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制度集体所有的国情,家庭农场势必将成为农业经营的微观主体。文章以江苏省沭阳县花木产业的较为成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例,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在其地区内水稻种植业的应用进行探究,改进了原有传统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提出"政府+协会"下的传统农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家庭农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这一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暴露出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发展,尤其是融资问题。文章以南通市如东县的60户家庭农场为例,探究影响当地家庭农场融资困难的原因,包括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政府政策落实不位、金融机构放贷门槛高等,并因地制宜地寻求解决当地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对策,从而为解决全大环境下的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给予一些微薄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黄倩 《广西经济》2014,(7):54-55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崭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似乎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为加快培育家庭农场,激发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及时出台《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帮扶措施。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充分发挥培育与服务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遵义市红花岗区两户家庭农场为案例,分析指出家庭农场开展生产经营核算是有必要的,只有核算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做出决策,保障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文章还介绍了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核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该《规划》是指导2020-2022三年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农场是传统农户中脱颖而出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主体,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中表现最为活跃,最具生命力。当前,立足于我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以政府有形的手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有关家庭农场发展的市一级指导性意见,提出下一轮全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及目标。目前,不少县(市)区正在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涌现出了不少具有家庭农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性意见的出台将促进我市家庭农场整体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小农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快速发展起美国式的大规模农场。因此,必须在小农经营与规模化经营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改变小农分散经营的突破口。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好,与他们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关,城市对农民的接纳能力较强,而且农业服务的体系较为健全,加上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农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快速发展起美国式的大规模农场。因此,必须在小农经营与规模化经营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改变小农分散经营的突破口。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好,与他们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关,城市对农民的接纳能力较强,而且农业服务的体系较为健全,加上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叶建华 《宁波通讯》2013,(15):38-39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的新要求。宁波市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成为全国五大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地规模经营中家庭农场优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转变经营意识,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就是要从传统的"农户经营"转向"法人经营"。在全省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为骨干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繁荣"三农"经济,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文章采取全面调查摸底和进村入户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掌握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找到当前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推进上杭县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些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13.
在叙述和分析家庭经营发展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探究了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原因,接着对家庭农场规模、劳动力、收入、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家庭农场区别其他经营主体的几大特点.在家庭农场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家庭农场发展遇见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贡献不小 问题不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家庭农场已成为农垦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农垦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回顾历史,分析问题,对家庭农场发展和深化农垦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贡献与作用1.历史的回顾。1984年全面推开的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像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在土地资源国有化和高度计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呢?按农业部的解释,是指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农村经营体制不适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家庭农场经营体制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阶段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最适合的组织形式,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为家庭农场经营体制的产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后,家庭农场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阐明家庭农场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将其梳理为3个方面:家庭农场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发展对策,以期为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建飞  杨森 《中国经贸》2014,(6):124-124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生产方式的试验在不少地方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但是随着其进一步的发展,也暴露出了其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很难得到满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分析,着重就其融资需求及困境做了讨论。最后提出由政府主导、有关各方积极配合解决其融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瓶颈因素分析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前,我国农村的第一次改革由土地制度改革破题,实现了土地的由"合"到"分";30年后,农村改革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土地由"分"到"合"已是大势所趋,而地方对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且模式日渐增多。2013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立即引来多方关注。家庭农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主体形式,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政策法规和具体的管理方法都不完善,在推广发展中面临较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要确保家庭农场可持续稳定发展,各方利益的平衡与保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还需要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创新、制度上创新,使农场主和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资讯     
《老区建设》2013,(7):4-7
"家庭农场"的政策性"饥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十年在年初的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出现。一时间,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广受关注。有研究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家庭农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