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经贸》2008,6(6):113-114
按中国古代风俗,重阳节赏菊花饮菊花洒。寻常百姓多以菊花浸泡洒中,存放一定时日,重阳节取出饮用。民间风俗,传入帝王人家,菊花洒清冽芬芳,滋阴养阳的功效,更为权高势大、苦寻长生的帝王将相们所推崇,供奉帝王的能工巧匠,在民间菊花洒基础上,发展出宫廷用菊花洒,即菊花白。  相似文献   

2.
玉石在中国有超过8000年的使用历史,主要为东方民族所使用和接受,是极具中国特色、民族特性的饰品。玉石最早是先民的生产工具,进而转化成为原始宗教的“法器”,只有帝王和王公大臣才可使用,称为“帝王之玉”,社会进一步发展,玉石进入世俗化、平民化,平民百姓也可拥有和使用,并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纵观玉石的发展史,其高峰期都出现在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的盛世,因此有“盛世佩玉”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太宗李世民把大唐帝国的创业元老房玄龄和职业经理人魏征叫到一起开会“创业和守成,哪个难?”房玄龄说“建国之初,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从古到今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是从非常艰难的处境中取得天下,但又在安逸中失去了天下,所以守成难。”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信息》2009,(5):124-124
也许是因为受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影响,人们总是希望能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宫殿里住上几天。但是很可惜,古代的帝王们似乎不太钟爱我们这个塞外之地,不过,我们却可以在“友谊宫”里幻想一下帝王般的尊贵生活。  相似文献   

5.
于健惠 《大陆桥视野》2005,(12):118-119
唐太宗是中国颇有成就的一位帝王。这位丰功伟绩的君王在自己的陵墓营建上也大有开创。秋日薄雾时分,用双脚在农田山岭间探访昭陵,点滴辩识,还真领略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一个拥有各种魅力特质的领导,举手投足间就可以感召他的部下,得到众人的爱戴和尊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解读,可以管窥他们所散发出特有的个人魅力,希望能为当今的企业主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老农 《经济》2008,(1):127
太子河,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但却有着“太子”这样一个充满着贵胄之气的名字,可想而知自然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传说中的太子河成就了努尔哈赤的帝王霸业,现实中的太子河孕育了不胜枚举的英才俊杰。著名的国画家白志强就是一位喝太子河水成长起来的丹青高手。  相似文献   

8.
老农 《经济月刊》2008,(1):127-127
太子河,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但却有着“太子”这样一个充满着贵胄之气的名字,可想而知自然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传说中的太子河成就了努尔哈赤的帝王霸业,现实中的太子河孕育了不胜枚举的英才俊杰。著名的国画家白志强就是一位喝太子河水成长起来的丹青高手。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大门,从二十一世纪回到金戈铁马的汉唐时代,会发现“削藩”早已经被帝王们运用得纯熟而富于艺术。历史上最有名的“削藩”案例则出自汉朝、唐朝、明朝和清朝。  相似文献   

10.
王竹婷 《大陆桥视野》2011,(12):113-114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部血迹斑斑的封建帝王争权夺利的角斗史。中国古代谍报史就是一部阳光背面的历史。本文初探了中国古代间谍战的发展过程,并对古代间谍的各个侧面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乾隆时期的粮食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时期的粮食问题及其对策唐文基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乾隆是个幸运儿。他承先祖幸绪,仗全盛国力,平定边疆,拒西方殖民者于国门之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乾隆又是不幸者。他虽有“冀为成康之治”的理想与魄力,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  相似文献   

12.
周世宗柴荣的历史功绩早为学界所肯定,而作为“五代第一英主”柴荣的籍贯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浩瀚的史籍中谨慎梳理,以翔实的资料,有力的论据进行分析考证,质疑千百年来周世宗柴荣“邢州龙冈人”的传统观点,得出其故里在今河北省大名魏县的结论。是五代史研究及中国帝王研究的又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康熙雅好书法,并因其帝王的特殊身份而形成了一套以实用为本的书艺观。纵观康熙书论,他不仅借书法“摅适性情、泳陶清暇”,更主要的是他想通过书法架起与汉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寻找一种化认同感,实践其“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实现其治之理想。  相似文献   

14.
秦汉陵邑考     
秦汉陵邑考陈益民陵邑又称国邑,是因帝王、王后陵墓而新设置的城邑。秦汉行郡县制,新置县、邑很多。邑多为贵族食邑,变化甚大,或旋置旋废,或升格为县,为后代沿置。陵邑的变迁亦大致如此。但陵邑究竟有哪些,其兴废的具体情况怎样,置陵邑的用意何在等,仍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05,(6):54-59
孔庙位于山东曲阜市城区内,这里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此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第二年,鲁哀公便将其生前居室改建为庙,“岁时奉祀”。其后代那些帝王,一个接一个,又不断地对其进行重修、扩建,在明、清两代便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并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齐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  相似文献   

16.
飞扬的一代     
在中国这部历史长剧的发展中,中国商人阶级,没有占据显要位置。它只是一个配角——也许有几句台词——听命于帝王、官僚、外交官、将  相似文献   

17.
月满桃李风靡春城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每当中秋月亮升起,  相似文献   

18.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4,(9):102-103
有一种石头因面若布满星星的晴朗夏夜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可以研磨成油画的青色颜料,也可用做帝王的朝带装饰,甚至在古代中国,其粉末还能成为描眉的“化妆品”。这种石头就是佛教七宝之——青金石。在玉石界,青金石的价格远在早已被炒得火热的翡翠、和田玉之下,被看成升值空间很大、有投资价值的投资品。那么有10万元的投资者不妨了解一下青金石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程远 《经济》2011,(7):64-65
近期,北京市工商局宣布,对宣扬享乐主义、封建帝王、崇洋媚外、天皇贵族等内容的户外广告予以明令禁止。媒体称这是"官方对奢侈品消费约束的开始",并猜测北京此举将会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籍礼得到了时断时续的实行。在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实行耕籍礼的情况进行粗略统计的基础上,归结出了耕籍礼在本段时期实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