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国家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实物券柜台市场为代表的不成熟的场外债券市场为主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债券市场为主导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代表的成熟场外债券市场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末,中国的债券市场在亚洲已经名列前茅,市值达2,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国债。而企业或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有待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债券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债券市场结构   中国债券一级市场呈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并存的格局.银行间债券市场是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主要发行渠道.证券交易所发行记账式国债、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凭证式国债通过银行柜台市场发行,不上市的企业债券大多通过证券经营机构柜台市场发行.……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债的发行经历了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的时间跨度为1981-1993年,其特点是:(1)国债发行的计划性强,对财政、经济变动的应变性较差,通常当年计划的发行任务一次完成;(2)国债收入归国家财政收入,国债还本付息归国家财政支出;(3)国债的用途主要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满足宏观调整的需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政府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加。1998年发行规模为3708亿元、1999年为4015亿元、2000年为4657亿元,2001年为4880亿元。但长期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是以3-5年的中期国债为主,很少有10年期以上的长期国债和1年以内的短期国债。从1981年国家恢复国债发行  相似文献   

5.
<正>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和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国债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为政府筹集资金弥补赤字的财政功能,其金融功能作用日益突显。一、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债市场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保障及良好的二级市场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成熟而健全的证券市场是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组合而成,彼此相互推动,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社会财富的资本化率不断提高,但企业债券市场却一直表现出滞后的发展状况。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水平自1981年我国决定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债券发行虽一直未曾停止,但以国债和金融债券为主要券  相似文献   

7.
熊亮 《企业导报》2011,(17):15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发展,1981年我国恢复了国债的发行;1986年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大力发展;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我国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为主要结构的金融市场。本文通过SPSS分析探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三者间的相关性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一)我国国债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国债市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保证,安全性好,凤险低,加之国债规模大,在整个债券市场占很大比重,使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成为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基础,成为联系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纽带。我国从1988年开始,  相似文献   

9.
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当年的国债发行量仅为48.61亿元,而到了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1998年国债发行额就为3891亿元,如果单纯从国债规模数量考察,我国的国债规模似乎已经“失控”。但评价一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应该采取相对规模指标,最常用的是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鲁颂宾  李丹 《经济界》2001,(2):18-21
一、 2000年我国债券市场回顾 1、国债仍然主导债券发行市场.金融债券发行势头不减。 2000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发行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其融资和充当货币政策传导的功能,为2000年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至 2000年 11月底,国债计划发行量为4340亿元。实际发行4167.5亿元。2000年国债实际发行量低于年初计划量,扭转了连续两年国债超计划发行的状况,反映出2000年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明显好转。从财政收支情况的明显改善和2…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到1990年止,已发行了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等6种国债,金额逾千亿元。十年来,国债发行为国家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弥补了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为支援国家能源、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它是以中央政府为债务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国家公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需要利用国债这一形式来筹措资金、配置社会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国债发行,有一段曲折的过程.1954年首次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之后,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和经济财政等客观原因,于1959年起中断国债发行.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又重新恢复了国债的发行.1988年4月,国家财政部以沈阳、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3月14日进行了2005年记账式(二期)国债的招投标。本期国债期限1年,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贴现发行,计划和实际发行面值金额均为300亿元,其中基本承销额54亿元,竞争性招标额246亿元。  相似文献   

14.
小型企业ERP软件的应用现状 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第一套MRPⅡ(ERP的前身)软件以来,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逐渐成熟的风雨历程.一些过去被认为是"被ERP遗忘的角落"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引入ERP来帮助企业进行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将从4月9日开始发行2003年记账式(二期)国债,本期国债为十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利息每年支付一次,发行总额为26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国债发行的利弊曾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从恢复国债发行至今,我国对国债的运用日趋成熟,时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使用方向上尚有一些需要的改进的地方。文章从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出发,探讨国债使用方向上应该进行的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7.
国债因其收益高、安全性强,在金融界享有“金边债券”的美誉。现将各种类型的国债分别作一介绍,供投资者参考。无记名国债无记名国债为实物国债,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投资者可在各银行储蓄网点、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承销券商的柜台购买,缴款后可直接得到由财政部发出的实物券或由承销机构开出的国债代保管单。有交易所帐户的投资者也可以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无记名国债从发行之日起开始计息,不计名也不挂失,一般可上市流通。记帐式国债记帐式国债是通过证券交易所系统来发行和流通的,其操作过程与买…  相似文献   

18.
国债规模适度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于1981年重新开始在国内发行国债,其间经历了1986年试办国库券转让业务,1988年试点城市国库券交易市场,1991年国债发行承购包销试点,1993年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发行办法,经过18年的发展,国债市场的框架基本形成,为国债的发行及转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994年国务院决定全部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中央政府债券的方式来解决,而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使得国债发行规模急剧扩大,从1994年以前的三位数猛增到1994年的1137.6亿元;并且在其后的几年中,发行数量急剧增加,1997…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我国决定恢复国债发行以后,国债规模急剧膨胀,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及不确定因素的加大,为规避风险和刺激经济,我国更是实行了一系列扩张的财政政策,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别是对处于改革深化期的中国,研究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和风险预警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4月23日中央财政20亿元非典型肺炎防治基金已设立,财政部公布了该项基金的用途。财政部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2003年记账式(四期)国债的发行招投标。本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利息每年支付一次,发行总额为260亿元。经投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2.45%。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再增设13个出口加工区。至此,全国出口加工区达到38个。4月29日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二00二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预计,2003年和2004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7.3%和7.6%。4月30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