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中,偷税罪发案面广、发案率高,往往涉及会计人员。刑法以及包括会计法在内的非刑事法律,对会计人员在偷税罪中的责任都有全面的规定。会计法第26条就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偷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充分认识偷税罪在法律上的特征和法律...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税务、公安机关联合办案体制存在固有的弊端,而根据税法的规定,税务机关在查处涉税案件时,权力又受到限制,如无搜查权、传讯权、逮捕权等权力,在查处各种涉税案件时不能表现出强制性、权威性和及时性。建立强有力的税务警察,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设置税务警察机构,在经济发地区可以试点设置税务法庭,以加大我国税收征收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偷税、漏税、欠税、抗税的问题。保障国家税收,维护税法的权威,有效查处涉税案件,保证国家预算收入的足额入库。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税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税务机关如何掌握涉嫌犯罪的移交标准呢?《税收征管法》中并没有规定。这个标准的把握是依据《刑法》的规定来执行的。因此,税务人员在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应当根据《刑法》的标准来把握其是否涉嫌犯罪和是否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查处。虽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  相似文献   

4.
祝伟 《审计月刊》2006,(4):37-37
随着税务机关职能的强化以及税收征管要求的提高,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压力正不断增加。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税收征管的工作效率,税务部门逐渐开始倾向于利用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来协助税收征管、提供有效涉税数据。因此,很多地区的税务部门纷纷要求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兼具税务通用性,通过对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中的涉税事项的阅读,能够全面、详细地获取到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所需要的各种真实涉税信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要求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全国税务系统积极探索,并运用信息化工具,通过对企业后台的数据信息分析实施征管监控和管理决策,提高了税收征管工作的科学性.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应关注和分析自己的涉税财务指标,进行企业内部税收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本文通过了解税务机关在纳税评估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对影响企业涉税事务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企业自己的税务风险与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6.
吴中生 《会计之友》2012,(10):84-85
税收政策不断变革与法制的不够健全,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复杂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企业涉税风险。文章从企业税务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涉税问题及风险点入手,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角度提出加强涉税基础工作,防范税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税制的不断完善和税收征管手段的不断提高,纳税成本逐渐成为企业举足轻重的一项支出。如何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合理合法合规地规避税收风险,降低纳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既懂财务又懂涉税业务的专业人员进行筹划和实施。因此企业对具有涉税资质的会计师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特点 (一)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发案率高,大要案突出。 最近几年,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为了追逐暴利,借国家进行税制改革时期各项制度尚未健全之机,大肆进行偷税、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活动,致使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长。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每年因涉税犯罪就给国家造成国税流失近1000亿元。同时,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数额亦愈来愈大,大要案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9.
查处偷税、漏税情况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审计的重点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以下简称新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审计机关该如何正确对待税收违法的查处呢?  相似文献   

10.
司法会计检查是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的重要侦查取证措施和技术手段,对于偷税犯罪案件,司法会计检查往往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近年来,偷税犯罪在经侦部门侦办涉税案件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司法会计检查在偷税案件中的作用,检查内容以及检查技巧,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志国  孙丹 《会计之友》2021,(15):114-119
众所周知,在涉税征管过程中,需要纳税人和纳税单位、政府各部门以及税务部门共同配合,构建一个完善流畅的涉税征管机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此时就需要使用大量的第三方涉税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涉及范围较广,如何合理、合法地获取并且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进行利用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披露和共享的必要性,并以M市为例分析了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涉税信息利用的现状;其次探讨了我国利用涉税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健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使用新兴技术、人才培养和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奖惩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区块链技术下税收征管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当前税收征管信息化存在涉税信息不对称、涉税信息安全性低、涉税信息共享不实时和涉税信息难以完整管理等问题。为了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减少国家税款的流失,在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下,本文研究其特有优势,提出了通过分布式存储建立涉税共享链、通过共识机制确保涉税信息安全、通过智能合约加快涉税共享速度和通过链条可溯创建涉税完整体系等税收征管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偷税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法逃避国家税收的行为。偷税是一种顽症,但在新形势下又有了新的特点。当前偷税行为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狡猾性。现在有不少偷税者,除不断在使用的帐本上、发票上变戏法、翻花样外,还把偷税视野扩展到了税收征管人员身上。有的人以其表面上的自觉和积极,骗取税收征管人员的信任,大肆地偷逃税收;有的小商小贩,则观察税务部门的工作习惯,利用空隙,打“游击战”,逃避税收检查;还有的通过拉关系,贿赂税务干部等手法,以达到偷税目的。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目前偷税者的“狡猾性”。2、“合法”性。众所周知,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使有些属于偷税的行为变成了“合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税收重点稽查工作推进,我区的税收稽查工作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国税稽查部门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查补偷税有效打击涉税犯罪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当前稽查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地下空间的利用形式多变,涉税问题复杂,各地的税务处理规则不尽相同,税企双方经常产生行政涉税纠纷。而相关研究只局限于法律、财会或税务单一领域,各专业理论之间存在冲突。因此,梳理房地产项目地下空间的涉税分歧,建立各专业逻辑自洽的处理规则,是减少税企征纳矛盾、落实税收征管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也是地方财政审计的重点。从近几年的审计情况看,随着财政审计的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受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缺陷和地方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地方税收征管仍然存在一些违规违法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大都是变着手法有意造成的,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不采取相应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是难以发现和查出的。因此,掌握地方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及其审计方法,是地方财政审计工作必须把握的重要方面。笔者结合审计实践,谈谈对地方税收征管常见问题的审计要点。一、自行调整税收项目和税收级次的审计。根据现行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的转变,偷税与反偷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建立并不能马上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偷税现象愈演愈烈;尽管税务稽查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大,却没有有效地遏制偷税行为的发生,相反,为此而付出的昂贵税收成本及繁琐的征纳程序对征纳双方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税收征管机制和税务稽查人员的执法水平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全体公民依法纳税的法制意识普遍淡薄,缺乏相应的税法知识。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外部因素: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征税与纳税双方利益冲突加剧,少…  相似文献   

18.
一是围绕中心,聚好财。从本县经济发展出发,努力培植财源,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不断创新税收征管手段,完善征管体制,进一步加强煤炭税费及其他税收稽查,严厉打击偷税、逃税、骗税等行为,确保2009年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9.
青山税务局认真贯彻实施新税制,不断深化发展税收征管模式,增强税收征管力量,1993年税款收入创建局以来最高水平,其中个体税收为上年实际收入的154%。随着税收法规的健全,征管深度和力度的增强,堵塞了偷税。漏洞,使少数不法个体钉子户无可乘之机,可是他们置法律于不顾,仍以暴力抗税。1993年10月份以来,青山税务局辖区连续发生四起个体户暴力抗税案件,打伤依法执行公务的税务人员,就是一个例证。1993年10月12日,青山局先锋道  相似文献   

20.
苏露 《会计之友》2022,(6):78-82
面对当前涉税违法案件高发态势,税收违法有哪些类别及外部特征?有哪些异常识别特征?文章以近年广西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为样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涉案企业信息、违法行为种类、涉案金额及票据、涉案行业及城市分布、违法时间等方面分析,发现税务违法发生的频率与企业规模、行业特性密切相关,成立时间至发生违法行为的时间间隔较短,持续违法时间长,并从宏观、微观层面提出健全税务执法体系、构建"大数据+互联网"新型税收监管机制等建议,为国家出台政策、税务机关强化管理、企业加强诚信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