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10,(5):45-45
中国汽车业的第一自主品牌是谁?过去是奇瑞,现在是沃尔沃。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与美国福特汽车成功握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中国民营企业吉利终于以18亿美元娶得拥有80多年历史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  相似文献   

2.
焦点     
李书福表示:“沃尔沃将保留自己的鲜明特点,在瑞典团队和新的董事会领导下,继续追逐在顶级豪华汽车领域的发展。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未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轿车是兄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它们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广告》2010,(5):140-140
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 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了吉利收购沃尔沃100%股权的协议。除了股权收购,协议中还规定了吉利、福特、沃尔沃三方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的条款,保证沃尔沃的独立运营。吉利和福特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时完成交割。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各个行业都受到冲击,其中尤以汽车行业最为明显,福特汽车不得不出售旗下亏损的沃尔沃子品牌,这次经济危机对国内车企也是个考验,但同时也是个机遇,吉利抓住了这个机遇,达成了并购沃尔沃的协议.本文通过对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吉利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经济受到重挫,严重打击了欧美国家的汽车市场,这对稳健发展的中国汽车业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遇。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分析研究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因素,以期给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步伐加快。其中,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实现跨国经营的案例越来越多。在这些海外并购案例中,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战略目标都是通过并购获得国外知名品牌、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入国际主流市场,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战略。然而,在海外并购交易完成后,能否达到这些战略目标,还取决于后期品牌的整合、管理模式的选择、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技术协同效应的发挥。有鉴于此,本文将以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称“吉利控股”)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以下称“沃尔沃汽车”)为例,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现途径,重点检验并购后战略目标实现状况,为今后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财务整合作为并购整合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是实现企业并购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从财务整合角度出发,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企业并购后顺利完成整合提供一些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8日,在瑞典哥德堡,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吉利用18亿美元换回的不仅有沃尔沃轿车的9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业最大的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始终备受瞩目。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获得了沃尔沃的多项技术,也提升了吉利汽车的品牌形象。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2009~2013年的财报,分析吉利汽车收购前后相关财务数据的变化,认为收购案促进了吉利的发展,打破了"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必败"的魔咒。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浙江吉利控股并购瑞典沃尔沃为案例,从品牌的核心要素以及晕轮效应等方面阐述如何对并购品牌进行管理,以使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1.
3月28日,对于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和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以下简称沃尔沃)而言,意义不言而喻。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三年的艰难谈判,最后吉利出资18亿美元,成功收购了世界豪华车之一的沃尔沃。作为一家成立13年的民营汽车,能够收购拥有83年历史的世界名牌汽车,实属奇迹。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伊始,中国汽车业界曾经有过一次引人注目的大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是否给中国汽车带来了一次抄底海外的好机会。那次讨论的基本结论是谨慎的:中国汽车有资本抄底,但有能力完成海外并购并实现顺利对接的企业却不多。岁末年初,京西重工收购德尔福悬挂和制动系统业务、北汽收购萨博相关知识产权、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重量级海外并购却接连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十二五"规划中,除了要开发新能源在内的节能汽车外,汽车企业的并购重组也成为规划的重中之重。民营企业拥有强大的劲头,其高效率的并购给中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并购价值是否达到最大化程度,为此,选择了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对并购战略的市场和财务绩效进行分析,结合吉利后续发展,对此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沃尔沃刚刚被中国吉利收购。现在这家汽车制造商将迎来一位新的领头人。根据《法兰克福汇报》的消息,来自大众汽车的斯蒂芬·雅各比将成为这家瑞典豪华汽车公司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末,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继腾中收购悍马失败之后又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典型案例,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亨利·福特。在业界看来,吉利收购沃尔沃是福是祸,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尽管李书福信心满满,然而,资金流、技术瓶颈、海外工会、人才团队、经营模式等等,无一不是穷小子吉利集团深陷泥潭的潜在因素。是馅饼,还是陷阱?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大背景下,吉利的个案有什么特点?被誉为疯子的李书福,敢做通用公司做不了的事,是冲动,还是远略?处在媒体风口浪尖的中国小子吉利集团,是娶回了洋媳妇,还是结拜了洋兄弟?为此,本刊广开言路,邀请了社会各界名家、学者及汽车行业知名人士展开研讨,发散思维,解读李书福的梦想,展望中国汽车的未来。以下即是部分专家发表的精辟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对于企业非常重要。借助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一案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后面临的战略整合、管理整合、员工整合和文化整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18日,李书福第一次与布斯见面时就表达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正式意愿,到2010年3月28日,双方签订并购协议,整个交易历经800天。作为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这次的并购案对吉利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历程为主线,着重进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财务分析,并对其中的可行性和绩效分析分别探讨。对并购重组前后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给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吉利并购沃尔沃一周年了。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吉利和沃尔沃的这一年做了总结。我想.有人来关注吉利和沃尔沃是件好事.但我也注意到.这些关注存在着“四多四少”:关注矛盾的多、注意融合的少;关注数字和战术的多、看到变化和战略的少;关注中国的多、拥有全球视野的少;关注当下的多、放眼未来的少。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这一并购既给吉利带来了机遇,让吉利拥有了沃尔沃的品牌和资源,有利于吉利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国际化战略,同时也给吉利带来压力和挑战,并购后吉利将面临品牌整合、市场整合、文化和管理整合的问题,同时也将面临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2007,(6):78-79
2007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在上海浦西别具格调的“圣雪一号码头”酒店举办了沃尔沃汽车“瑞典风情”时尚派对,纪念沃尔沃汽车八十周年,展示沃尔沃汽车的时尚、动感和未来走向。来自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名流、演艺明星和时尚人士齐聚上海,与专程从瑞典赶来的瑞典音乐巨星、设计师和国粹级瑞典大厨激情互动,在体验沃尔沃汽车带来的原汁原昧的瑞典风情的同时,度过了一个瑞典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难忘夜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