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的药品价格调控计划(PPRS)已经开展了50余年,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建议该调控计划应该从现行的利润控制和价格管制方式向药品价值导向定价转变。本文在介绍PPRS体系下的英国药品价格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提议的价值导向定价政策,旨在为我国的药品定价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宁 《经济管理》2007,(4):25-28
本文从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迟滞的现象出发.分析了国内外油品的定价机制和国内油品市场的垄断特点,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营造可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形成合理透明的价格机制、搭建可交易的市场平台、实施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计划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场型宏观计划调控同传统宏观计划调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以企业为直接调节对象,而是以市场为直接调节对象,是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进行国民经济的计划调控。根据对市场变量的不同控制方式,市场型宏观计划调控可以区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深化价格改革,抑制通货膨胀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价格调控手段。它的建立,对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物价的实力,保持市场主要副食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的价格变动有了新的特征,价格调控的模式也发生了重要改变。价格调控的目标从"点调控"转变到"区间调控",价格调控的方式从"全面调控"转移到"结构性调控",价格调控的着眼点从"需求方调控"过渡到了"供给方调控",物价调控的手段也从"直接"手段转换到了"间接"手段。这些变化是由我国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等宏观背景所决定的。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价格调控需要兼顾长期和短期目标,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创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手段,并设定具有一定弹性的价格目标区间。  相似文献   

6.
解安 《经济纵横》1992,(9):46-50
<正> 商品经济实践已把传统的分配模式推到了尽头,分配模式的转变已势在必行.一、计划和市场共同调节生产要素的分配在这种分配形式中,企业应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它根据国家计划指导和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的变动,自主地选择生产要素.国家计划指导主要是通过金融、财政、税收和价格等经济手段.金融机制主要通过调控货币发行量、信贷方向、银行利率等手段来指导生产要素的分配;财政机制主要通过预算作为社会运转总盘子,直接调控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向和规模;税收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宇  李宏瑾 《金融评论》2015,(2):43-56,124
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还要求利率调控方式的市场化。随着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发挥利率价格机制的作用,明确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实现由数量为主到以价格为主的调控方式转型。本文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说明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通过梳理有关文献和比较各国实践经验,分析了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整为手段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在对中国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还就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和利率调控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熊烽 《发展研究》2006,(6):68-69
稳定价格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加强价格调控,保持价格基本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形势、新变化,如何创新和加强价格监测工作,增强价格调控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提高价格调控水平,是价格主管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建立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原则和重点王家珍建立和完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是靠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对市场价格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有利于克服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价格调控体系应把握以下...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既损害生产者利益,也损害消费者利益,必须通过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存在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确定缺乏市场依据及联动、农业补贴效率低、被动出台应急价格调控方式、部分政策缺乏协调性、农产品市场化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多种调控手段相互配合、将价格支持体系与农业政策性银行联系起来、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副产品的价格特别是菜、肉、蛋、鱼、粮、油的价格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保持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历来都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来,除了部分工业品价格增长过快以外,而最主要的反映在农副产品涨价上。怎样对城市农副产品价格进行调控,在保证农民在成本增长的前提下,价格有个合理的增长空间的同时,又能保证城市农副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和平稳增长,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蔬菜价格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的本质是通过改变实体经济中(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来影响商品市场的价格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因此,货币政策体系的研究重点是讨论央行如何通过具体的货币政笨操作来影响实体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本文从两类货币发行机构这个新的视角出发,重点讨论了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特点和历史沿革、广义货币的决定、同业市场、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稳定物价,为推进改革和监管服务提供保障,成为各级价格部门面临的一项新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市场价格调控工作的实践体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市场价格调控工作应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注重市场引导,不断增强价格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计划与市场的结合点是物质利益-具体表现为广义价格,并以交错互补的方式来实现其结合;同时提出约导性计划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和日本是市场经济大国,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两国政府也对物价进行广泛的调控与管理,并直接参与制定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本文试图通过对美日两国价格调控与管理的比较,以期对我国的价格改革和物价管理能有所裨益。 美日对价格的宏观调控 美日两国对价格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政策和关于工资的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物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的。 一、财政政策 美日两国都是在经济繁荣时,紧缩开支,增加税收,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扩大开支,减少税收。由于财政政策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对宏观经济作出比较快速的反映,所以两国都把财政政策着眼于长期的宏观经济调控。 美国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稳定增长,合理赤字,低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屈阳 《时代经贸》2011,(20):22-23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带来了房地产价格高涨等社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房价自2001年快速增长的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高涨的五大原因和利用法律手段平稳房价的措施,最后得到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法律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朴民 《经济问题》1992,(12):35-36,33
在现有体制条件下,国家直控企业的方式是中央政府运用指令性计划手段对部分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实施的控制方式,它包括指令性生产计划、指令性产品调拨计划和计划价格三个方面。虽然这种调控方式所涉及的范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部分全民所有制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政府再次面对调控难题。该文深入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理性发展以及不可调控性,房地产业存在的市场失灵及其可调控性,分析行业内存在的政府失灵,提出房地产调控应当承认行业合理增长,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行业内不可调控因素。这些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选择具有有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经历了多轮大幅度的上涨和回落,而在此过程中,农产品零售价格却形成了有别于批发价格的独立走势,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和刚性特征,影响了政府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拟通过创造性地引入空间竞争模型和菜单成本理论,合理解释这一中观和宏观价格现象的微观基础和深层原因,为政府当前的价格调控和未来的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开拓新的政策视角。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是药品市场的重要特征,这导致了市场供需难以形成合理的价格,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通过某种方式对药品价格实行一定管制。理想的药品价格应该是既反映药品的临床价值,又反映药品的供需关系。药物经济学评价为药品价值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