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新的经济模式蓬勃发展,互联网的创造性发展成果也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发展成果与企业培训相结合为背景,分析企业培训模式发展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下企业培训的三种具体模式,以期为"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我们正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深刻影响,据此,针对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的特点,分析了《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词,"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教育"也正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结合连云港市高职院校会计课堂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我市高职院校会计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需要借助"互联网+"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通过阐述"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分析"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时提出"互联网+"模式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为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基于背景下,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也在随时发生变化。为了能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下,促使中小企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物流管理方式,为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将围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会计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会计高等教育改革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时代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现实困境,从会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考核评估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为推进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会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创新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和思维也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与结合越来越密切,在"互联网+"时代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思维研究高校学生党建模式将成为热门话题。研究"互联网+"、大数据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围绕"互联网+"、大数据的本质特征,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新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基本概念,阐述"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需要具备的大数据思维,指出在具体应用时还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分析"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为"互联网+"与旅游业的更好融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校园照相馆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园开展照相服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应当加强其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广"互联网+校园照相"模式,对于促进校园照相馆科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推动"互联网+"时代下校园照相馆模式创新。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的校园照相馆模式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互联网+"给校园照相馆提供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照相馆模式创新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校园照相馆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各行业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移动互联势必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在此趋势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培训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时代提升自己实力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训中引入"互联网+"思维,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是现代企业做好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要求。因此如何在如今移动互联时代运用"互联网+"在对企业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即使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企业培训的主体仍旧是"人",不能仅仅技术的进步,企业培训组织者就将企业培训的成败完全寄托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进步上,而忽略了真正的培训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