的投资者无法获得东道国给予的税收优惠.针对该观点,文章比较了1990~2004年实行抵免制的美国及实行豁免制和饶让抵免制的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在华直接投资,未发现美国与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在华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美国对该国投资者给予税收递延,使得投资者依然能够获得东道国的税收优惠,美国实行的抵免制并未阻碍该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热情.该结论对预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