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银行自1993年7月1日起按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实行权责发生制已五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实行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该不该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原则一直是银行、金融理论界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一、商业银行实行权责发生制存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一种较科学的收益确认和计量原则,有利于会计工作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信息交流,但在目前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用权责发生制往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1、虚增收人,夸大利润,掩盖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从银行收入的确认看,(金融…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银行系统运作的透明度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共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当前我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冲击与革新。研究发现,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交易成本低、资金配置高效等信息和渠道优势。这对中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形成了全面而持续地强大冲击,进而改变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带来的革新不仅将在多方面重塑现有金融的服务格局,也将在多领域为普通大众带来全新的金融理念。  相似文献   

4.
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在银行监管体系和手段方式等制度性建设上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我国银行监管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银行监管理论的演进历史,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状,提出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杰 《经济世界》1999,(10):13-14
在全球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因特网,即国际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到目前为止,因特网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联结6万多个计算机网络,拥有1500万台计算机和1亿用户。预计到2000年,该用户可达到5亿。高速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众多的商务机会促使各国银行业也加入其中。我国银行也正进行以商业化运营为目的改革,最终将要走一条注重经济效益的集约化、国际化经营发展之路。因此,因特网使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70年代世界金融电子化开始到今天网络银行的迅速发展,金…  相似文献   

6.
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国际方面经验的简单介绍,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大额资金得出了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和造成问题的原因,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监管大额资金方面的发展。网络支付的急速化、网络金融的假象化、网络金融机构的局限化等造成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缺位现象逐渐扩散。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巨大挑战,得到了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规。支付系统和银行账户作为互联网金融监管与互联网金融监测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监测分析,进而使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规定越来越完善,体现互联网金融监管对于维持社会金融秩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开启了人类社会利用信息资源、制造信息工具、实现由现代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跨越、创造信息文明的新纪元,也给惩治和预防网络金融犯罪,推进网络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些国家的专门立法、政府管制与行业监督相结合,立法执法与专业化监管并重,审慎监管与法律防控等模式的创设运行,给国际网络金融治理提供了新的视野。构建大数据时代惩防网络金融犯罪体系,需要注重法律规制与全面监管相兼顾,统筹打击犯罪与有效预防目标双实现,立足本国国情,实现网络金融犯罪的依法治理、多元治理、源头治理和共同治理,提升网络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曹彩云 《经济师》2001,(9):217-218
近年来 ,我国金融系统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银行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速了银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计算机运用于银行经营管理和各个环节 ,逐步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处理和柜面业务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能够对大量的市场信息和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数据 ,迅速准确地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 ,并使用多种计算方法 ,进行综合分析 ,实现银行经营决策的现代化 ,减少管理决策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目前 ,在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形成了新业态,但尚未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金融生态,未来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将进入全方位的整合阶段。无论是从行业规范化还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考虑,互联网金融业都存在整合的必要性,这种整合应基于行业的自身整合和政府部门的宏观整合两个层次,整合内容包括平台整合、模式整合、行业整合、数据整合和监管整合。通过构建市场与政府的二元调节机制来整合互联网金融业,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互联网金融与直接、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可促进我国整体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痛点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看,金融科技发展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利用2011—2020年银行分支机构数据、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数据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的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理距离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排斥,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但地理距离始终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大银行占比较高和银行竞争程度较高时以及在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中,金融科技发展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是金融科技得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关键所在。因此,应既加强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又优化银行物理网点布局,为促进金融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和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赋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银行数据大集中已相继完成,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的运行效率、综合程度和服务水平仍较滞后,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基于信息技术的风险管理、金融创新能力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银行资产、负债以及支付结算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机理,然后选取中国2010—2018年79家商业银行数据,通过建立多元面板回归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具体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明显的负面冲击作用,货币政策、金融发展程度等因素也对银行绩效有重要影响。影响机理的检验结果证实:互联网金融发展给银行的净利息和非利息收入都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冲击,进而影响银行绩效。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商行、城商行等小型银行绩效的影响要大于全国性的大中型银行。位于东部地区、开展跨区域经营、创新能力强的银行能更好地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新的金融生态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积极向金融科技转型创新是传统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网络会计的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娟 《时代经贸》2008,6(2):132-13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会计由传统的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网络会计的出现给传统会计带来巨大冲击,它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优势给企业带来不少裨益。我国网络会计起步较晚,但其发展是势不可挡。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2013,(28):14-15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双十一”大获成功,传统的银行渠道正在面临挑战,银行与非银机构的角力升级。部分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支付系统,单秒处理交易能力已经超过了银行。“双十一”的支付速度大战中,银行处境尴尬。金融机构开始频繁“触网”,虽然银行的地位仍无法撼动,但银行的软件、硬件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小型业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金融、商业等诸多领域,可以说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成为以技术为发端的社会变革的前沿领域。互联网正是一项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它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对于互联网所创造和提供的这个全新环境.人们好像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而对于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少人或多或少地有些惊慌失措。这不仅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互联网和金融还是两个没有关系的领域。今天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大举进军金融领域,打破了传统金融寡头的垄断格局。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众筹融资、P2P网络信贷、供应链融资服务、互联网理财、保险等多种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根据银监会的数据,2008年-2013年,国有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从52%下降到42%,5年里下降了10%,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时代真正到来了。马云在2012年网商大会上鲜明地指出互联网金融未来的战略是围绕平台、金融、大数据展开——平台汇聚大数据,大数据衍生金融,金融反哺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来帮助新形势下金融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目前已成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股份制银行的监管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银监会的成立和《银行业监管法》的颁布实施,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监管亟待加强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蔡静 《经济师》2005,(1):68-68,70
文章从网络侵权概念的界定分析入手,探讨了互联网上侵权案件对传统管辖权的冲击,介绍了互联网上侵权案件管辖权的新理论及司法实践,指出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系统的关于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的立法,但我们应在重新审视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联系,在遵循原有管辖根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造与发展,与时俱进,使其更加适应于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9.
陈希琳 《经济》2012,(10):121-122
银行磁条卡在取代存折的过程中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屡屡被盗刷、被克隆的案例却也让使用者胆颤心惊.而金融IC卡技术的发展有望使这一隐患得到解决.尽管金融IC卡尚未如预期遍地开花,却已经积累了一批拥趸.银行卡换“芯”在改善用卡安全的同时也给金融芯片概念股带来了一波发展的机遇. 不翼而飞的存款 银行卡未离身,但是卡里的存款却不知何时不翼而飞,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全国各个城市频繁上演.据报道,2012年1-8月深圳发生银行卡案件2177宗,涉案嫌疑人达354人.央行此前透露估算数据称,我国目前每年银行卡案件涉及金额在数亿元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全球迎来了Internet信息时代。Internet的发展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Internet被称为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一个全球信息资源网,汇集了数以万计的信息资源。Internet带来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无论你需要什么方面的信息,你都可以到Internet中查询;同时也可以把信息在互联网中发布。Internet在世界上已有27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互联网已联遍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已扩展到全球七大洲,只有一些小岛国家还未联网。Internet已成为席卷世界的潮流,我国的国际互联网发展也十分迅速,可以说我国是紧跟信息革命发展的脚步。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现了和Internet的TCP/l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如今,我国有6个Internet国际出口,分别由科学院、国家教委,邮电部和电子部4个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